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痴迷印尼文化17年,一位中國學者的收藏與藝術漫遊

痴迷印尼文化17年,一位中國學者的收藏與藝術漫遊

2001年,作為漢語培訓教師,郭平第一次來到印尼。

當時,享有國際聲譽的度假與藝術勝地巴厘島尚未進入國人視野,而郭平因為研習古琴,對與中國古琴律、西方十二平均律並列為世界三大樂律的印尼甘瑪朗律頗為神往,也對這個地域遼闊的海上鄰國充滿好奇,於是選擇了這個有些陌生的國度。

作為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郭平在印尼深度參與了華文教育的復興,工作之餘,他在朋友的引領下走遍印尼的山山水水,也逐漸積累起包括中國外銷瓷器、印尼木雕和繪畫等在內的收藏。印尼獨特而多元的文化,成為他此後多年裡生活的主線之一。

在南京湘江路文化氣息濃郁的停雲古琴傳習室,郭平向第一財經講述起他在印尼的經歷。琴館由他和兒子郭思淼共同主持,授課之餘,他的生活由寫作、習琴、書畫和收藏構築起來,精緻而恬淡。講述過程中,郭平時而站起身來,將記者帶到某件藝術品旁,將相關的故事引入回憶。

強大的印尼「朋友圈」

抵達印尼後,郭平發現遭禁多年的華文教育已經極其薄弱,沒有現成的架構和計劃,培訓無從下手。

他和同伴先去各地華文補習班調研,連續兩個星期幾乎沒有睡覺,編寫出了四本教師培訓教材,包括語法、語音、對外漢語教學法和中華文化基礎。此後的十個月,郭平前往21個城市及附近地區進行培訓,常常忙得沒時間洗衣服,「到了一個地方,把裝滿臟衣服的大包放下就開始上課,上好課又背起包趕往下一個目的地。」2002年7月7日,他圓滿完成任務回到南京,那一天恰好是兒子的生日,他記得格外真切。

郭平與印尼結緣,與華文教育在印尼的復興密切相關。1999年,印尼華文教育開始恢復,從補習班開始,逐漸出現補習學校,待郭平2002年回國後,華文教育進入迅猛發展階段,華文進入國民教育體系,隨之而來的商機吸引了更多人和資本進入。

第一次「支教」期間,郭平走遍了印尼的主要地區,中爪哇、東爪哇最為集中,巴厘島、蘇拉威西島、加里曼丹島等地也都留下他的足跡。在走訪各地培訓華文教師的過程中,他結識了各地華人朋友,包括諸多華人領袖和富甲一方的商人,從而建立起自己強大的印尼「朋友圈」。為了完成推廣中文教育的工作,「必須交朋友,繁難但很有意義」,他說。這個朋友圈也為他深入了解印尼的文化藝術提供了契機。

2006年,郭平再次前往印尼,到位於泗水的東印尼語言文化藝術中心擔任校長。這個工作不輕鬆,一個星期有21節課,主要是給東爪哇地區的華文老師授課。「當地人太會做生意了,我一到那邊,中心的老闆娘就開了一個咖啡屋,專門做各地來學習的老師的生意,等我離開了,沒什麼客人了,咖啡屋就馬上拆掉了。」這個小故事也是郭平對印尼社會觀察的心得。

2006年到2008年,郭平又在印尼工作兩年,其間他在朋友的引領下走訪了眾多偏僻鄉村,發掘出印尼基於獨特歷史而積澱的文化瑰寶,也逐漸積累起包括中國外銷瓷器、印尼木雕和繪畫等在內的頗為可觀的收藏。

郭平這些年探訪印尼的次數已經很難統計,而痴情於藝術的他對巴厘島情有獨鍾,累計去過42多次,2011年,他出版了介紹巴厘島的專著《巴厘巴厘》。

異國尋寶

1987年結婚後,郭平開始收藏瓷器。夫妻倆在國內遊玩時都要逛逛古玩店。但很快,收藏遇到難以逾越的障礙,「都是仿品,古玩店裡撿漏的可能性沒有了。」郭平說,在拍賣行買瓷器古董對於普通人而言也不太現實。

第二次到印尼工作,除了上課,郭平也琢磨做些自己的事情,追求「文化上的享受」。他開始以巴厘島為中心寫書,也跟隨當地朋友一起深入鄉村尋訪古瓷器。

那位引路人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也是收藏家,生意交給兒子們打理後,專註於藝術和古玩收藏。這位朋友與郭平興趣相投,喜愛音樂、繪畫、瓷器。他是大藏家,介紹很多藝術家朋友給郭平,他們經常一起看藝術展。「他是我的藝術之友,是我深入了解印尼藝術的關鍵人物,太關鍵了。」郭平說。多年後,郭平仍留戀當年充實的日常生活,每天下午和晚上上課,上午就和這位朋友一起拜訪藝術家,或者去鄉村尋訪瓷器。

印尼位於海上絲綢之路上,中國瓷器在歷史上源源不斷地運經這裡。「旱季河流乾涸,當地人從河道挖細沙做建築材料,經常能發現一些古瓷器。」郭平說,在泗水附近的一個村子,他看到村長家裡整整一柜子中國古瓷器。「大多是宋元時期的,琳琅滿目,沒有一件假的,只是級別不太高,都是民用瓷器。」

郭平的朋友做糧食生意,「各地的村長、長老、警察都熟透了」,在這位朋友的引領和協助下,郭平得以接觸到深藏於印尼民間的中國古瓷,將一些精品納入收藏。印尼民間的中國瓷器,也吸引了其他中國藏家,但他們沒辦法深入到那麼偏僻的鄉村。尋訪瓷器的同時,郭平得以飽覽印尼風景,見證鄉村生活的艱辛,也遇到過危險,「有一次路上看到一輛車被掀翻打砸搶錢,我們一踩油門沖了過去。」

郭平收藏了將近200件瓷器。近幾年去印尼玩,他和太太還買到過元青花,「全品的,很好,撿漏」。

他的琴館和家中,展示了不少他收藏的印尼繪畫、木雕與器物,這些藝術品與他自己創作的書畫一起,伴著悠揚的琴聲和茶香,構築起清雅的藝術空間。

繪畫、木雕和瓷器,看得多,眼力也練出來了。在一次次走訪中,郭平知道了什麼是世界級的藝術精品。「我後來把收藏的東西給當地藝術家看,他們都大吃一驚,問我是哪裡來的。」有些精品,就是在走訪中偶然間從佛龕或雜物堆里找出來的。

收藏考驗眼力。一次在近乎「山窮水盡」之地,一戶家徒四壁的人家裡,主人從盒子里拿出破棉絮包著的瓷器,開價40萬元人民幣。郭平一看,青瓷,雞首壺,號稱是東晉的。「騙別人可能真的能騙到,但我生活在南京,南京的博物館裡都是青瓷。」

還有一次在蘇拉威西島,從南蘇拉威西省首府烏戎潘當出發,車在崎嶇道路上開了八個小時,再下來步行,走了很久到了一家雜貨店,看到一件明萬曆五彩。「當時就覺得不對,走了,但又覺得那種偏僻地方怎麼會有假古董,就再回去,才發現是萬隆朝仿製的。」再偏僻的地方都有人做局,郭平也曾花錢買過教訓。

除了瓷器,郭平還收藏印尼傳統繪畫和現代繪畫,令他頗為得意的藏品包括一幅印尼現代藝術大師阿凡迪的畫作,也是撿漏而來。

郭平對諸多藝術門類都有興趣,收藏的印尼木雕後來要用集裝箱運回來。其中一件「老漁翁」由整塊木頭雕刻而來,眼珠能動,血管、肌膚、皮下的肋骨均栩栩如生。最令人叫絕的是,漁網的每根絲線也都是由整木雕刻出來,碰一下會抖,如此精細,運回國內時頗費了一番周折。

藝術之島巴厘

2001年第一次去巴厘島,郭平就被那裡獨特而豐富的藝術所吸引。「巴厘是聞名於世的藝術之島,其木雕、繪畫、皮影、舞蹈、音樂等藝術形式無不個性而精彩。」他在《巴厘巴厘》中寫道。去過巴厘島的人,都會對廟宇和博物館的藝術印象深刻,在街頭和酒店,傳統和現當代藝術也隨處可見。

第一次去巴厘島,郭平結識了木雕大師拉塞姆父子。老拉塞姆說,「在我們的長久凝視下,這些木頭會說話,它們會問我們:『你想把我們雕成什麼?』它們並非枯朽的東西,而是有生命的。我們不能想雕什麼樣就隨便雕個什麼。我們只能雕它們自己。」與藝術家接觸多了,郭平逐漸理解巴厘藝術。

在印尼期間,到處淘巴厘木雕成為郭平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他偏愛絢麗而樸素、遠離商業氣息的早期木雕。在琴館二樓的畫室,擺放著郭平最喜愛的一件木雕,上世紀30年代由佚名工匠創作的巴厘勞動婦女雕像。如傳統的巴厘女性一樣,上身赤裸,神情平和。在郭平看來,這件雕塑體現出真摯的對巴厘女性的敬意,蘊含的人性之美甚至超越了後來的藝術大師。

巴厘雕刻起初均為娛神物品,巴厘人對神明的敬仰融入日常生活,莊重而別緻。外來藝術的影響,也自上世紀初開始推動著巴厘藝術的發展與創新。一大批西方藝術家來到巴厘島,他們的創作和研究成為巴厘藝術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影響了巴厘本土藝術。吸收了新的藝術觀念和創作技巧之後,巴厘藝術發生了相當大的改變,卻仍然能夠延續自身的傳統,而不是變得不倫不類。

在巴厘島,郭平到過一位藝術家的家,他家收集的各種紡織品擺滿了一個個房間,「美極了,收藏太高級了,有些根本抬不動,是純金的盤絲。」郭平提出收藏的想法,「人家睬都不睬你,不賣,人家根本不缺錢。」他笑說,「收藏靠緣分,要磨。」

說起印尼的傳統紡織品,郭平又顯露出傾慕的神情,「全印尼兩個地方的紡織品最厲害,一個是巴厘島,一個是爪哇島的梭羅,離泗水五個多小時車程。」他說,那裡的服裝面料加工工藝複雜,比如蠟染,「平均要用二十幾塊板,也就是有20多種顏色。」

木雕、繪畫、音樂、舞蹈,皮影、紡織品……郭平對巴厘藝術推崇備至,他通過寫作和參與央視專題片製作等方式,將其推介給更多國人。

天然的文化自信

「巴厘文化有很強的消化能力,不會被外來文化過度影響,因為有信仰、有規範。」多年收藏、研究印尼藝術,郭平的體會是,「很多進入巴厘島的文化反而被它同化了」。

宗教信仰是文化傳統強勢延續的重要原因,「文化藝術進入了生活層面,每天都要用美祭奠神明,不這麼做就心慌。」在巴厘島,家廟隨處可見,甚至可以在樹上安放神明拜祭,宗教、藝術與日常生活水乳交融,和諧共處。在巴厘島和印尼的許多地區,供奉神明是關乎生存的重要儀式,也是藝術保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巴厘島最有聲望的木雕藝術大師尼亞納(I.B.Nyana),是把木雕從宗教引導至民間的關鍵人物。「尼亞納朝前走了一大步,雕刻的都是醜人,慵懶、可愛、幽默、平常心。藝術表達的歡喜來自於對人的敬仰而不是神的。」郭平介紹說,尼亞納的作品多為肥碩渾圓的尋常女性,富於生活氣息的「丑」非常打動人。「把普通人、家人作為藝術創作的對象,表達敬意,這是巨大的變化,藝術進入了生活層面。」

郭平每次去巴厘島,都要去尼亞納家的木雕博物館參觀,2009年,他擔任策劃的央視海外頻道專題片《走進印尼》到尼亞納作坊拍攝,終於得到機會拍下尼亞納父子的藝術傑作。

在郭平看來,巴厘有著天然的文化自信。對比自身文化,他覺得可以從巴厘吸取很多經驗,「在巴厘島,對我們自己的文化感到深深的遺憾」。工於書法,精通古琴,近年又開始創作水墨畫,郭平堪稱藝術雜家。他說,藝術依託於人的美好而存在,伴隨文化和社會體系發展起來,應該很自然很鮮活,就是舉手投足之間,很純粹、簡單,又很豐富。

「在巴厘島,藝術不是一種演繹,藝術家也不強調自己是藝術家,他們呈現美,然後受到尊重。」巴厘島的藝術大師都來自民間,比如最著名的雷宮舞,年輕的少女舞者在表演中光彩照人,宛如神明,但結束後就換回尋常衣服,自然地回歸生活。「不像我們這裡都是明星了,他們特別給人以真實的美感,不是商業塑造的。」

郭平潛心研習古琴多年,當年,一把古琴陪著他走遍印尼的山山水水。有一次,在一個偏僻的小島上,他隨性彈了一段,一名當地兒童聽後竟然淚流滿面。音樂是世界通行的語言,其他藝術同樣如此。郭平慶幸自己當年選擇了印尼,那裡絢麗的藝術和相知的朋友,在他看來是自己最寶貴的經歷和收藏。

教授華文課程之餘,郭平開始跟隨印尼朋友深入鄉村尋訪古瓷器,之後又涉獵木雕、繪畫、紡織品等領域。在泗水附近的一個村子,他看到村長家裡整整一柜子中國古瓷器。「大多是宋元時期的,琳琅滿目,沒有一件假的,只是級別不太高,都是民用瓷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我不是葯神》票房口碑雙爆,參投及發行方北京文化三連板
默克爾警告特朗普:徵收進口汽車關稅等於貿易戰正式開打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