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權的「黑暗時代」:做好家庭主婦是世界上一切工作中最重要的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戰後,大量的美國家庭紛紛湧入郊區,成為一個郊區家庭里的家庭主婦是大多數美國女性的歸宿。把控全國脈搏的《生活》雜誌在1956年的特刊《美國女人》中,選取家庭主婦作為「時代女性」:
年齡在32歲左右,已是4個孩子的母親;
高中畢業便已結婚,年輕、美麗又討喜;
家庭女主人,治家有方,將家庭布置得溫馨可愛;
每年招待1500名客人,並得到年收入2.5萬美元的丈夫的支持;
事務繁多,需要料理家務、開車接送孩子上學、參加社區慈善會議、每周一次購物;
是一個認真負責的母親,花很多時間陪孩子,關心他們的課業;
為了陪丈夫參加社交活動,正打算學習法語,以便在社交場合為丈夫爭光。 可以說,家庭婦女的天地只局限在生兒育女、照顧好丈夫孩子及整個家庭之上。
那麼,是何種原因將50年代的美國女性塑造成為這麼一個「快樂的家庭主婦」的形象呢?
4、人們對正常生活的渴望召喚女性回到家中
30年代美國爆發經濟危機,這給美國帶來了巨大影響。凱恩斯曾把「大蕭條」與中世紀相比,認為同樣都是「黑暗時代」。
成千上萬的人在垃圾桶里翻撿,希望找到一點殘羹剩飯;城市邊緣,很多人用錫鐵罐、廢木片等殘磚破瓦搭成棚窩,一家人以此為家。到1932年,大致有25%的勞動力資源處在失業狀態。
多數美國人生來相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認為失業和貧困是個人失敗的象徵,特別是許多成年男子,認為失業是一種莫大的恥辱。
大蕭條,對「男人是家庭經濟支柱這一傳統角色,造成了最大一次危機。」 大蕭條過後緊接著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40萬美國軍人陣亡,數十萬人身負重傷。戰爭結束後,人們壓抑多年的對正常生活的強烈渴望得以爆發:一個家庭、一幢房屋、一份體面的工作,這成了戰後美國夢的主要內容。要滿足歸國士兵的願望,戰時被女性佔據的工作崗位勢必要重新回到男性手中,女性自然也應該退回到家庭中去。並且,戰後的美國進入經濟「黃金時代」,「國民生產總值從1950年的3181億美元,上升到1960年的4392億美元(以1954年美元計算),增長38%。」 妻子的光鮮亮麗代表著丈夫的成功,不少中產階級男子覺得讓妻子出門受雇有損自己的身份。對正常生活的這份渴望就這樣把女性召喚回了家中。
5、婚姻觀、生育觀及家庭觀的變化將女性束縛在家中
可怕的戰爭改變了男性渴望的女性形象。從恐怖的戰爭中歸來的退伍士兵已不再沉迷於少女的情懷,他們更需要的是願意撫育孩子的年輕女性,她們要和戰場上的護士一樣冷靜、能幹。
相關題材影視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從前一個男人會和『裝飾品』結婚,現在更想和對家庭有幫助的女性結婚。」 有些女性自己也不願出門工作,一位工會女領導人在聽到戰爭結束後應該回家時,感到十分高興:「戰爭結束後,我要修剪指甲,穿上我能找到的最美的帶褶邊的衣服,從頭到腳潑上一瓶香水,然後高高興的地將工會職位讓給……某位凱旋又勝任的小夥子。」
這一時期女性的平均結婚年齡明顯提前,從1940年的21.5歲提前到1950年的20.4歲 ,22 歲的女性就會被認為是老處女。與之相伴的便是「嬰兒潮」的出現,出生率從1944年的10.6‰急劇上升至1947年的25.8‰。整個50年代,嬰兒生育高峰一直持續不斷 ,美國人口從1950年的1.5億增長到了1960年的1.79億,幾乎增長了20% 。帶有4-5個子女的家庭非常普遍,家庭規模的擴大使女性「更傾向做出賦閑在家的決定,」 畢竟養育子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女性不得不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家庭中。
本傑明·斯波克博士
1946年本傑明·斯波克博士出版了講述養育後代知識的《嬰幼兒養育大全》,對育兒方法進行重大革新。與當時大多數育兒書籍所推崇的冷酷的權威主義不同,斯波克主張「母親要付出無限精力去保護兒童免受許許多多的擔憂和焦慮。」此書一出版便風靡全美,成為萬千父母的育子教科書。當然,這也加重了女性的責任與負擔。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美國邁入工業社會,城市化發展迅速。小型化、簡單化結構的核心家庭開始大量興起。核心家庭出現引起新的家庭價值觀,「在(核心)家庭中一般建立明確的性別分工,丈夫外出工作,掙錢養家,妻子一般做全職太太或從事兼職工作,把更大的精力和時間照顧家庭和兒女。」
工業化也促進新的家庭生活觀的產生,「傳統家庭的教育、宗教和娛樂功能被相應的專門機構所替代。工業化導致家庭與工作的分離,外出工作的辛苦和競爭的壓力使家庭被美化成遠離外部世界的避風港。婦女作為這個避風港的守護者,被期望集中精力料理家務和照顧孩子,而不再分擔家庭的經濟負擔。」 此外,戰後美國「郊區化」的發展也「使婦女有更多事可做,她們打理房間和花園並接送孩子上下學,」 承擔起家庭中的全部家務及養育子女的責任,還要到離家很遠的城市去採購生活用品,自己的閑散時間極其有限。即便是有時間,遠離城市的郊區能為女性提供的工作崗位也並不充足。「婦女們除了做家庭主婦和媽媽們以外,再不可能做其他任何事情了。」
6、政府「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將女性趕回家中
考慮到戰後有千萬名士兵退伍回國,為避免出現退伍軍人騷亂問題,美國國會於1944年頒布了《退伍軍人權利法案》。
規定給退伍軍人提供免費的大學教育、每月50美元的生活津貼(已婚者或有贍養對象的每月提供75美元)以及價格極低的抵押貸款(規定由聯邦政府擔保,提供退伍軍人用以購買或建造家宅、農場和開辦企業用房地產等某些貸款一半以下的金額,利息為3%-4%) 、免費教育使男性在就業市場上勝出一籌,較女性更有競爭力;生活津貼刺激美國人早婚早育。1944年還頒布了《公路法》,使交通更加便捷。住宅補貼加上便捷的交通均有助於士兵在郊區購買房屋,女性自然也就隨丈夫搬到了偏遠的地方,遠離了工作,沉迷於家庭。
除了「胡蘿蔔」的引誘,一些強制手段也迫使女性回到家中。早在1942年,為了確保女性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美國政府將兒童照管問題納入到《蘭漢姆法案》中,開始籌備建設社區兒童保育中心。後來,為了「將孩子送回母親身邊,將就業母親送回家中,」聯邦政府不顧女性的反對於1946年終止了對保育設施的資助,到了1948年所有的州也都終止了資助。公共保育服務被終止,「婦女不久前還是國家工廠里的寶貝,現在卻一鍋端地被遣散回家,一去不返。」
7、社會環境催促女性回到家中
社會對女性的催促是隱性的,體現在方方面面。
多麗絲·戴
50年代的女電影明星要麼是天真的和沒有個性的,比如多麗絲·戴,她在一部接一部的電影中演繹了一個迷人的姑娘如何博取男人的歡心。要麼表現出一種由天真和性感的複雜混合,如瑪麗蓮·夢露,扮演的角色都是有著紅唇碧眼、豐臀肥乳的金髮女郎,毫無廉恥的迎合「一種虛假的、任性的、幼稚的性愛想法……永遠也不可能成熟為一個溫暖活潑的女人。」
還有一些電視劇比如《我愛露西》(一般在播出時刻,美國2/3的電視機都會鎖定它)和《奧茜與哈里亞特》都描寫了傻裡傻氣、天真可愛的家庭主婦的萬千生活場景,進一步強化了居家生活的性別角色。廣告也喜歡以女性為對象 :一位打扮精緻的妻子在廚房準備食物 ,透過窗戶開心得望著和女兒玩耍的丈夫,廣告詞寫著:「女人不能離開廚房!我們都知道女人的位置是在家裡,做飯給男人吃……」;一個領帶廣告寫道:「告訴她,這是一個男人的世界!」圖片上的丈夫洋洋得意得躺在床上,美麗的妻子跪在床邊像僕人一樣給丈夫奉上早餐。報紙雜誌並不能帶給她們任何外界的消息。
那段時期,卡斯特羅領導了古巴革命,阿姆斯特朗正在接受訓練準備去太空旅行,馬丁·路德金領導的黑人民權運動爆發……然而,各類婦女雜誌卻對這一切隻字不提。這些婦女雜誌的封面往往是金色碧眼、雪膚紅唇,像洋娃娃一般精緻的女孩,她們年輕貌美,溫順體貼,是類似於寵物一般的存在,完全沒有自己的人格。雜誌裡面則被飲食、穿著、化妝品、傢具和青年女子的體態塞得滿滿的。《周末評論》一篇文章寫道:「做個好妻子、好母親,簡而言之,做個好家庭主婦是世界上一切工作中最重要的。」
服飾也反映著此時女性的形象。戰爭期間,女性們身著男士服裝,裝著墊肩以顯精神,「女裝完全變成一種非常實用的男性味很強的現代裝束,即軍服式。」 但在1947年,克里斯羌·迪奧爾發布新樣式時裝,他自己解釋道:「擺脫戰爭中女兵制服式樣的束縛,優雅的肩,豐滿的胸,像野草花的莖一樣的細腰,花一樣張開的豪華長裙。」豐乳肥臀細腰,這種「洋娃娃」式的時髦得到了女性的追捧。「鞋的樣式則強調愈來愈高的高跟和越來越尖的鞋尖,一直發展到婦女穿著它走路都很困難。」
50年代進入大學的女性人數也有所下降,各學院和大學削減了女學生的錄取。根據《退伍軍人權利法案》,只有65000名婦女接受了教育,而男子則為225萬人。1940年婦女占所有大學畢業生的40%,但1950年只佔25%。 50年代中期有60%的女孩子中途停學結婚或是害怕受過多教育會妨礙結婚。 米爾斯學院院長林恩·懷特曾提議:「女學生的課程應該培養女性的家庭和社區的智力和情感生活。」她們應該學習諸如插畫、編製等有關室內裝飾和家庭財政的課程,以便承擔起未來做母親和家庭主婦的任務。密蘇里州斯蒂芬學院院長詹姆斯·麥迪遜·伍德也力勸女性專註於家政學、兒童發展和室內裝飾等學科。
50年代的美國,男人就是頂樑柱,要工作掙錢,女人不頂半邊天,妻子、母親才是正職。所幸,儘管某些性別角色和規範被社會強制執行,但50年代並不像人們有時描繪的那樣墨守成規,對現狀的不滿逐漸從平靜社會表面下冒了出來。儘管女性的角色主要被定義為妻子和母親,並避免且不需要外出工作。但事實上,女性在戰後的勞動力中仍占相當大的比例。到1960年,近1/3的已婚婦女逐漸開始加入工薪勞力群,開始具有一定勢力得向僱主要求平等待遇,這成為60-70年代女權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一些沒有就業的中產階級婦女也開始投身公共事業,在婦女選民聯盟、紅十字會、基督教女青年會和家庭教師協會之類的公益機構服務,這使得她們也鍛鍊出了日後從事女權運動的組織能力和政治本領。其他仍留在家中的婦女則深感困惑,對女性就業的渴望隨著日子的消去而愈發強烈,這同樣推動了後來婦女解放運動的興起。
參考資料: W.H. Chafe:《The American Woman : Her Changing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oles, 1920-1970》 李當岐:《西洋服裝史》
洛伊斯·班納:《現代美國婦女》
Nancy A. Hewitt.:《A Companion to American Women』s History》
王錦瑭:《美國社會文化》
本平台系內容發布,產品,售後服務由商家全權負責
※蹴鞠極簡史 世界盃特輯
※世界盃遺憾退場,但德國的二戰神話才開始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