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名醫經驗:麥門冬湯臨床應用發揮

名醫經驗:麥門冬湯臨床應用發揮

麥門冬湯出自《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原文曰: 「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該方具有清潤肺胃,降逆下氣之功,為治療虛熱肺痿之主方。但歷來醫家對此方的應用多局限於肺系疾病,故運用不廣。筆者在臨床實踐中拓寬了本方的使用範圍,並對其功效有所發揮,點滴心得,願就正於同道。

1、 麥門冬湯方義分析

麥門冬湯為熱在上焦,肺胃津液耗損,虛火上炎之證而設,並非僅限於治療肺萎病。蓋津傷則陰虛,陰虛則火旺,火旺必上炎,以致肺胃之氣俱逆,於是發生咳喘; 更因肺胃陰傷,津不上承,故咳而咽喉乾燥不利,咯痰不爽。此外,當有口乾欲得涼潤,舌紅少苔,脈象虛數等症,《金匱要略》論述甚簡,其臨床見症從組方中自可推尋。

本病雖見證於肺,而其源實本於胃。胃陰不足,則肺津不繼。故此時不宜苦寒直折,徒傷胃氣,只宜甘寒清潤之品,而麥冬最為適宜。麥冬長於益胃生津,又能清肺潤肺,鄒潤安《本經疏證》雲: 「麥冬提曳胃家陰精,潤澤心肺,以通脈道,以下逆氣,以除煩熱。」因此,麥冬清潤相合,肺胃同治,恰能切中病機。在仲景運用麥冬的五首方劑中,以本方之麥冬用量最大,多達七升,這是本方一個顯著特點。

對此,《本草新編》曾有精闢的論述: 「但世人不知麥冬之妙用,往往少用之而不能成功為可惜也。不知麥冬必須多用,力量始大。蓋火伏於肺中,爍干內液,不用麥冬之多,則火不能制矣; 熱熾於胃中,熬盡其陰,不用麥冬之多,則火不能息矣。」筆者以為,本方以「麥門冬」名之,實蘊含著「治病必求於本」之義,體現了仲景立方之旨。麥冬作為君葯,必須用大量,張仲景用麥冬七升,約合目前劑量60g 左右,目前一般臨床運用此方劑量遠遠不夠,故不能發揮足夠的滋陰作用。另外,從組方來看,麥冬用如此大量,治療重點在胃而不在肺,因為「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如此大量麥冬必然滋膩重墜,力不在上行可知。方中人蔘、大棗、甘草、粳米、半夏皆為治中焦之葯。人蔘、大棗、甘草、粳米意在甘緩調補中焦,故本方治療重點在胃,而不在肺,故為治本之方。

喻嘉言曰: 「此方治胃中津液枯燥,虛火上炎之證,治本之良法也。凡肺病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即死。胃氣者,肺之母氣也……」,可謂一語道破天機。本方中人蔘、大棗、粳米、甘草與麥冬配伍,溫而不燥,以補益脾胃之氣。一者培土以生金,有益於肺之氣陰恢復,所謂虛則補其母也; 二者胃中津液無氣不生,益氣健脾以助麥冬滋補胃津。因此,配用甘溫益氣之品,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轉運和輸布津液,使「脾氣散精,上歸於肺」。本方的另一個特點,是於大量甘潤之劑中增入辛燥之半夏,看似不相協調,實則卻是仲景善用半夏之功也。在大量麥冬的制約下,半夏溫燥之性被抑而降逆之功猶存,既降肺胃之逆氣,又不致燥傷陰津。如費伯雄所言: 「半夏之性,用入溫燥葯中則燥,用入清潤葯中則下氣化痰,胃氣開通,逆火自降,與徒用清寒者真有霄壤之別。」反之,半夏溫散宣通,開胃行津,又可減輕麥冬滋膩之性,使其補而不滯。二葯相合,主從有序,潤燥並用,相反相成,正是本方配伍之精妙所在。

2、 應用心得發揮

筆者個人認為,麥門冬湯實為治療肺胃陰傷的良方,其主要功效在於滋陰降逆,而目前麥門冬湯在臨床應用的範圍不夠廣,埋沒良方。本人在臨床常將麥門冬湯用於治療各種肝病,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如何應用麥門冬湯,首先要對經文有正確的理解。《金匱要略》原文中「火逆上氣」是病機,「咽喉不利」是癥狀,「止逆下氣」是功效。

①運用本方,應該掌握「火逆上氣」的核心病機,即肺胃陰傷導致的氣機上逆。肺主肅降,胃氣亦以通降為順,故對肺、胃而言,降是生理狀態,而上逆則是病理狀態,導致本方證氣機上逆的原因是肺胃陰傷,而「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故肺陰下汲於胃陰。故本方證的病機是胃陰虛為本,肺陰虛為標。運用麥門冬湯不應因本方出自《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篇》而將使用範圍僅限於肺系疾病。

②對「咽喉不利」的理解,首先,咽喉不利的涵義甚廣,除了咽干、咽啞、氣喘等癥狀外,也應該包括欲嘔不嘔、梅核氣等諸多癥狀,運用經方不能死於句下,應該凡是具有肺胃陰傷、火氣上逆的病機前提下,但見一症便是,不必悉具。

③應用本方的脈,應該掌握脈弦細數、寸、關略浮為標準; 舌象應該以舌質瘦小、紅而少津、少苔為標準,本方證為中上焦氣分證,舌雖紅但不應絳。

④處方時應注意藥量和比例,本方以麥門冬為君葯,成人藥量應掌握在30 ~60g 為宜,半夏最好應用生半夏,其降逆下氣作用明顯優於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等,半夏藥量成人以10g左右為宜,麥門冬、半夏比例可以因陰虛和氣逆的程度靈活掌握,既不使本方偏燥,又發揮半夏降逆的佐製作用。粳米多為藥房所不備,根據張錫純經驗,可以生山藥代替,亦能發揮和胃安中的作用。

3、 病案舉例

案1:王某,女, 52 歲,2009 年9 月12 日初診,患肺癌2 年余,目前伴多處骨轉移,住本院內科ICU 病房,形體消瘦,近1個月納呆,便秘,腹脹,喘憋明顯,終日端坐呼吸,口乾舌燥,極度痛苦,脈浮細無力,舌淡而瘦小,舌干無苔。辨證為肺胃陰傷,火逆上氣,遂予麥門冬湯原方。藥用: 麥冬60g,西洋參30g,大棗15g,生甘草15g,生山藥20g,生半夏15g,3 劑。患者服上方後喘憋明顯緩解,已能進食,體力明顯增加。繼續服用原方7 劑後轉普通病房。加減調治1月余出院。

案2:董某,女,63 歲,2009年12月19日初診,病史為肝門膽管癌切除術後4個月,腫瘤複發伴廣泛轉移,頑固性腹痛1 個月,腹痛連背,背不可仰,腹痛需注射杜冷丁鎮痛,大便不暢,胃痛,呃逆,攻沖作痛,無矢氣,少寐多夢,右脈弦細弱,左脈略大,舌質淡紅少津。證屬火逆上氣,予麥門冬湯合四逆散加味。藥用: 麥冬60g,西洋參30g,大棗15g,生甘草15g,生山藥20g,生半夏15g,五味子10g,枳實30g,白芍30g,柴胡30g,雞內金10g,火麻仁15g,桃仁15g,杏仁15g。7 劑。服前方2 劑後疼痛大減,已不必用杜冷丁,食慾大開,並已可從事日常家務,後用此方加減調治,病情穩定,隨訪2個月,病情無明顯進展。

4、 結語

麥門冬湯為治療肺胃陰傷,氣機上逆的良方,臨床可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對於晚期腫瘤等病若辨證準確亦可發揮很好的療效。臨證運用此方應以病機為準,麥冬應用大量才能發揮應有療效。後世雖然在此基礎上加減變化出許多新方,但大多未充分重視麥冬的用量,故療效不及《金匱要略》原方。結合臨床實踐,靈活運用經方既可以不使良方埋沒,有能解決很多臨床疑難病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西匯通 的精彩文章:

用中醫理論指導西醫,醫學才能夠突破!
現代人都被西醫迷住了心田,悲哀!

TAG:中西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