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友好的外國人:助力中國實現百年夢想,臨終前的一句話令人落淚
1908年,天津南開學校校長張伯苓,向學校師生們介紹了第四屆奧運會。當時的中國是國權淪喪,受盡屈辱的時代,奧運會可是新鮮事物,師生們非常感興趣。
於是,受到奧運精神洗禮的學生們,向《天津青年》雜誌,發出了著名的「奧運三問」,「 第一問、什麼時候中國能派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第二問、什麼時候中國能獲得奧運會金牌?第三問、什麼時候中國能舉行奧運會?」
如今回顧這三問,都以實現,尤其是第三問更是國人為之驕傲。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時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安東尼奧·薩馬蘭奇正式宣布:第29屆世界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地為北京!
殊不知,薩馬蘭奇是對中國最為友好的外國人,在他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21年年間,為中國的體育事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許海峰獲得的中國在奧運會上的首枚金牌,就是薩馬蘭奇頒獎的。
從那一刻起,薩馬蘭奇就與中國有了不解之緣,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舉個例子,1986年4月6日,四川成都舉行了首屆萬人國際馬拉松大賽,薩馬蘭奇為此捐助了一萬美金,「推動中國體育的發展,如成都馬拉松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他對成都馬拉松的捐助是具有代表性意義的。」
薩馬蘭奇一生來過中國29次,他在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期間,對全球體育的貢獻有目共睹。薩馬蘭奇也因此獲得了無數榮譽,可他最重視的還是在中國,「30年來,我29次訪問中國。我從中國收穫了愛和友誼,也學會了愛與尊重中國人民。我在全世界取得過許多榮譽學位和榮譽稱號,但最珍惜的是被稱為『中國人民的好朋友』。」
每當人們對他作出褒獎,薩馬蘭奇總是謙虛地說道:「這對於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工作,而是付出了畢生精力所追求的夢想。」
2010年4月21日,為全球體育事業奮鬥一生的薩馬蘭奇病逝,享年89歲。薩馬蘭奇病逝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人是真誠和可靠的,無論你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你都要相信中國人是你的朋友,所以我們一定要和中國發展關係。」
參考資料:《百年奧運傳奇》、《薩馬蘭奇的奧運情結》
※毒品極其昂貴,為何晚清窮人個個都抽得起鴉片?答案讓人恍然大悟
※一組少林寺的最新照片:一座擁有1500多年歷史的寺廟,充滿爭議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