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斌:一夢十年
作者
劉漢斌,1982年出生於西吉縣,在《青年文學》《朔方》《天涯》《散文》《北京文學》《黃河文學》等刊發表植物系列散文三百餘篇,被《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等轉載併入選各類年度選本,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首屆《朔方》文學獎、全國孫犁散文獎等獎項,散文集《草木和恩典》入選「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中國作協會員,魯迅文學院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學員。
GIF
我與《朔方》:一夢十年
劉漢斌
我是農民,時常做著文學的夢。現實與夢境中的身份反差,常將我置於一種尷尬的境地。農民嘛,俯首勞作才是,硬是梗著個脖子追隨文學,就是不務正業。散文創作一直是我的業餘愛好,無傷正業。基於此,我要感謝《朔方》的厚待。
散文創作整十年,每年都有散文在《朔方》發表。我是幸運的,儘管剛開始寫的作品還很稚嫩,勉強能夠發表,《朔方》包容了我的稚嫩,讓我在包容中感受到了來自文學的溫度和親人般的關懷。十年間,我零零散散地在全國省市級文學期刊發表散文幾百篇,發表的作品過於分散,猶如點滴雨露沉入大海。唯有《朔方》在十年內兩次為我推出散文小輯。一次得益於我的農民身份,2012年第10期「寧夏農民作家作品專號」刊登了六篇散文、一篇創作談;另外一次是2014年第10期頭題集中刊發了八篇散文、一篇創作談、一篇張守仁老師的評論。《朔方》是專業作家的陣地,也是業餘作者的平台,作品是寫作者的通行證,十年間,我小心翼翼地手握著自己的通行證,搭載「朔方號」,一路前行,備感榮幸。
我的散文創作,其實就是堅持不懈地寫日記。不是每一篇日記都能夠成為散文,而我的植物系列散文全部都來自於日記。最初與《朔方》結緣,不得不提及「媒人」張九鵬。2009年春,我把與植物有關的幾篇日記整理出來,交給張九鵬老師把脈,他看完便轉交給了《朔方》的編輯夢也老師,我的第一篇散文《種生》就在當年的「寧夏青年作家專號」刊出。從散文《種生》開始,《朔方》正式將我納入了寧夏青年作家隊伍,欣喜之餘,深感自己分明是戴上了一頂漂亮又厚重的帽子,我欣然接受了它的光華,同時告誡自己,要苦練基本功,不能讓鍾愛的帽子壓垮了自己。夢也老師打電話給我,鼓勵我堅持將植物系列散文寫下去,深掘一口井。從夢也老師飽含著期望的鼓勵中,我分明覺得已經看見到了清澈的井水。夢也老師的話極富感染力,我便動了心,於是植物系列散文從此就成了我勞作之餘收穫的另一茬莊稼。
《田埂上最後的守望者》是我發表在《朔方》的第二篇散文。是火會亮老師為「西吉籍作家專號」而約的稿子,這是我寫作生涯里第一次接到的編輯約稿。在此前,我發表在《朔方》之外的所有散文作品,都是我主動投稿的,像父輩們種地一樣,廣種薄收。發表的動機卻極為簡單,只是想通過刊物的發表來檢驗自己階段性的創作的成果。對於我這樣既沒有時間,更沒有機會通過其他渠道來檢驗自己作品的業餘作者來說,發表無疑是檢驗作品的快速通道。這篇千字文在《朔方》發表之後,被《散文選刊》轉載,後來還獲得了首屆《朔方》文學獎。《朔方》將這麼重要的一個獎項頒發給我,是鼓勵,是期待,更是鞭策。它讓我感受到了《朔方》對基層作家的關注和尊重。首屆《朔方》文學獎散文類獎項,將其中兩個獲獎名額分別給了我和彥妮,足以表明《朔方》對寧夏本土基層作家的關注,更彰顯了《朔方》接納每一個熱愛文學的人的博大胸懷。《朔方》讓我有一種遊離於文學邊緣多年,終於找到入口的感覺,這種感覺更像是回到了家。
十年時間裡,我的散文入選各類選刊和年度選本的並不多,而散文《把心燈點亮》入選《21世紀年度散文選·2014散文》(人民文學出版社);《傷葉是根的痛》被《散文選刊》2017年第4期轉載,併入選《2017中國年度精短散文》等等,這些作品全都選自《朔方》;我的散文集《草木和恩典》入選「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2014年卷,《朔方》功不可沒,全書二十五萬字,經《朔方》發表的作品佔到了八萬餘字。
回顧與《朔方》十年間的點點滴滴,滿懷感激。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寫多久,但是我始終都記著,在《朔方》的厚待下,我有幸做了一場文學的美夢。
原載《朔方》2018年第7期
朔方編輯部出品
主編 漠月
編輯 蝸牛
TAG:文學朔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