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節·炁︱「暑」是什麼?——今日小暑

節·炁︱「暑」是什麼?——今日小暑

夏滿芒夏暑相連。

立夏過後,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迎來小暑節氣,小暑過後半月,是大暑,故曰「暑相連」。小暑、大暑,對應小寒、大寒。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云:

「百病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

一語道破一切病的病因。

何謂病因?

《病因因別論》說:

「凡人之所苦,謂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謂之因。」

病症千差萬別,病因不外內傷外化:

內是情志(七情),外是六邪(六淫)。

GIF

小暑,大暑,這個「暑」是病因之一。

那麼,什麼是「暑」呢?

許慎《說文解字》解為「熱也」,暑是熱。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持這個觀點,熱分大小,小熱稱為「小暑」,大熱稱為「大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

「小暑,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溫風至。至,極也,溫熱之風至此而極矣。」

暑就是熱嗎?「熱」又是什麼呢?

許慎講「熱」是「溫也」,讓人一頭霧水——又多出一個「溫是什麼」。

古人認為,「燠」是熱之始,「暑」是熱之極;「涼」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極。

暑,有個特點,許慎講,「暑近濕如蒸,熱近燥如烘」,談及「暑」必含濕氣,所謂暑濕。這是客觀自然現象。

《時病論》雲「其時天暑地熱,人在其中,感之皆稱暑病」,天地能量的交互,在天是「暑」的能量,在地是「熱」的能量。

「暑」的能量裡面含有地中升騰起來的陽氣,「暑」與「熱」交織,人在其中被「暑邪」所侵觸發的病稱為「暑病」,從病因上細分有「傷暑、冒暑、中暑之分」,從病症是細分有「暑風、暑溫、暑咳、暑瘵」之異。

這是先賢對人體小宇宙病因病理的認識。

大千世界,萬物紛呈,其名各異。東漢末年劉熙著有《釋名》一書,專門探求事物名源。在這部工具書里,劉熙解釋這個「暑」字時講:

「暑,煮也。熱如煮物也。」

這個就非常有意思,把「暑」和「煮」兩個字聯繫在一起,而「者」卻又是「煮」的本字,並且與「暑」字音、義皆有關聯。

我們看這三個字的小篆字形:

仔細觀察,「者」、「煮」、「暑」三字篆體字形當中,都隱藏著一個「面」「相」——恰如覆有面部肌肉的人臉一般。

《素問·脈要精微論》「精明色者,氣之華也。」《四診抉微》「氣由髒髮,色由氣華。」。華,即光華、華彩之意。正所謂「五臟之華顯於面也」。

人體色澤為臟腑氣血的外榮。《望診遵經》「光明者,神氣之著;潤血者,精血之充。」,五臟氣血的盛衰,可相應地集中反應於面、毛、爪、發、唇的色澤變化,稱為五臟外華。五臟外華分別指:

,其華在面;

,其華在毛;

,其華在唇;

,其華在爪;

,其華在發。

五臟外華是辨證臟腑病變的重要依據之一。

看得見的皮、肉呈現的是後天的信息,看不見的骨、骼承載著先天的信息。

只有內在的骨骼、五臟健良、安和,外在的容貌、氣色才會健康、祥和。

同時,內在的,決定外在的;看不見的,決定看得見的。

那麼,怎麼才能得到表裡一如、身心安康呢?

用中。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

在小暑、大暑這個時空當中,陰陽二氣的運行,正是「天暑」、「地熱」交織錯致,「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當此之時,火氣大,濕氣大,於修心養性,尤以寧靜坐夏為要,使水火既濟、身國內也要「入伏」——護養脾土、善持信德。

GIF

於修身,上「日」下「者」,明理而行、循禮而動,以恭謹、慎獨之心,操知足、知止之行,善用「火」之禮德培「土」之信德,心明而不上火,脾健而無暑濕,腎清而常潤足。

古人對此有詳細的說明:

脾為心子,為肺母,外通眉闕,能制謀意辨,皆脾也。口為之宮,其神多嫉。脾無定形,主土陰也。妒亦無准,婦人多妒,乃受陰氣也。食熟飲熱物,全身之道也。故脾為五臟之樞,開竅於口,在形為頰,脾脈出於隱白,脾乃肉之本意處也。 谷氣入於脾,於液為涎,腎邪入脾則多涎。

——《遵生八箋·脾旺四季論》

「妒亦無准,婦人多妒,乃受陰氣也。」提醒我們要十分注意防止一種情志——「妒忌」,尤其是女性。通常,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生出妒忌心,導致陰氣過盛,傷脾最深。

脾傷了,面容必不悅目。如觀察一個人口和唇的顏色、潤澤等,對此人的脾胃健康狀況、個人修養和德行也有一定的判斷。

養脾也好、坐夏也罷,一年四季,日日離不得中和之道。

——守誠於心、循禮於外,便是入手處。

小暑,大暑,大小不二,正是守誠循禮用功時。

董妘橦老師

明道堂經學館院長

經學師承松齋張本義先生

音韻學師承首師大博士生導師馮蒸教授

致力於弘揚中華文化,

培養經學文脈,

助力天下家庭的文化傳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道堂經學教育 的精彩文章:

吾用《道德經》︱董妘橦:誦讀《道德經》還要「姿勢正確」?

TAG:明道堂經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