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最容易造成孩子心靈創傷的三件事,希望你知道但永遠不去做

最容易造成孩子心靈創傷的三件事,希望你知道但永遠不去做

最容易造成孩子心靈創傷的三件事,希望你知道但永遠不去做

作者 Jenny

小時候看過這樣一個短片:


有個小男孩央求媽媽買了一個gameboy,別提多開心了,但是因為有天沒考好,gameboy被爸爸摔了個粉碎,小男孩哭得稀里嘩啦......多年以後,小男孩長大了,對gameboy已經沒啥興趣了,可是總會在深夜想起那一刻......

對一個孩子來說,毀掉他最喜歡的東西就是天塌了一樣的大事。

除了給他留下遺憾和陰影,更是扭曲他的內心世界,讓他知道如果不喜歡不樂意就可以隨意破壞別人喜歡的東西。

孩子無小事,也許成人覺得不值一提卻被孩子視若珍寶,看過一些關於孩子的心裡諮詢案例,發現最容易給孩子帶來創傷的情形,大概有三類(僅作為參考,不是絕對)。


01 過早分離

孩子6歲以前,和父母有著較長時間的分離都可以稱之為過早分離。

當然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時間長短的標準也不同。

【1歲以內的孩子,半天的分離都是很長的了。】

俗話說:小孩兒見了娘,沒事哭一場;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個小baby,只要跟媽媽分開一會兒,再見到媽媽時,一定會緊緊抱著媽媽,因為跟媽媽分開的那段時間,他的內心感受是很恐懼、不安和焦慮的。

【1-3歲左右,媽媽和孩子分離的時間可以稍微長一些】(一天的時間,是可以接受的範圍),但需要大人反覆的說明和保證。

表姐家孩子一歲多的時候,我放假回去,會跟表姐一起出去逛街,就讓小傢伙和外婆在家呆著,走的時候,表姐會反覆跟他說明:「媽媽出去,等太陽不見了,媽媽就會回來哦~」

回來聽外婆說,小傢伙玩一會兒就要跑過來問,「我媽媽什麼時候回來呢?」外婆就重複一次「太陽不見了就會回來~」然後他就繼續玩,玩一會兒又要再確認一次,如此反覆,確認很多次。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雖然知道「媽媽不在身邊不等於不見」,但因為還沒有建立起穩定的客觀意識,安全感沒有很穩定,所以,大人和他事前說明以及重複回應非常重要。

最忌諱哄騙孩子,比如,有事要走,害怕孩子哭鬧,就偷偷地走,這種沒有任何說明的方式,雖然避免了孩子哭鬧的場面,減少了大人的麻煩,卻帶給孩子更深的傷害。

【3歲是大部分孩子開始上幼兒園的年齡】(很多孩子會更早),也是分離焦慮的適應過程。

當孩子在幼兒園門口不願分開哭鬧時,父母是否能夠理解這份哭鬧背後的擔心、害怕,允許孩子用哭釋放這份擔心,並盡量允諾孩子(承諾什麼時候接孩子,就準時出現),決定他是否能順利渡過分離焦慮的階段。

所以在孩子的整個嬰幼兒時期(0-6歲),父母和孩子有過相對較長的分離,那麼孩子的內心深處,一定會留下相應的創傷,即便等孩子長大後再和他朝夕相處,也很難和他建立親密關係。

最容易造成孩子心靈創傷的三件事,希望你知道但永遠不去做


02 嚴厲或冷漠的教育方式

有些孩子雖然在父母身邊長大,但因為父母很嚴厲或者習慣性忽略他,也會變成孩子的創傷來源之一。

奉行嚴厲教養方式的家長,通常自己幼年成長中受到的也是嚴厲的教育,並奉行不打不成才、有批評才會長記性的原則。

責罵會加深孩子對某個言行的記憶,因為大腦的記憶方式有一個特點—更容易記住帶有情緒的事件。

這種害怕、恐懼或者憤怒的情緒被記憶下來,對孩子的傷害是不言而喻的。

之前有接觸過一個10歲左右的男孩,因為弄掉一點蛋糕就罵自己「沒用」,玩遊戲落後幾秒,就咬牙切齒地打自己的頭,後來通過問話才知道他小時候寫作業,寫得不對,爸爸就坐在旁邊用棍子之類的打他。

從拿著棍子守著他寫作業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在製造壓力和緊張了,長期下來,他就形成一份信念,我絕對不能做錯,做錯就有不好的結果發生。

但,越緊張,犯錯的幾率反而越大,如此循環往複,創傷就形成了。

所以,如果真的要讓孩子「吃一塹長一智」,好好理解並踐行如何跟孩子正向表達與肯定,是最好的方式。

在保持良好心理狀態的基礎上,讓孩子願意主動探索更好的解決方案,這種方式,才是真正有利於孩子主動地汲取經驗和教訓的科學方式。

最容易造成孩子心靈創傷的三件事,希望你知道但永遠不去做


03 欺凌

近些年新聞曝出很多校園欺凌事件,欺凌的惡劣和兇殘程度,讓大眾氣憤不已,但事實上,更高頻率的、不那麼嚴重的欺凌,發生在更多孩子身上。

也因為程度不那麼嚴重,被父母忽略,殊不知,我們認為小的事件,卻是孩子心靈創傷的開始。

之前遇到過一個家長,說自己的兒子10幾歲一直不想去學校。

她說兒子從小就比較內向善良,在小學時會經常被人調戲欺負,當然不是什麼大動作,她也就安慰一下睜隻眼閉隻眼就過去了,可到了初中後,他不敢跟同學玩,同學們也習慣了排斥和嘲弄他,後來就打死也不肯去學校了,直到現在還待在家。

這件幾乎沒什麼動靜的事件,其實也是一種欺凌,在《我們為什麼被霸凌》這本書中,就指出任何讓對方感到不舒服的玩笑話或者言行,但還強硬去說或做,都可以定義為欺凌。

從這個角度來看,欺凌幾乎無可避免。

對於這樣的『小事』欺凌,父母尤其要重視。

一方面,要及時覺察孩子在外面與他人互動的情況,如果有被嘲弄的事件發生,先不忙著講理論,要首先關注孩子的感受,哪怕只是簡單地給孩子舒緩情緒,也是極大的幫助。

另一方面,從生活的點滴中發現孩子值得肯定的地方,培養孩子的自信,只有一個人更自信,才會在面臨不公平待遇時敢於說不,當一個人敢於說不,被欺凌的概率就會降低很多。

一般來說,欺凌他人的孩子本身也是缺乏溫暖和愛的,甚至欺凌他人是釋放自己不安全感的一種方式。

所以,不論是欺凌者還是被欺凌的孩子,都是在向父母傳遞一個信息:孩子感受到的愛太少了,內心的歸屬感太少了。

最容易造成孩子心靈創傷的三件事,希望你知道但永遠不去做

以上3種常見的創傷來源,某種程度上也是相互關聯的。

例如,從小和父母分離過早的孩子,往往缺乏溫暖,很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又或者性格比較主動直接,在家庭里沒有得到的安全和歸屬,通過欺凌他人來發泄。

教育也是講究因果的,父母種下了什麼因,就會在孩子身上呈現什麼樣的果。

最容易造成孩子心靈創傷的三件事,希望你知道但永遠不去做

——————

—————————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台,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分媽媽 的精彩文章:

寶寶「看起來挺好」,為什麼醫生還會要求進保溫箱?
寶寶碰到它皮膚大面積紅腫、膿包,這種蟲子,夏天真的要小心

TAG:十分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