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手工茶,只不過是茶商忽悠客人的套路罷了!
《1》
好像每到武夷岩茶快要上市的季節,就一定會碰到關於手工茶和非手工茶的討論。
有的人推祟手工茶,說,我這個茶是純手工的,費時費力費人手,所以很貴。
也有的人不認同手工茶,說,純手工?搖青就是個力氣活。你真的以為有人能堅持搖上那麼多個小時手還不會酸?都是機器做的,拿「手工」兩個字來忽悠人。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好像兩種說法都在理,聽的人自然很難分辨。於是,只能把手工茶這個概念拋開,管你手工不手工,我只挑選我自己喜歡的茶。
這樣的顧客是最理智的。
在一團亂麻,分不清孰是孰非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拋開這團麻,不跟它們糾纏,另尋新方法去。
往往這樣之後,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憑自己的舌頭,選到一款適合自己的茶。
不必去為了貪圖稀罕的純手工茶,最後選到不喜歡的口味。
牛欄坑肉桂採摘
正岩水仙攤晾
《2》
彷彿是大家的生活條件好起來之後,講究傳統工藝,講究原生態,講究純手工的顧客就多起來了。
吃肉,講究土雞土鴨。
吃海鮮,講究海里現撈。
吃個草莓葡萄,也希望是純天然現從地里採下來的。
這種心態,凡事必追天然乾淨綠色原生態的消費觀念,是被近些年那些不良的商家,各種催熟,各種人工干預傷害得很深,嚇怕了而衍生出來的。
就像灣灣的人愛吃火鍋,卻從來不敢買陸陸的火鍋料。因為擔心裏面有多餘的添加劑。
但凡鎮子上有人說看到了一隻老虎,第二天必定是家家閉門歇業的。人類的從眾心理,不可謂不可怕。
這種心態,映射到喝茶上面,就是各種的糾結。
是不是手工茶?是不是大師的作品?是不是傳承人手制的茶?
如果不是,那我不買 。
一隻自然生長的母土雞,一天最多也只生一隻蛋。
一個年高德劭的傳承人,或者大師,若是做武夷岩茶的,一天能做幾斤純手工茶?
身體情況擺在那裡,純手工的茶,搖青搖一天,老同志是受不了的。
擺拍搖個半小時一小時,那還將就。
所以,怎麼可能做得出那麼多產量來?
能批量產蛋的,一定不是土雞。
能批量生產茶的,一定不是純手工。
(岩茶採茶)
《3》
然而,「手工茶」這個概念是真的火。
前天,有朋友來問村姑陳,你的白茶,是手工的么?
這個看似簡單的,只要回答「yes」 or 「NO」的問題,卻實實在在地把村姑陳給問倒了。
手工白茶?這個概念我不知道是誰提出來的,也許只是這個茶友,在聽了別的茶類的手工茶之後,一時意動,想像出來的一個概念。
又也許,是某些白茶商的新銷售策略。
但是,白茶是不是手工茶,白茶里有沒有手工茶,這個問題本身就很難回答。
就像有人問你,你如何證明你的母親是你的母親?
這種問題是不是很考驗智商?!
要知道母親的概念有兩個,一個是生物學上的母親,一個是人倫意義上的母親,我們光區分母親這個詞本身的含義,就要辯論上幾天幾夜了,哪還有時間去證明母親是母親?
所以,要回答一種茶是不是手工茶,也必須要界定清楚「手工茶」這個概念,它的內涵和外延,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給出合理的解釋。
而白茶,從采,到曬,到烘,到挑撿,哪一樣不經過人的手呢?要說白茶不是手工茶,那太姥山上的石頭都不答應。
大的白茶廠,由於產量大,或許還會在某些環節藉助機器設備。但中小廠,必定是全家人齊上陣,爹媽叔嬸負責採茶,兒子媳婦女兒女婿負責攤晾烘乾,接著全家一起挑撿,裝箱,存進倉庫。
這樣陣容強大的製作,全部環節需要手來完成,自然是手工茶。
由於生產工藝所限,所有白茶,都是手工完成的。自然都是手工茶。
既然所有白茶都是手工茶,那麼,區別白茶品質的高下,就不應該以「手工」二字為標準。
SO,若有人說手工白茶就是好茶,必定是在炒作概念。
手工抖青,我試過一次,不一會兒端水篩的手就磨脫了皮
挑撿白茶茶葉,帽子口罩,武裝上陣
《4》
但是,也有人不喜歡手工茶。
嚴格上來說,是他不喜歡有人用手去碰茶。
曾經有一次,村姑陳拍了一個視頻,分享泡茶技巧的。
在泡茶時,我用手,抓了幾撮茶,投入蓋碗。
然後就有朋友給我建議,說不要用手去碰茶。我很驚訝,為什麼不能用手去碰茶?
他說,手碰茶,會沾了「手氣」。
這還真是給我上了一課,「手氣」這個詞,第一次聽見。
朋友的意思是,如果用手碰了茶,沾了手上的細菌,這茶便不好了。
真真是百樣米養百樣人。
有人一定要喝手工茶、被手侍弄過的茶,認為這樣才是好工藝。
而有的人,則覺得手臟,手摸了茶便影響了茶的品質。
那些瘋狂迷戀手工茶的朋友,看看人家這位厭手黨的節操,你們要不要檢討一下自己?
而這位視「手」為洪水猛獸的朋友,村姑陳也想提醒您,我們吃的大多數東西,都是用手做出來的,都碰過手,比如說煮出來的米飯,炒出來的肉和青菜,煲出來的湯.......如果一定要堅持「手氣」這種無厘頭的講究,估計就沒得東西可以吃了。
《5》
不但食物大多數是沾過「手氣」的,就連茶,酒,也一樣。
比如,大家狂粉的普洱,在80年代的時候,不但用手做,還用腳做呢。
「手氣派」聽了,是不是很驚悚?
是的。
不但早些年,人們加工普洱茶,是手腳並用的,就算是加工白酒,葡萄酒,為了原材料破碎,需要用洗乾淨的手和腳,去捏碎和踩碎原材料。
村姑陳曾經在N年前,去瀘州老窖參觀過,就眼見車間的工人們,在踩糟。
熱汽騰騰的車間里,大家熱火朝天地踩著,幹勁十足。心裡想著,多做一些產量,年終獎就能多發一些。
這種場景,後來在電視紀錄片里看到普洱大廠生產普洱茶時,兩相重疊起來。普洱茶的工人們,一樣是手腳並用,在幫助茶葉破碎。
大家不要笑話這種原始的方式,若要追求原生態,這不就是最天然的原生態么?
如果一方面追求純手工,原生態,一方面看到真正的純手工原生態又嫌不衛生,那就得改性葉了。只有姓葉,才會擁有「葉公好龍」似的價值觀。
《6》
事物總是有兩面性。
一些人迷戀純手工茶,必然有一些人討厭純手工茶。
圍在城內的人想衝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錢老的圍城效應,放到哪裡,都適合。
白茶,基本上都是純手工的。
岩茶呢,純手工的少,基本上都是半手工的。
為何?因為純手工的岩茶,搖青環節就是一個無法實現的障礙——搖那麼長時間,一個人肯定堅持不下來,得幾個人輪流搖。
而幾個人輪流搖青,每個人力量不同,旋轉方向不一樣,茶葉受到的輕重撞擊也不同,直接導致了茶葉的發酵程度不同,影響的,就是口感。
這也就是有人認為,純手工岩茶口感不是特別好的原因所在。
所以,賣岩茶的人,要想把茶葉的價格提起來,要想讓自己的茶葉容易賣出去,可以編其它的理由,但切切不要再使用純手工這個概念了。
消費者雖然很善良,但消費者學能力也很強,尤其是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速度比光速還快。
如果你一直固步自封,以為提出「純手工」這個銷售概念,就能包吃一輩子,茶葉就永遠賣得好,而不去思考提高茶葉的品質,不去思考更新的更先進的銷售理念,那麼不久,你就會被岩茶知識突飛猛進的消費者所拋在身後。
他們會唾棄純手工岩茶這個概念,也會唾棄只會打「純手工」牌的你。
若要讓消費者信得過你,產生銷售佳績,不停地學習和提高,才是正道。
如果你不懂茶,挑不到好的岩茶,就算再會炒作概念,消費者也只會上一次當,不會永久上當。
要成為銷售冠軍,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品質。
無論是白茶,岩茶,普洱,都是如此。
2018年,《新手入門學白茶系列》的原創文章
- END -
「喜歡文章就點個贊」
作者 | 村姑陳
......
文章為小陳茶事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日常沖泡白茶,蓋碗、陶壺、玻璃杯,哪個更適合?
※再強調一遍,不要用普洱茶保存法存白茶!它們不一樣!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