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信用卡獲「2018卓越金融科技創新獎」
來源:業界要聞
金融機構對於科技的探索和投入越來越深入,其中又以銀行業尤甚。不過,儘管各家均在嘗試,從實際投入和落地效果來看,不同的機構相差甚遠。科技作為機構的底層基礎設施,很難去判斷一筆投入帶來多大的收益,不過,在部分銀行應用金融科技的案例中,其效益明顯體現在業務運營中,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的經驗或許可以視作一個範本。
6月30日,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指導、《21 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2018 中國金融科技
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助理史紅新出席論壇並在以「銀行智能金融破局」為主題的圓桌對話環節作為發言嘉賓。據介紹,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在自身的研發體系中有很大投入,尤其這幾年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加大了科技人員的資源傾斜。
(圓桌對話:銀行智能金融破局)
根據中信銀行 2017 年年報,中信銀行信用卡全年新增發卡 1219.04 萬張,比上年增長 74.02%,實現信用卡業務收入 390.65 億元,比上年末增長 53.17%;截至 2017 年末,信用卡累計發卡4957.09 萬張,比上年末增長 32.61%。
中信銀行信用卡在該論壇中獲得了由《21世紀經濟報道》頒發的「2018卓越金融科技創新獎」。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榮獲「2018卓越金融科技創新企業獎)
多模式並舉探索金融科技
智能化轉型已經成為各家銀行均在大力推進的戰略,而不僅限於大銀行。目前來看,各家銀行在智能化轉型具體路徑選擇上主要有幾大典型的方式,一是自己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二是和第三方機構合作,外包或部分外包;三是成立基金,投資孵化。
史紅新在上述論壇發言中表示,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在研發模式上採用多種形式並行,包括與第三方公司合作,嘗試基金孵化的方式等,同時會選擇長期以來和其有共同願景,合作質量各方面都有保證的公司來長期建立戰略合作機制。
「基於 AI 技術搭建機器學習平台,我們利用大數據開展零售精準營銷,將區塊鏈技術應用
於貿易融資和信用卡獲客領域,效果已經顯現。」中信銀行在年報中如此表示。
業務層面也有具體體現,比如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推出風險智能決策 2.0 系統,實現信貸審批即時化;推出自主研發支付工具「中信 e 付」,實現基於中信卡、銀聯卡的現金、積分、權益的混合支付。
從業務增速上看,信用卡業務是中信銀行增長最快的業務之一。2017 年,信用卡貸款餘額
為 3332.97 億元,比上年末增長 40.45%;信用卡交易量為 14922.89 億元,比上年增長 38.93%。信用卡分期業務保持快速增長,實現分期業務收入 201.31 億元,比上年增長 63.26%。
與互聯網合作共建無界生態
切入金融科技,互聯網公司是繞不過去的一環。近年以來,明顯觀察到金融機構與互聯網公司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密切。然而其中仍存在諸多問題,比如以何種模式合作,如何定位各自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雙方的貢獻及獲取等等。
史紅新表示,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時候,到底是形成壁壘還是形成生態共贏的態度?最後的定位是擁抱互聯網的變化,形成生態組織。
據了解,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是業內首家同時與 BATJ(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開展深度戰略合作的信用卡中心,這種與互聯網公司合作共建生態的模式正逐步擴大深入。根據年報顯示,2017 年中信銀行加快信用卡跨界融合創新,深挖與互聯網公司合作,推出京東小白 TWO 卡、淘氣卡、貓眼卡、網易雲音樂卡、OFO 小黃車卡、易鑫卡、得到卡等多款產品,構建覆蓋電商、娛樂、出行、互聯網金融、互聯網資訊等多消費場景的無界金融生態圈。
(完)
※外媒:Uber將於8月份恢復匹茲堡自動駕駛測試
※投資者興趣降低 大股東慷慨解囊 掛牌公司定增多靠「自家人」捧場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