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派建築——晉商文化、大院文化與窯洞
腰纏萬貫的商人們,
返回了家鄉故里,
花重金大興土木,
修建宅地光宗耀祖。
斗拱飛檐,彩飾金裝,
磚瓦磨合,精工細做。
這些建築見證了,
晉商 500年興衰史。
今天我們來了解
晉商文化與晉派建築。
晉商文化
山西省簡稱「晉」,歷史上山西晉中人(平遙、祁縣、太谷)曾以善於經商著稱於世。晉商與徽商曾在中國金融經濟史上不分仲伯,都共同佔據過「海內最富」的顯赫地位。
晉中人經商,起源於宋,盛於清末民初。晉中人以經商為榮,甚至有些秀才也棄筆從商。他們完善了商業經營管理,使商貿活動更加繁榮,一度成為風氣。極盛時期,晉中各縣及各鎮店鋪林立,行業齊全,不分晝夜,晉中字型大小遍布全國各地。
但是投資最多、規模最大、對國計民生最有影響的商業,當屬票號。清朝嘉慶、道光年間的票號在我國金融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國銀行的前身。
它首先由平遙、祁縣、太谷一代的商人創辦和經營,當時票號的範圍曾擴大到莫斯科、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晉商,所蘊含的文化與精神是一筆無與倫比的財富。
晉派建築
晉派只是一個泛稱,不僅指山西一帶,還包括陝西、甘肅、寧夏及青海部分地區。在這些地區中以山西的建築風格最為成熟,故統稱為晉派建築。
在山西,元明清時期的民居現存尚有近1300處,這幾處晉商宅院可說是將民居建築文化發揮到極致,體現了山西民居、甚至北方民居的菁華,同時,它也是晉商500年興衰史的見證,大院里一磚一瓦、每個細節局部都有晉商文化交織其中。
「大院文化」
喬家大院--民俗博物館
提到晉派建築,自然會想到喬家大院,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和《喬家大院》的拍攝地就在此。
喬家大院位於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是清代著名的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第,被譽之為「北方民居建築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如今喬家大院已成為「祁縣民俗博物館」。
整個宅院呈「囍」字型,不僅富有整體美,而且在局部建築上又各具特色,是北方民居建築的典範。喬家大院聞名於世,不僅在於它的建築群宏偉壯觀,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磚一瓦、一木一石上都體現出精湛的建築技藝。大院內磚雕、木刻、彩繪到處可見,題材廣泛,寓意吉祥。
王家大院--「三晉第一宅」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是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築群。它被人們稱譽為「天上取樣人間造,雕藝精湛世上絕」。
清華大學教授王魯湘先生曾讚歎「王是一個姓,姓是半個國;家是一個院,院是半座城」,可見王氏家族之鼎盛。如果有人提到民間的故宮,或山西的紫禁城,其實指的就是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在元、明、清三個朝代,共修建有五巷六堡五祠堂和一條商業街,總面積25萬平方米。目前開放的恆貞堡、視履堡分別建於清乾隆、嘉慶年間,共45000平方米,有院落123座,房屋1118間。
李家大院--善字當頭
李家大院位於山西省萬榮縣閻景村,是晉南富商李子用的私人宅院。它創建於清道光年間,與喬家大院、王家大院並稱為「晉商三蒂蓮」,素有「喬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說。
因李子用曾留學英國,整個建築為豎井式聚財型四合院,同時又吸納了徽式建築風格和歐洲「哥特式」建築風格,是南北融匯、中西合璧、三晉無匹的晉商大院。
李家的善文化,可謂是民間少有的。李氏家族,行善天下,普善蒼生。李家大院傳載著李家一段凝重的浪漫的經商史話,一朵中西合璧的建築奇葩,一個信義兼濟的慈善世家,承載者善文化的精神寶藏。
渠家大院--「晉商文化博物館」
渠家從渠氏第十七代源字輩進入鼎盛,渠家十七世有著名的三大財主:田喜財主、旺財主、金財主。他們在祁縣古城東半城建有十幾個大院,千餘間房屋,佔地三萬多平方米,人稱「渠半城」。
渠家大院為全國罕見的五進式穿堂院,內分8個大院、19個小院、240間房屋,大院內建有山西民宅中最大的戲台與戲園。渠家大院目前被開闢為晉商文化博物館,以七大系列28個展室向遊客系統全面的介紹了晉商的發展與衰落歷史。
申家大院--「長治顯赫家族」
作為晉商的先驅之一,「潞澤豪商甲天下,非數十萬不稱富」的潞商曾在歷史上留下威名,又默默消隱於歷史,一度成為史學家研究晉商的盲區而差點被忽略和遺忘。潞商申家大院已成為國家確定的『萬里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申遺點之一。
申家大院是明代風格的傳統民居建築,又稱「申家棋盤二十四院珍珠倒捲簾」,佔地約3萬平方米。申家大院則具有田園式風格,院院相通。申家大院現有六座保存較為完整的院落,宏偉的建築、精美的雕刻和獨具匠心的布局展現了其昔日的輝煌。
中村村民家中保存有大量明清時期的傢具、車具、農具、日用器皿、家譜及豐富的傳說故事。申家大院是目前所知潞商宅院的罕見實物。
常家莊園--中國第一儒商舊居
常氏家族這個家族堅持了以儒鑄魂,以商興業,儒商融匯,商儒互援,道德與經濟合一的良性發展道路。
在常家200餘年經商、興學交融史中,僅取得秀才、舉人、進士等學位的就有170餘人,他們基本都放棄了仕途而投身商界,集合為晉商家族中最為出類拔萃的精英集團。
從清代康熙年間開始,常家投入巨資營建宅院。經過二百餘年的修築,常家建有宅院80多座,樓房50餘幢,房屋3500餘間,佔地面積300餘畝,規模之龐大,世所罕見。常家大院與其說是一所民宅,倒不如說是一座城市。常氏宅院的建設規模可謂三晉民居建築之首。
窯 洞
晉派建築還包括,陝北及周邊地區的窯洞建築。窯洞是是中國北方黃土高原上特有的中國民居形式,「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在中國陝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里,勞動人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
黃土高原的祖先們就是在窯洞中生存、繁衍和壯大起來的。千百年來,無論社會怎麼變革,都未能撼動窯洞在陝北的主導地位。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陝北地方勞動人民的象徵,具有十分濃厚的中國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
窯洞冬暖夏涼,天空瓦藍透亮,空氣神清氣爽。這片古老而神奇、深沉而雄健的黃土地,窯洞用她那寬廣的胸懷、真摯的情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陝北人。
窯洞選擇了黃土高原,黃土高原選擇了人,人也選擇了窯洞,這種「天人合一」的自然辯證法則,隱藏著不可言破的玄機。
40多年前,建築大師梁思成先生在山西考察古建築時,深邃富麗的晉商住宅院落也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在當時的記錄中寫道:「這種房子在一個庄中可有兩三家,遙遙相對,仍可以想像到當日的氣焰,其所佔地面之大,外牆之高,磚石木料上之工藝,樓閣別院之複雜,均出於我們意料之外許多」,「由庄外遙望,十數里外猶見,百尺矗立,崔嵬奇偉,足鎮山河,為建築上之榮耀。」
晉派建築有著獨特的古樸風格,建築雄偉,精雕細刻,匠心獨具,兼具南北建築文化。它們風華絕代,底蘊深厚,變化無窮,給人一種寧靜平穩又生動傳神的感受,向世人述說著一個個美麗的故事。
互動話題
#山西大院你最喜歡哪一個#
※這個神秘組織,默默守護中國古建築!
※青蓮寺,成為了梁思成人生中的一大憾事?
TAG:建築會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