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不刺激,追求高刺激會毀了你
很多人說,抖音有毒,連續刷幾個小時都停不下來。這種刻意製造的新奇,用緊湊的15秒情節編排,劇情往往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碰到不喜歡的,手指輕輕一划跳過,再進入無盡的獵奇之旅,刺激身體分泌多巴胺,滿足大眾碎片化的娛樂需求,它就是一個時間黑洞。這種即時滿足感,當下很刺激,但過後心裡總覺得空落落的,很多人都懊悔,幾個小時過去了,除了哈哈一樂,實際也沒什麼收穫。抖音讓人慾罷不能的本質就如同《深度工作》中總結的:
使用精心雕琢的標題和容易理解的內容,輔以數學演算法的打磨,最大限度吸引眼球。要說吸引眼球,視頻動畫比文字更有優勢。不僅是抖音,頭條系的所有產品都是這一套底層邏輯。有財經記者曾採訪今日頭條張一鳴,問他價值觀,張說頭條不是媒體,是企業,媒體要有價值觀,企業只要商業利益,我們也不能憑主觀判斷這個東西是高雅還是庸俗,大部分人需要圍著一個東西轉,用戶需要一些沉迷。用戶是需要一些沉迷,需要上癮,縱觀整個商業史,大半都是圍繞高刺激的「低俗」而展開的。自智能手機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後,商業產品讓人上癮越來越容易實現。有了手機後,我們拋棄了撲克牌,遠離了麻將,捧著手機就能樂呵一整天。「低俗經濟」的商業利益與個人追求的長期價值通常是矛盾的,商業公司希望用戶越來越多地將時間花費到他們的產品上,這樣就能賣出更多的廣告,而個人進步則需要將時間和注意力用在有產出的工作中。蘋果和谷歌前段時間公布了一個計劃,說要採取一系列措施讓人們減少手機使用時間以及對其產品的依賴。蘋果和谷歌這是發了善心嗎,怎麼做起違背自身商業利益的事情來。蘋果谷歌不是發了善心,只是他們看的更長遠一些,不想再做殺雞取卵的事,為了他們利益的最大化,他們希望用戶養成好的使用習慣,而不是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幫助人們少用手機,對他們的生意反而有好處。谷歌們明白,衡量產品長期價值的標準是看:用戶會不會後悔。如果用戶產生了懊悔情緒,終有一天,他們會徹底棄你而去。個人進步是與成癮性對抗的,對個人來說,越刺激,價值越低,讓我們進步的活動大部分都是枯燥乏味的,依據刺激和進步程度,我將日常行為分為四種:
第①象限:高刺激,大進步這是我們的美好願望,我們既想要大進步,又想要獲得高刺激的體驗。工作學習中的心流符合一這點,但大部人都是從第②象限娛樂或遊戲中獲得的心流體驗的興奮感,而工作和學習中的心流較難體驗到。第②象限:高刺激,小進步人都是有享樂偏好的,正如張一鳴所言,大部分人都是沉迷在這個象限而不能自拔,當下享樂最重要,要什麼進步,老子要的是現在爽。第③象限:低刺激,小進步不想做,沒什麼意義,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第④象限:低刺激,大進步大部分有效的學習,有產出的工作,都處於這個象限。很不刺激,但有收穫。但如不注意就會滑向第②象限,我們的大腦追求新奇,當稍感無聊或遇到認知上的一些挑戰後,就從低刺激大進步的行為轉向高刺激小進步的行為。繼續延伸一下:
業餘刺激,專業不刺激;
消費刺激,生產不刺激;
對抗刺激,訓練不刺激。
而社會環境好像並不願意幫助我們進步,在快速製造著越來越刺激的東西,比如隨時可接觸的遊戲,視覺化的信息。以前打麻將,還得湊夠四人,三缺一就不行。現在容易很多,成本也更小,只要你願意,任何時間都不會出現三缺一的局面,哪怕是在深夜,你都能在手機麻將中找到玩伴。這讓我想起了「奶頭樂理論」:因為社會動蕩的主要因素是階層之間利益的衝突,怎樣才能避免少數既得利益者與大多數底層人民之間衝突呢?有一個方法就是給他們一個「奶頭」,這個奶頭是大量的娛樂活動,比如網路,遊戲和電視,用這些高刺激能及時反饋的東西安慰大眾,轉移其注意力和不滿情緒,讓他們沉迷於當前享樂,接受自己的境遇,不再有什麼非分之想。目前來看這個做法已初具成效,既得利益階層也默許甚至鼓勵這個做法,前提是不要傷害其核心利益。我也想明白了學校為什麼不教邏輯的緣故,因為當大眾懂得邏輯後,有了獨立思考和推理能力後,就不好控制了。個人如想獲得獨立的思想,有更大的進步,就不應再被眼前的奶頭所迷惑,而要對抗這種刺激,就要採取奇怪的節制,比如:1)規定聯網時間2)工作學習時,將手機放的遠一點3)靜音,關閉 app 的通知4)回歸傳統,多用紙筆大道理人人都懂,小情緒難以自控。指望靠自我意志力來戰勝誘惑是幼稚的想法,成熟的決策者要充分設計環境,藉助外力,幫助調控和促進成長。
有了進步的目標,還要給自己規劃一個路線圖。這是一項艱苦的旅程,正如 Paul Graham 所說,就如同在荒無人煙的土地上規劃自己的行程,只有少數人會自己動手,其他人會預定一個旅行團,跟著大家的步伐行進,更遭的是,政府已經給你預定了一張這樣的旅遊團票。
但有些鳥兒始終是不合群的,他們寧願苦一點,也要更多的自由,將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而不受他人擺弄。你選擇成為什麼樣的鳥兒呢?祝進步!
知識星球上周開始分享行為設計策略知識了,大家說很有幫助,歡迎試用,支持不滿意退款。
TAG:行為設計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