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擁有好人緣?這事還得靠自己
德育一直是現在教育提倡的關鍵。孔子講:「德不孤,必有鄰。」一個有道德的人是絕對不會孤單的,一定會有人願意和他一起
真正有道德的人,會用自己的修養與風範,潛移默化地影響周圍的人,吸引他們成為相近的朋友。
另一方面,就算暫時無人理會,他們也會在書籍中,在道德學問中找到自己神交的志同道合的朋友。道德的力量是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局限綿延發展的,不論身在何處,總會有人相伴。
孔子這句話寓仁義於交往之意,這其中包含著兩個重要的概念:「德」與「鄰」。從自身而講,「德」就是美德;而從他人的角度講,「鄰」就是天底下所有願意與之相伴之人。
從自身與他人兩方面,孔子揭示了人與人之間兩種關係所帶來的必然後果:德若孤,必無鄰;德不孤,必有鄰。
孤德則寡義,一個只願意對自己好、只想成全自己,不考慮他人的人,必然會故步自封,成為孤家寡人。
人際交往中,道德品質與修養的高下,是決定是否可以與他人良好相處的關鍵要素。道德品質高尚、個人修養良好,就容易贏得他人的友誼與信任;若是不注重個人修養,由著自己性子胡來,就難以處到真心朋友。
那些品德不好的人,就潛藏在我們身邊,有的盛氣凌人,處處以為自己比別人高一頭;有的以一己私利作為全部行為的出發點,見利忘義,遇事推諉,最終身邊原有的朋友都被他的自私趕跑,只留下了孤家寡人的自己。
有人也許會提出異議,有人品性不好,但身邊不也經常圍繞著各式各樣的朋友嗎?這時候,就要問問自己,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朋友」。
我們所說的朋友是肝膽相照、相互促進的良師益友,而並非金錢之交亦或權力之交。相信大家都了解門可羅雀的典故。翟公在任時,門庭若市,失勢後,門可羅雀,當再度官復原職後,翟公留下這樣一句感慨:「一生一死,乃知交情;—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這些來來去去的門客,正是那些「勢利之交」。一旦沒有利用價值,他們就會無情地棄你而去。所以說,想要收穫友誼,關鍵還在於良好的個人道德修養。只有用高尚的道德與良好的品行收穫的友誼才是真誠的,也是歷久彌堅的。
同聲響應,同氣相求,天地之間萬事萬物,都會朝著與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動,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就算空間距離很遠,但心的距離卻無限近。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只要我們知道吾德不孤,那麼就沒有什麼可以將我們打倒。
我們要謹記「德不孤,必有鄰」這句話,堅持讓自己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身邊的人會從不理解到理解,從不支持到支持,遠方誌同道合的友人也會為我們加油打氣。
堅守良心法則,對得起自己的本心,做一個真正的有德之人,這樣的一生才是充實、圓滿的一生。
※今日小暑:倏忽溫風至 因循小暑來
※無招勝有招:人到無求品自高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