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生態,華為的數據驅動力
「平台的平台,生態的沃土」城軌行業沃土平台將融合為一個先進技術的集大成者。這是華為基於對城市軌道交通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刻理解和思考,華為在堅持「平台+生態」戰略基礎上,深化打造城軌雲。
面對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設,城市交通如何用新思維、新理念進行創新和探索,實現整個交通出行方式智慧化,也是值得行業深思的。
「了如指掌」出行體驗
「智慧地鐵對於乘客來講,應該是做到了如指掌,對乘客來講意味著更便利,更便捷、更安全,這是智慧地鐵對乘客的意義。」武漢地鐵集團信號專家朱東飛對智慧地鐵的見解。
華為在規劃整個地鐵的信息化架構的時候,分成三個大的部分,一個是運營生產,一個是內部管理,一個是對外服務,實際上當下更偏重於運營生產和內部管理,因為這部分跟運營和安全直接相關。華為EBG交通解決方案總經理王國鈺介紹,第一從安全上講,對通勤類的常旅客,是不是有快速安檢的機制,包括視覺識別的技術,比如人臉抓拍。
第二是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的方式,能去匹配和調撥各種運力,通過大小交路的方式把運力匹配上來。
第三是通過移動互聯網的技術,藉助5.8GHz和2.4GHz頻段,實現遠程視頻查詢服務,方便乘客出行,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做到錯峰出行的。
端到端,數據驅動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網路化運營已成趨勢,華為認為,未來軌道交通行業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數字化創新能力。華為EBG中國區交通業務部部長路海空強調,軌道企業的信息化發展需要從以往的支撐系統向生產系統轉變,一方面企業的IT必須更加敏捷、彈性和自動化;另一方面,隨著建設運營數據的爆炸式增長,軌道企業對數據的處理不再是以往單純的從海量的目標中選擇樣本,簡單因果分析,而是通過技術升級,對所有相關數據進行整理,深入挖掘數據之間的潛在關係,獲取精準的關聯結論,以支撐運營和再建設。
王國鈺介紹,從整個地鐵的ICT數字化發展方向來說,華為提供的ICT架構分為前台、中台、後台,後台是整個通信、IT數字化、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平台,地鐵是非常複雜的系統,數字化是其中的一部分,構成也非常複雜,華為能提供一個一體化、全面感知、全面聯接、全面智能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為業主和最終的用戶帶來極大便利。中台是「沃土平台」,如今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應用難度比較高,技術跟地鐵這樣的重工業相匹配,也並不能短時間內落地,因而華為提出的「沃土平台」,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前台就是上層應用,大大小小的應用可能會有上百個,這些應用也會隨著移動化、互聯網化的變化不斷增加。綜合起來看前台、中台、後台的概念,滿足了個性化的出行需求。
華為要做平台的平台,生態的沃土。華為希望把數據中台搭得相對穩固,在中長期內相對不變,來應對整個數字世界或者物理世界的變化。
在數據中台,通過把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幾個大平台能力整合在一起,提供相對穩定的平台架構,支撐中長期的發展。通過多樣化的應用,聯合合作夥伴,搭建一個靈活的前台,提供面向客戶的生產、內部管理、外部服務三個領域的服務。構建「三縱三橫」的智慧城軌架構,實現真正的端到端服務,這也是華為在未來幾年內會在城軌領域堅持的基本戰略。
城軌雲,融合平台
在此前2018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專家論壇的華為展台上,展示了華為「城軌雲」建設規劃四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重塑網路、重構安全平台和服務平台、構建智能運維平台和智能視頻監控,以及數據中心建設。這其中既有華為引領行業的最新解決方案展示,也有智慧城軌的相關應用體驗。此外,基於城軌雲平台,華為展示了視頻監控智能分析和城軌大數據的智能業務應用,真正實現智慧城軌建設的端到端服務。
據華為企業雲通信產品部部長彭曉東介紹,華為在業界首先提出監控雲系統的概念。希望CCTV系統上城軌雲,所有的硬體資源可以統一控制、集中維護,也可以實現分散式雲化,真正做到單一協同,幫助城軌運營提升效率。華為希望通過先進的ICT技術和城軌雲+軟體智能攝像機為城軌運營做出貢獻。
數字化轉型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合作夥伴、解決方案提供商共同參與。在城軌信息化領域,華為堅持長期的投入和不斷積累,在LTE承載CBTC系統,華為參與了包括成都、重慶、上海、杭州、鄭州等多個城市的承載建設;在CCTV 系統,華為參與了包括深圳、昆明、長沙、合肥、西安等多條線路的建設;在通信系統,華為的增強型傳輸方案已經規模用於上海、深圳、長沙等多個城市。此外,華為的IT、數通、安全產品,也在北京、廈門、長沙等地落地,成為行業的領導品牌。
華為希望攜手各個夥伴推動端、管、雲、平台協同的智慧城軌發展,發揮自身技術優勢,整合全球資源,共同推動軌道交通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TAG: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