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雙胍又有新「驚喜」、Science挑戰壽命極限……
本周,中國最大出生隊列研究登Nature,引國際「圍觀」;Nature發布10大東南亞科學明星,四位華人上榜;Cell首次證實「垃圾DNA」是胚胎髮育的關鍵;Science給出證據:105歲以後,死亡率不再增長;Nature子刊稱「神葯」二甲雙胍或可逆轉肺纖維化;GEN盤點2018年上半年10大生命科學併購……更多資訊,請跟隨小編一起回顧吧。
廣州市出生隊列研究於2010年開始著手籌建,2012年正式啟動,同年招募了約3.3萬對母嬰。6年後,這項覆蓋數萬名母嬰的研究取得豐碩成果,為制定改善兒童和婦女健康狀況的干預措施提供了科學依據。
從人工智慧到傳染病,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南韓的頂尖研究人員正對全球舞台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近日,Nature雜誌盤點了10大最具代表性的東南亞科學新星,其中有四位來自香港和台灣。
7月4日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Weill Cornell醫學院、哥倫比亞大學醫療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證實,在小鼠中進行的實驗表明,由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組成的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能夠改善一種新型癌症藥物的療效。
在人的生命中,有一個階段是一個雙細胞的胚胎(two-celled embryo)。近日,發表在Cell雜誌上的一項突破成果表明,胚胎髮育能夠通過這一階段與先前被科學家們視為「垃圾」的一種DNA密切相關!
人類壽命的極限可能遠不止我們所預期的那樣有限——一項發表在《Science》期刊的最新研究揭示:超過105歲,老人的死亡率將不會上升。這一「死亡高原」的存在意味著我們尚未接近生命的極限。
7月2日,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發表了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 的一項突破性成果:科學家們成功利用人類幹細胞恢復了患有心力衰竭的猴子的心臟功能。這一研究表明,這項技術將對心力衰竭患者有效。
二甲雙胍的潛力似乎遠超我們的想像!除抗癌、抗衰老、改善自閉症等用途之外,最新一版的《Nature Medicine》雜誌再次揭示了這一「神葯」的新用途:逆轉肺纖維化。
對孕婦來說,保證營養充足是最常被提醒的注意事項之一。近日,發表在PNAS上的一項新研究再次證實了孕期「合理飲食」的重要性。來自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懷孕早期母親飲食中蛋白質不足會對後代大腦發育產生持久的影響。
2017年,美國FDA先後批准兩款CAR-T細胞療法,推進了這一代表性免疫療法的快速發展。除了「小車」CAR(嵌合抗原受體)的選擇之外,科學家們開始思考免疫細胞的獲得。最新一項研究提出一種可能:利用人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s)獲得的自然殺傷細胞(NK)經過類似的修飾之後,同樣可以呈現出高效的抗癌活性。
最高630億美元!盤點2018年上半年10大生命科學併購
一晃2018年已過半,上半年併購市場足夠強勁,正如安永所預測,2018年生命科學領域併購總值將再超2000億美元。安永全球生物技術領導人Glen Giovannetti表示:「我們仍然認為,下半年併購活動將保持強勁勢頭,並將持續到明年。」近日,GEN盤點了今年到目前為止,十大生命科學(生物製藥和醫療技術)領域已經完成和/或宣布的併購交易。
End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更年輕?因為他們大腦衰老的慢
※注意:這九種癌症可能會增加糖尿病風險|JAMA 子刊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