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三分鐘正確區分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大茶樹

三分鐘正確區分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大茶樹

回復「茶」,獲得一條最新資訊!

茶,這片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樹葉,作為飲品和藥品在中國已經幾千年歷史。研究表明,茶樹所屬的山茶科植物起源於上白堊紀至新生代第三紀亞古大陸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至今已有6000~7000萬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古地質和氣候等的變遷過程中,茶樹形成其特有的形態特徵及生長發育和遺傳規律,具有與其他植物不同的生物學特性。

在著名的普洱茶產區普洱、西雙版納、臨滄聚集了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的古茶樹和古茶園。臨滄大黑山野生茶園、普洱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邦崴鄉上千年的過渡型古茶樹王、景邁山萬畝人工栽培型千年古茶園、臨滄地區鳳慶縣香竹箐人工栽培型大茶樹,構成了聞名中外的「古茶樹博物館」。

什麼叫野生茶樹?

野生茶樹是現如今極少有人管理的喬木型茶樹,樹高超過三米甚至更高,茶葉種極容易變異,在同一片古茶園裡可能就有五六種變異的茶種。野生茶樹茶葉的嫩芽白毫極少,葉邊齒也特別少,葉片較厚,不容易揉捻成條,毛茶顏色大多呈黑綠色或墨綠色,茶性較柔,質感較重,香氣較特殊,口感的刺激性較低。現在市場上所謂的野生芽孢,就出自於這種所謂的野生茶樹,而當地少數民族建議不要飲用,因為可能會導致微中毒現象。

過渡型大茶樹

過渡型古茶樹為喬木型大茶樹,它的發現,填補了野生型茶樹到栽培型茶樹之間的空白,改寫了世界茶葉演化史。這對研究茶樹的起源進化、茶樹原產地、茶樹育種選育等課題,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

因為過渡型的大茶樹有人工管理,所以產生的變異較少。過渡型大茶樹既有野生大茶樹的花果種子的形態特徵,又具有栽培型茶樹的芽葉枝稍特點,其鮮葉可以直接利用。

過渡型大茶樹的茶葉嫩葉多白毫,葉緣細銳齒,葉脈主副脈明顯,製成毛茶多為黃綠或深綠色,內含物質豐富,香氣較高揚,回甘耐泡度都很好。

什麼是栽培型古茶樹?

栽培型古茶樹,是指經過一定人為如移植等方式栽種形成的茶樹,這部分茶樹由於早期因荒放無人管理或缺少了管理,而後趨於喬木型的生長。這種茶樹嚴格意義來說,是因這類樹種很高,可以高達10多米左右。當然,把這種茶樹定義為栽培型茶樹並不完全正確,但是它絕對不屬於野生茶樹。

從目前的普洱茶生產情況來看,流通於普洱茶消費市場的大多數古樹茶茶品,多源自以栽培型古茶樹原料為主製成的茶品。

栽培型古茶樹,多植於建寨周邊,為了方便管理和採摘,進行了過多的人為干預。這部分古樹茶在早年間歷經「斷頭」處理,我們在很多地方看到的古茶樹一般不會超過3米,很多人誤以為只有這樣的樹才叫栽培型古茶樹,其實這種認知是不正確的。

普洱茶從落末到興起再到現在平穩的狀態。請大家要相信,好茶葉一定是出自工藝和生態。(本文系說茶網整理髮布,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好茶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茶網 的精彩文章:

一文搞懂普洱茶的四種喉韻
為什麼泡普洱茶的時候,第一二泡都不喝?是因為……

TAG:說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