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點球獲勝並未掩蓋這是一場「英格蘭」的比賽

點球獲勝並未掩蓋這是一場「英格蘭」的比賽

體壇+記者畢陌發自莫斯科斯巴達克球場

主裁美國人蓋格爾吹響了120分鐘的終場哨:點球大戰! 觀眾席最前排的哈梅斯從座位上一躍而起,疾步跑下了看台,向走下場地的隊友奔去。

哥倫比亞的點球記錄不好不壞: 2015, 2016兩屆美洲杯,哥倫比亞在前一屆里點球大戰被阿根廷淘汰,後一屆點球大戰擊敗了秘魯進入四強。

看台上的黃杉觀眾面色輕快地歡呼,哥倫比亞的支持者有理由大笑三聲: 足球運動的常識包括: 比賽時間90分鐘,一支球隊首發派上11人,進球多的一方取得勝利,英格蘭隊點球大戰很差。

有英格蘭隊參加的點球大戰,鑒於其糟糕的點球大戰歷史,很難將其視為55開的競賽。5分鐘的時間過去,雙方商議點球人選順序,裁判選邊,隊長擲硬幣,一切程序走完後,哥倫比亞隊長法爾考第一個抱著皮球走向點球點。

這是第一個英格蘭隊再次輸掉點球大戰的徵兆: 儘管這屆世界盃已有的兩次點球大戰都是先罰者勝,但是根據《足球經濟學》等對於點球的科學研究,點球大戰先一方有60%的勝率。

索斯蓋特站在場邊,面色凝重——英格蘭主教練是英格蘭糟糕點球史上最大的倒霉蛋之一: 1996年歐洲杯,溫布利主場數萬球迷的注視,30年後再次本土奪標的期望——雙方12位罰球者只有索斯蓋特罰丟,直接導致英格蘭隊在家門口被德國人淘汰。

索斯蓋特在想什麼?本來可以穩贏的比賽搞成這樣? 比賽大多數時間英格蘭都佔據了優勢,1:0的領先優勢看不到有動搖的跡象,比賽最後一分鐘之前,英格蘭的大門都沒有受到過實質性威脅。

米納補時最後一分鐘的頭槌越過了門柱旁的特里皮爾扳平比分,看台第一排的哥倫比亞團隊——以J羅為首,幾乎同時從座位上彈起,然後緊緊擁抱在一起歡呼。

第二個英格蘭再次輸掉點球大戰的徵兆: 往往在比賽最後時刻丟球被扳平(克羅埃西亞2008), 佔據大比分領先優勢被扳平(AC米蘭 ^_^), 或者加時賽最後浪費絕佳機會(迦納,2010),出現這類情況的球隊都會帶著巨大的心理波動進入點球大戰,繼而輸掉比賽。

法爾考先罰,騙過皮克福德,命中,第二罰的誇德拉多完美地將球抽入死角,1.85米的皮克福德對哥倫比亞的點球看起來毫無辦法——1998年的希曼以後,包括2004年的詹姆斯,2006年的羅賓遜,2012年的喬·哈特,3個門將加起來15次左右撲救沒有一個成功。而奧斯皮納兩次撲救都猜對球路,只是凱恩和拉什福德射得太好——不過英格蘭隊5個點球全部高質量,好像不太可能?

這是第三個英格蘭輸掉點球大戰的徵兆: 點球前兩輪,哥倫比亞是佔上風的,雙方門將的撲救水平似乎有差距——這點在第三輪得到了進一步驗證: 穆里爾的點球騙過了皮克福德,奧斯皮納則連續第三次猜對點球球路——這次亨德森的點球質量不如前兩個,被撲出。

剎時,斯巴達克球場響起了鋪天蓋地的歡呼,J羅和身邊的哥倫比亞工作人員放聲嘶吼,然後緊緊相擁擁,看台各個角落都能聽到西班牙語的尖叫聲,環顧四望,所見之處一團一團雀躍的黃杉人群。

原本以為淘汰賽到了莫斯科,前來觀戰的英格蘭球迷會變多。賽前,英媒估計能至少有7000名英格蘭球迷出現在斯巴達克球場。然而賽前一小時在球場周圍閑逛,前後左右都是身穿黃色的哥倫比亞球迷,目之所及看到的都是揮舞的黃藍紅三色旗幟,耳邊聽到的都是西班牙語。

這一天對英格蘭隊有利的只有天氣——前幾天還稍有些夏意的莫斯科突然轉冷,從早上開始,天空就陰沉沉地不見陽光,偶爾還會吹起幾道涼風,比賽時的氣溫是16度: 陰翳,涼夏,典型英國式氣候。

然而走入斯巴達克球場,球迷所營造的氛圍彷彿就是萬里之外的拉美世界: 根本沒有所謂的哥倫比亞球迷看台——除了右側球門背後一隅的英格蘭球迷,能容納45000人觀眾的球場各處都被哥倫比亞的黃杉球迷佔領。每當英格蘭隊在後場一拿球,場內就響起一片整齊劃一的巨大噓聲,西班牙語的口號與呼喝漫布全場, 一點點吞噬隨著比賽進行愈加被動的英格蘭球員。根據英格蘭球迷自己估算,哥倫比亞球迷至少來了1.5萬人,佔了總觀眾的1/3,英格蘭球迷則不過3千——問了幾個英格蘭球迷,答案基本一致:不少英格蘭球迷因為兩年前馬賽的英俄球迷衝突而不願來俄羅斯。

英格蘭球迷淪為哥倫比亞球迷俘虜,被剝衣示眾(joke)

阿根廷小姐姐可能會幫英國人么^_^

比賽前,問過一些英國人對於這屆世界盃前景的看法——畢竟下半區的最強球隊西班牙已經出局。

答案基本相似: 是很有希望,但是——要知道,這是英格蘭隊么…….。

什麼是英格蘭隊?英格蘭隊是具有獨特的敘事語境(narrative)。一個容易的分組,一場可以穩穩拿下的較量,一屆天時地利,希望滿滿的大賽,都會被英格蘭隊以戲劇性的,令人哭笑不得的方式搞砸。

J羅缺陣,對方防守隊員大動作送點,裁判判罰也給面子——種種有利的條件下: 英格蘭離勝利只差30秒的情況下搞砸了優勢。進入加時賽,心態失衡的球員逐漸落入下風。進入點球大戰,門將無能撲不到球,球員緊張罰丟點球 。這樣的敘事太英格蘭了。

這屆大賽,儘管國內網民新構建了個「快樂足球」標籤,英國媒體隨著西班牙出局開始計算進決賽的概率,這支英格蘭的表現在相當多的時候還是遵循了傳統——小組賽第一輪對突尼西亞: 面對應該穩穩吃下的對手,英格蘭輕易葬送了領先優勢,陣地戰又無從下口,預計囊中之物的3分面臨打折成1分。

凱恩補時的進球把故事的結局變得不英格蘭,徹底改變了傳統英格蘭隊的敘事語境——至少局限於那場比賽。

凱恩慶祝對突尼西亞進球

亨德森罰丟了點球,垂頭喪氣往回走,三輪下來哥倫比亞3:2領先,剩下兩個點球,哥倫比亞全部罰中就可以獲勝。

緊接著,烏里韋出場,這位替補出場的中場想要踢右上死角——不過用力稍稍過大,球先是砸在橫樑下沿,又砸地上向外彈出。場上上萬哥倫比亞球迷一聲惋惜的驚嘆。

英格蘭很快就有扳平的機會,特里皮爾頂住壓力,把雙方重新帶回同一起跑線。

從第5輪起,就進入了實質的突然死亡,哪方踢丟就幾乎宣告著比賽結束。

英格蘭上場的是替補上場的前鋒巴卡,無論是在塞維利亞還是在AC米蘭,巴卡都是主要的點球手。

巴卡選擇了一個踢左邊的高球,皮克福德這次不僅提前移動,還判斷正確,用左手將這個缺乏角度的球擊出——從罰丟點球瀕臨失利,到手握賽點,中間僅隔兩分鐘。

最後一罰,戴爾將球送入死角——儘管奧斯皮納已經觸到球。看台上的哥倫比亞球迷,第一排的J羅,此時都發不出什麼聲響了。

亨德森罰丟點球後,短短兩分鐘的戲劇化逆轉,如同小組賽第一場凱恩最後一分鐘的得分,再一次顛覆了我們所認識的傳統英格蘭足球式敘事。在經歷了大賽連續5次點球失利後,英格蘭隊終於成為了點球大戰的贏家——還是以如此戲劇性的逆轉方式而達成。

哥倫比亞輸得可惜: 沒有J羅的球隊仍然把英格蘭隊逼到了淘汰邊緣。缺少J羅,進攻中缺乏了一個頂級的拿球輸送點,點球大戰也少了個可靠的主罰者。

這場比賽的戲劇敘事太不英格蘭了——但是除去點球大戰,球隊的表現完全符合傳統的英格蘭印象: 運動戰進攻缺乏手段(除了點球以外沒有明確的機會),前場缺乏組織者(凱恩踢得像個10號),心理不穩(加時賽被哥倫比亞壓著踢)。

西班牙隊出局後,英格蘭隊像是下半區的種子球隊。然而,點球大戰的好運通常是個一次性產品,起效一次後馬上過期。想要像高盛預測,或者英國國內期望般打入決賽,英格蘭還需要贏下瑞典,俄羅斯,克羅埃西亞當中的兩支,這一次靠運氣,下一輪想贏必須靠實力 了—— 傳統英格蘭式的比賽敘事,還遠不足以讓英格蘭不靠運氣地贏下這三支歐洲二流強隊中的兩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壇加 的精彩文章:

探營英格蘭:主帥密林脫臼?球員記者戰飛鏢
凱西:活塞不是一支潛力球隊 我們現在就能贏球

TAG:體壇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