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胡無百年運」,而滿清卻何以存續三百年?

「胡無百年運」,而滿清卻何以存續三百年?

自古「胡人無百年之運」(主要指北方游牧民族),這並不是迷信的說法,更不是漢人對北方游牧民族的詛咒。而是有其道理的存在,是對我國歷史上許多強盛的北方游牧民族的興衰而總結出的規律。最早說出這句話的,也不是漢人,而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位胡人。

北方游牧民族,其人口不足,在各方面的文明、管理、技術上又極為落後,所以其抵制風險的力量就很薄弱。其部落就很容易分裂消亡,歷史上好多強盛的游牧民族都是這樣,風一般地來,卻又迷一般地消失。後金在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多爾袞與豪格爭立時就差點分裂。後金在對自己的未來也很不自信,在其入關後也是如此,將東北列為禁地,萬一自己在中原待不住還可以像當年蒙古一樣退回到東北。事實上,若不是闖、獻攪局,大明再能支撐二三十年,後金也將隨著其軍隊戰鬥力的迅速下降而將不足為患。

一個王朝的太祖太宗時期往往就是其軍隊戰鬥力最強的時候,終後金的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三十餘年也沒有能完全佔領遼東,按這個蠶食速度,即便其戰鬥力能夠一直保持,但要侵佔整個大明起碼也需要三百年時間,更何況滿清還不善攻城,更不會水戰。而許多影視作品,為了彰顯出努爾哈赤、皇太極的所謂「雄才大略」,卻枉顧歷史,硬說努爾哈赤、皇太極就有「取大明而代之」的宏略。其實,這種想法即便有,在其自己看來也不過意淫耳,並不現實。所以,皇太極在其佔有戰爭主動權的時候,還急不可耐地想找大明議和。

事實上八旗的戰鬥力也就在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這兩代有戰鬥力,在滿清入關後,多爾袞、多鐸死後,八旗戰鬥力就嚴重下降了,所以跟滿清打了大半生交道的吳三桂才敢在晚年公然反清。平定三藩就主要靠綠營軍了,若不是這幫綠營漢軍,滿清也逃不過「百年之運」。

而滿清之所以能打破「百年之運」,就在於其拉攏一部分的漢人,以漢人來制漢人。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滿清採取了「溫水煮」的方式。雖說,前期採取了一系列的血腥殘暴的手段,「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留頭不留髮」、「投充圈地」。但是,其沒有觸及到漢人的根基,滿人只駐紮在一些大中城市,並且滿漢分離。

廣大的農村地區卻並無滿人。這點就不像過去民間傳說的蒙元時期那樣,十戶漢人而養一位蒙古保長(據某些民間傳說,蒙古保長還享有初夜權)。眾多的漢人雖對滿清的統治,心有不滿,但卻無最直接的利益衝突,漢人百姓跟滿人之間還隔著一層替滿人辦事的漢人官僚。所以,有時滿人倒落得手上乾淨,而使得漢人百姓對滿人的部分怨恨與不滿轉移到了漢人官僚上。而使得清初時期,在許多地區,漢人對抗清的熱衷程度還趕不上宗族間對土地的爭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梁山108將,李姓占其七,一人禽獸不如,一人海外稱王
韓信與秦始皇在發跡之後,對待昔日仇人的不同方式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