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閱讀《詩經》,學做人的規矩

閱讀《詩經》,學做人的規矩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俗話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這句出自《孟子·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意思是即使有離婁那樣明敏的視力,有公輸般那樣精巧的手藝,如果不使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準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同樣,作為人,特別是普通人,更需要做人的「規」和「矩」。《詩經》無疑為我們展示了做人的「規」和「矩」。

孔子可為證。他讓他的兒子伯魚學詩。他告訴伯魚:「不學詩,無以言。」過了一段時間,他又問:「你讀過《周南》《召南》嗎?」如果不讀,那就好像正對著牆壁站立,不能再向前行走了。不學詩,不會說話;不學詩,不能行走。而他讓弟子們學《詩》的解釋則更為詳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孔子所說絕非虛談,他積極推行詩教,源於他對《詩經》的整理,源於他對《詩經》的感悟。

但,詩經不是好讀的。一是生僻字較多,二是義項較為複雜,這就為理解《詩經》帶來了困難,難免讀著讀著就放棄。有的即使讀過,也是一帶而過,並沒有發現句子有什麼特別的深意。等發現別人在引用《詩經》里的句子,並解釋得津津有味時,不免又對《詩經》充滿嚮往。「詩無達詁」,有的詩意不顯露,需要從幽隱中加以探索。這沒有一點閱歷和功力是很難做到的。正應了這句話:經典很難讀,一旦讀懂了,卻很難忘。「詩旨之部,從《左傳》所記當時士大夫之『賦詩斷章』起,次《論語》《孟子》《禮記》及周秦諸子引《詩》所取義,下至《韓詩外傳》《新序》《說苑》及《兩漢書》各傳中之引《詩》語止,博採其說分系本詩之下,以考見古人『以意逆志』、『告往知來』之法,俾詩學可以適用於人生。」(梁啟超《讀〈詩〉法》)《詩經》在「適用人生」之修身、齊家等方面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謹言慎行,辨識真偽

人總要說話,總要聽人說話。「人之為言,苟亦無信。」(《采苓》)「盜言孔甘,亂是用餤」「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巧言》)。不管說者是信口開河還是別有用心,都要用自己的頭腦思考辨別,「往來行言,心焉數之」(《巧言》),謠言止於智者,「豈弟君子,無信讒言」(《青蠅》)。而《賓之初筵》描寫的是酒席宴前人們「溫溫其恭」,還未喝醉時態度慎重又恭謙。一旦喝醉,就一反常態,亂我籩豆、大呼小叫、手舞足蹈、行為不檢。揭示的是「不醉反恥」的心態,提出「飲酒孔嘉,維其令儀」。另外還特別提醒不要做勸酒者,醉酒者之所以醉,勸酒者難逃其責。因勸酒致使醉酒者出現事故,勸酒者要承擔民事責任。這樣的案例時有耳聞。想想《詩經》時代酒席宴上的規矩,就是在今天依然有其現實意義。

「人之齊聖,飲酒溫克」(《小宛》),「匪言勿言,匪由勿語」(《巧言》),很接地氣。「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可玷,不可為也。」(《抑》)意思是白玉上的污點還可以把它磨掉,但說話不謹慎而出錯,卻無可挽回。《論語》記載,孔子的弟子南容多次朗誦此句以告誡自己要謹言慎行,孔子就把侄女嫁給他做妻子。起碼,在孔子看來,一個謹言慎行的人是個可以託付的人,值得終身依靠。

二、友愛兄弟,宜爾室家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猶矣。」(《斯干》)家中兄弟,要相愛相親,不要虛情假意。「此令兄弟,綽綽有裕。不令兄弟,交相為癒。」(《角弓》)好兄弟即使有摩擦糾紛也不要相互怨恨,而應相互寬容多多包涵。「兄弟鬩於牆,外御其務。」(《常棣》)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常棣》)夫妻父子各相親就像琴瑟相協調。當然,最重要的不要忘了感恩。「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凱風》)父母「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蓼莪》),恩德無極。懂得感恩、孝敬父母、學會包容是家庭和睦的不二法門。「宜爾室家,樂爾妻孥」(《常棣》)也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家庭夢想。

《孔融讓梨》,郭慕熙繪

三、職思其居,求福不回

《唐風·蟋蟀》描寫了時光飛逝但又提醒人們:要「職思其居」、「職思其外」、「職思其憂」。行樂不能放縱,要像「良士」那樣,時刻記著自己的職責,干好本職工作,同時也不能忘記自己的其他責任。要居安思危,時刻保持清醒,警惕安樂思想的侵蝕;要勤奮敏捷,積極進取。在人生追求的道路上,要分清追求的目標,什麼是該追求的,什麼是不值得追求的。「不忮不求,何用不藏」(《雄雉》),不嫉妒,不貪求。孔子當年曾用這兩句讚揚子路,說穿著破舊的棉袍與穿著狐裘皮袍的人站在一起,卻不感到羞恥的,大概只有子路。子路聽了,很高興,就終身誦之。「豈弟君子,求福不回。」(《旱麓》)君子求福,不違正道,該止則止。「綿蠻黃鳥,止於丘隅」(《綿蠻》),孔子讀之則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就是該止不止的註腳。

四、有物有則,不失其馳

「天生烝民,有物有則。」(《烝民》)萬事萬物,一定有它的法則。《烝民》這首詩就描寫了仲山甫明理識體、遵守法則、深得民心的輔佐者的典範。他儀錶端莊,溫和善良;他日夜辛勞,從不懈怠;他不侮矜寡,不畏強暴;他修身其德,德高望重。結果一呼百應,「征夫捷捷,每懷靡及」「及甫作誦,穆如清風」。孔子說:「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孟子·告子上》)在那個時代,即使駕車,也有其規則:「不失其馳,舍矢如破」(《車攻》)。《孟子·滕文公下》記載,從前趙簡子派王良為他寵幸的小臣奚駕車,一整天捕不到一隻鳥。奚就跟趙簡子彙報說:「王良是天下最拙劣的車手。」王良知道後,說:「請讓我們再去一次。」經過強求之後才獲准予,結果一個早上就捕到了十隻。奚很高興,就跟趙簡子彙報說:「王良是天下最優秀的車手。」趙簡子準備讓王良專門給奚駕車。王良不同意,說:「我替他按規範駕車,一整天捕不到一隻;不按照規範駕車,一個早上就捕到了十隻。《詩經》里說『不失其馳,舍矢如破』,我不習慣替小人駕車,請不要任命。」車手尚且懂得規範,羞於與不懂規則、破壞規則的人合作,即使合作得到的鳥獸多得像山丘一樣,「如枉道而從彼,何也?」(《孟子·滕文公下》)

「敬慎威儀」是規則,「彼交匪敖」是規則;「終溫且惠,淑慎其身」是規則,「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是規則;「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也是規則。知難行亦難。只要有「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執著和堅守,只要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耐心和精進,定能展示人格的魅力、人性的光輝。

近讀樂黛雲先生的文章《我的公公湯用彤》,湯老先生寬容溫厚學貫中西,對兒媳關懷備至。當他得知,兒媳上大學時連《詩經》也沒讀過一遍時,表現出少有的驚訝,連說:「你,《詩經》都沒讀過一遍嗎?連《詩經》中常被引用的話都不知道,還算是中文系畢業生嗎?」這讓樂先生慚愧萬分,從此開始發奮背誦《詩經》。多年後,樂先生認識到:「作為一個中國學者,做什麼學問都要有中國文化的根基就是從湯老的教訓開始的。」湯老的良苦用心可見一斑。其實,做人也是如此。

(本文為第三屆伯鴻書香獎·閱讀獎獲獎作品)

本文轉載自「中華書局1912」(作者李永),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文賞析 的精彩文章:

閱讀與欣賞 介紹辛棄疾詞《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唐詩鑒賞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閣詩》鑒賞

TAG:古詩文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