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昭王嬴稷自毀霸業殺了白起,真的是中了趙國的反間計嗎?

秦昭王嬴稷自毀霸業殺了白起,真的是中了趙國的反間計嗎?

原標題:秦昭王嬴稷自毀霸業殺了白起,真的是中了趙國的反間計嗎?


秦昭王賜殺白起並不是自毀霸業,也不是中了趙國人的反間計,而是必然的結果,下面筆者重點從現有的一些相對可靠的史料來剖析一代戰神白起為何要走到這一步。


長平之戰後白起讓勝利沖昏腦子執意滅趙


長平之戰後,白起想乘勝滅趙,昭王48年秦再次平定上黨,兵分兩路一路由王齕率領進攻皮牢,一路由司馬梗攻佔太原。而白起自將圍攻邯鄲。韓國和趙國驚恐萬分,派蘇代用重金賄賂秦相應候范睢說,「滅趙後,白起的功勞就大過范睢。」於是范睢向昭王諫言,以秦軍疲憊急待休養為由,請求允許韓、趙割地求和。秦昭王答應。韓割垣雍,趙割地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得知這事後,從此與范睢結下仇怨。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里記載這事,以蘇代賄賂范睢勸說滅趙後白起的功勞就大過自己,范睢勸說秦昭王只要求韓趙割地求和罷兵,白起知道範睢從中作梗阻止了他的滅趙計劃後就結下了仇怨。從此事看來,白起滅趙果真可行嗎?在筆者看來答案是否定的。雖然趙軍大敗,但一旦秦軍滅趙,秦國也會步齊國的後塵跌入險境。范睢提出約讓趙韓割地求和,是最理智的做法,給白起的「滅趙計劃」澆了一盆冷水,讓被勝利沖昏了腦子的白起及時「剎了車」。


筆者為何這樣說?按理,當時一鼓作氣拿下趙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一旦滅了趙國,等於強大的秦國把列國往死角上逼,秦國吞併天下的野心昭然若揭於列國,列國雖弱定然不會坐以待斃,為自保必然抱團拚死與秦國血戰到底。時值秦國因長平慘勝元氣沒有恢復過來,一旦列國團結一致合縱與強秦死拼,後果將是災難性的,范睢之所以力勸秦昭王詔白起回軍,其根本原因就是基於這一點,怕「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至少有這層顧慮。



秦趙兩國長平之戰前,皆是強國。在這次決戰中,秦國雖然戰勝了趙國使得趙軍慘敗於長平付出了巨大代價,白起以秦軍戰後一股作氣滅掉趙國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然而白起卻是從純軍事的角度去考慮秦軍「有沒有能力滅趙」的,而然卻沒有從秦國一統天下的角度去考慮「能不能滅趙」。當年之所之五國攻強齊的起因就是強大的齊國冒然滅了宋國,才招致諸候人人自危,怕下一個輪到自己才憤然合縱攻齊,險些滅了強大的齊國的。然而秦國剛剛與趙國在長平大戰中付出了巨大代才贏得這場血戰,雖然有足夠的實力滅掉趙國,但是「黃雀在後」,秦國在元氣大傷之後是絕對扛不住列國合縱大軍攻秦的攻勢的。在這個「能不能滅趙」的問題上,范睢的舉措是明智的,在秦軍具有巨大震懾力的時候提出要求韓趙割地罷兵言和,使趙國尚有一息不致於觸犯眾怒給列國留下「口實」以至與秦國展開拚死一博。


第二次秦軍攻邯鄲,白起腦子又「犯糊塗」,仍然把「有沒有能力滅趙」作為此次戰役的重心


秦昭王命白起率軍攻邯鄲時,卻對昭王說了這番鼠目寸光的話:「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候救日至,彼諸候怨秦之日久矣。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候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不可。」白起的番作答對於實行他的「滅趙計劃」來說,確實是不可行的,然而秦昭王這次攻邯鄲並不是要滅趙,而是要弱趙和來一次戰略試探。


因為秦軍一旦進攻邯鄲,邯鄲守軍雖貧弱,但是以長平之恨必定「砸鍋賣鐵」也要血拚秦年,這樣本來已經貧弱不堪的趙國,再次掉入戰爭泥潭必定國力耗盡,民不聊生,讓貧弱的趙國再次負擔起巨大的戰爭開支而雪上加霜。


再者,便是諸候合縱營救,此時的諸候國雖然已經很弱,但是幾家一起打秦軍一家,秦軍到底能不能「扛得住」、「打得過」?仍然是個未知數,弄清這個問題對一心想統一天下的秦昭王來說,太重要了!它的答案關係到統一天下時間的長短,摸清此時諸候合縱火力還有多強大正是為一旦滅國後能不能扛住合縱的一次實質性的評估。


然白起完全沒有弄清再次攻邯鄲的戰略意義是為了弱趙和摸六國實力的底,一味只衝滅趙而來,實屬為個人功名不顧大局之舉或者說局格眼光尚屬短淺,跟范睢的眼光格局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之上。


然而白起屢屢抗拒秦昭王的詔命,還不斷說」風涼「話妄議秦昭王的決策,作為外界不知情的民眾聽到」戰神「這樣」權威「的論斷而無法了解廟堂真正的意圖,必然造成重大的負面影響。這個能力非凡、毫無大局眼光、又拒詔不遵還妄自尊大的人走到了秦法不容,君主不容,又有怨恨這一步,身死也就是必然的結局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條尋秦記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的親生父親到底是誰?司馬遷記載原來是錯誤的
范睢貌似是個厚道的丞相,為何要扳倒宣太后、魏冉,扳倒白起?

TAG:一條尋秦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