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慎獨則心安

慎獨則心安

「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慎獨是一種情操、一種擔當、一種人生態度,是在沒有其他人在場的情況下,也能謹慎不苟,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範行動,做到心地上的清正純潔、行為上的光明磊落。它是古代先賢倡導的一種自我修身方法,最先出自《禮記 ? 中庸》: 「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 其意是說,在最隱蔽的言行上最能夠看出一個人的品質,在最細微的事情上最能顯現一個人的品質。

《後漢書 ? 楊震傳》里記載了一個故事:東漢安帝時,荊州刺使楊震赴任途中,道經山東昌邑,此地的縣令王密曾受到過楊震的提攜之恩,為表感謝,王密夜深人靜之時懷揣十斤金子悄悄登門送給楊震,楊震卻拒絕接受,並說:「 我舉薦你是因為我了解你,而你這樣做卻太不了解我了。 」 王密說: 「 我當然知道您為官清正廉明,但現在這麼晚了,我送您一些金子是沒有人會知道的。」楊震卻厲聲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能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聽後甚為慚愧,悻悻退去。

面對深夜重金的誘惑,楊震廉潔自律,緊鎖心扉,不放縱自己的慾念,鏗鏘有力的 「 四知 」 可謂慎獨的典範。楊震當官多年都能做到清心自守,心存慎獨,拒腐蝕永不沾,其人品之高尚,其道德之規範,於後人是一面很好的鏡子。慎獨是金,有著堅定不移的立場、堅強不倒的身軀、堅忍不拔的毅力。可要真正做到慎獨不容易,因為做人行事,人們似乎都有一種習慣,有人監督就會注重言行,循規蹈矩;無人監督就易萌生僥倖心理,放鬆自己,貪慾便會迅速膨脹起來,最終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慎獨是一種至高的精神境界,是一朵開放在無人曠野里的花。曾國藩感言:「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 」 在當今充滿誘惑的大千世界裡,倘若能知古鑒今,心存敬畏,慎獨慎微,講規矩,守戒律,不為功名奔波,不為權貴折腰,這樣的人生必然芬芳而絢爛。

貼吧:道教第一洞天吧

微信號:JYSyangtaigong

新浪微博:@濟源市陽台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源市陽台宮 的精彩文章:

道教都有哪些齋日
道教經文是怎樣分類的?

TAG:濟源市陽台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