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士兵們是如何分配國籍的?這裡告訴你答案
原標題:蘇聯解體後士兵們是如何分配國籍的?這裡告訴你答案
蘇聯全稱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是由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外高加索聯盟等一共15個社會主義國家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的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蘇聯大力發展軍事,成為世界範圍內能夠和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1991年,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辭職,蘇維埃政府宣布解體。蘇聯解體之前,其軍事實力是相當強悍的,近四百萬的武裝力量包括海陸空三軍,防空軍,戰略火箭軍,艦隊等軍事遺產愣是被瓜分殆盡。那麼幾百萬的蘇聯士兵是如何是如何分配國籍的呢?
1991年12月蘇聯正式解體前夕,俄羅斯與各成員國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先成立了一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組織,簡稱「獨聯體」。這個組織在蘇聯解體時充當過渡的角色,各國在明斯克舉行了多次的軍事歸屬問題會議,除了烏克蘭、亞塞拜然、摩爾多瓦這三個國家要建立自己的軍隊外,其它成員國同意以俄羅斯為首的統一軍隊力量。蘇聯解體的前夕,軍隊基本掌握在葉利欽手裡,國防部長格拉喬夫上將更在半年前開始調派軍隊作準備。
所以蘇聯解體後,獨聯體繼承了蘇聯權益進行解體分配,獨聯體仍以俄羅斯作為老大哥,所以還是俄羅斯說的算。在蘇聯解體之前,有陸軍200萬人、海軍50萬人、空這50萬人,防空軍70萬、火箭軍30萬、還有在各加盟國駐軍、海外軍事基地和軍隊後勤人員,總兵力超過500萬人,解體前俄羅斯當局就已經調整軍隊駐地和建制問題,將有價值的部隊調往俄羅斯境內,或者更換成俄羅斯軍官等。1991年12月23日,戈爾巴喬夫在克里姆林宮,將軍隊最高指揮權和核發射按鈕等一批珍貴材料交給了葉利欽。
等到解體軍事分配時,已經掌握大頭的俄羅斯採取了軍隊就地所屬國家的原則,意思是軍隊在哪裡駐軍就屬於哪個國家,因為烏克蘭是蘇聯時期的坦克基地和黑海艦隊基地,所以除了烏克蘭分到些陸軍裝備和部隊,黑海艦隊20%份額外,剩下的基本效忠於俄羅斯。1975年蘇軍海軍軍官劫持「無畏」號戰艦,呼籲改變國家路線,此事件被視為蘇聯解體一大徵兆。
不過,因為蘇聯軍隊龐大歷史複雜,在解體分配時也有多種情況:一,官兵自願效忠原則,只要該國願意接收,可自願選擇效忠;二,部隊官兵籍貫原則,根據部隊官兵籍貫可選擇部隊歸屬,比如白俄羅斯人回白俄羅斯、烏克蘭人回烏克蘭;三,核武,解體時戈爾巴喬夫把擁有2.7萬個核彈的核武控制系統交給了俄羅斯當局的葉利欽,俄羅斯繼承了絕大部分核武,雖然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部署有核武,但幾年後因技術不行資金缺乏無法掌握手中的核武,全拱手送還給了俄羅斯。
據統計,解體後的俄羅斯各國綜合國力急劇下降,根本沒能力養著龐大的軍隊,所以俄羅斯最後接收的部隊差不多200萬,剩下的少量被獨立國接收,大量的其實被就地放棄了,長期沒有薪水和物質供應的部隊開始地下軍火走私,冷戰結束後,俄羅斯境內有上百萬支槍流入市場,更有很多前蘇聯軍官成為軍火大亨,武器走私、軍火倒賣非常猖獗。
※在太空引爆核武器會有什麼後果?這裡告訴你答案
※殲擊機、攻擊機和強擊機究竟有什麼區別?這裡告訴你答案
TAG:軍品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