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把手教你做營養美味的紅棗發糕,無糖也香甜,大人孩子都愛吃!

手把手教你做營養美味的紅棗發糕,無糖也香甜,大人孩子都愛吃!

最近朋友圈流行一句話,叫做:給你講個恐怖故事,你家娃放暑假了!好吧,我家也要開始這個恐怖故事了,雖然還沒有正式放假,但昨天考完了試,今天已經不用去學校了,等著下周返校就正式放假了。我們的暑假生活就這樣開始了。我覺得只有一個娃的暑假還不算可怕,還可以帶著娃旅個游散個心,可怕的是兩個娃,大娃放暑假了,小娃的日常作息就該紊亂了,而我家就是這種狀態,老大不睡覺,老二也不睡覺,老二要睡覺的時候,還有可能會被老大弄醒。而老大放假了,這一天三頓飯得在家吃了,給娃做飯也不是個好差事,當媽的都懂的。

但是不管怎麼吐槽,娃是自己生的,放不放暑假也都得養著,還得給吃好喝好照顧好,就當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吧,帶著兩個娃過暑假也能過的美滋滋的。一日三餐咱可以變著花樣的做,總能有娃愛吃的。今天就來分享一款好吃又營養的發糕給大家,小朋友們大多都會比較愛吃發糕,柔軟香甜,製作上又簡單,不過這次我做的發糕可不是用簡單的清水揉面,食材可是很豐富的哦。發糕想要變化多樣,其實也是有很多種方法的,詳情請往下看吧!

【原料】:紅棗7顆、核桃5顆、牛奶1袋、燕麥米、小米、清水、耐高糖酵母粉5g、麵粉400g、裝飾紅棗適量;

【製作過程】:

1、準備食材,這裡有紅棗、核桃、牛奶;

2、需要把核桃仁取出來,紅棗去掉核;

3、再準備一些燕麥米,我因為把燕麥米和小米混合在一起了,所以只能一起放了,這裡總重量約50g;

4、把紅棗、核桃、燕麥米和小米洗乾淨後放在破壁料理機的杯子里;

5、再倒進一袋牛奶和一小杯涼白開水;

6、料理機通電,果汁程序,打成稀糊狀;

7、打好的稀糊,很細膩,如果沒有破壁料理機,用普通的料理機或者豆漿機也可以打成稀糊,只不過細膩程度沒有破壁料理機好,但也是可以用的;

8、把糊糊倒進小盆里,再放進耐高糖酵母粉,因為我家只有做麵包的耐高糖酵母粉,而發糕里含紅棗較多,也比較甜,所以我都習慣用耐高糖酵母粉來製作發糕;

9、再倒進麵粉,這裡我稱了一下,糊糊的總重量是500g左右,麵粉我用了400g左右,中式麵食對份量要求沒那麼精確,可以看狀態適當調整用量,所以沒有廚房稱也不用糾結;

10、用筷子把麵粉和液體攪拌均勻,形成一個比較柔軟的但不會流動的麵糰,請仔細看圖中的狀態,粘手,能成形,不會流動哦;

11、取兩個6寸蛋糕模具,底部鋪一張烘焙油紙,如果不想鋪油紙可以抹一層油防粘,把發糕麵糰取出一半放在模具里,手上蘸點清水再去按壓麵糰,這樣可以不粘手,把麵糰按壓平整,我一共做了兩個六寸的發糕,放在兩個六寸的模具里的,然後包上保鮮膜靜置發酵至兩倍大,目前的溫度,室溫不到一個小時就能發酵好了。如果是晚上做想第二天早上蒸,就放在冰箱冷藏室內,冷藏發酵約6個小時左右可以發酵完成;

12、這個是冷藏發酵6個小時後的樣子,冷藏發酵會沒有室溫發酵那麼高,但能夠明顯看到長高了很多,用手碰觸表面還能感覺到麵糰有一定的彈性;

13、再切一些紅棗碎,擺在表面進行裝飾;

14、放進蒸汽烤箱內蒸熟,用100度蒸汽蒸40分鐘;因為發糕比較大,多蒸一會兒確保內部成熟;

15、40分鐘後,先別著急取出,燜兩分鐘後再打開取出發糕;

16、兩個營養又美味的紅棗核桃發糕就製作完成了,是不是很誘人呢?

因為底部鋪有烘焙油紙,很輕鬆就可以取出發糕,擺在盤上就可以上桌開吃了。這款發糕沒有單獨放糖,因為放了大量的紅棗,味道香甜,棗香濃郁,跟外面賣的棗糕可以相比了。另外我把孩子不愛吃但卻很有營養的核桃仁放了進去,和紅棗、牛奶、燕麥米一起打成了糊糊,孩子們看不到核桃,在不知不覺中就把核桃吃下去了。而燕麥米也是一種健康食品,低糖、高營養、高能量,平時我都用它蒸米飯或煮粥,其實打成糊糊做發糕也是很不錯的食用方式。

【小貼士】

發糕一般含糖量比較高,建議製作放糖或比較甜的發糕,使用耐高糖酵母粉會比較有利於發酵;

發糕麵糰柔軟但不是稀軟有流動性的,只是比普通饅頭麵糰要軟,黏一些,可以不用手去接觸麵糰,用筷子可以攪拌均勻;

發糕可以室溫發酵也可以冷藏發酵,冷藏發酵需要的時間較,通常可以晚上製作,早上蒸熟;

表面的紅糕裝飾也可以換成葡萄乾、熟黑芝麻、蔓越莓干這類的食材進行裝飾;

感謝閱讀,更多家常美味菜譜,請關注我的【魔多廚房】吧!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點贊、收藏、評論、轉發給更多的小夥伴。如果你有更好的做法想要分享,歡迎留言,一起交流下廚的樂趣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 的精彩文章:

吃錯早飯的人,容易得7種病?營養師:實際情況比你想的還要嚴重
這些水果的營養價值,你知道嗎?

TAG: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