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技術+生態賦能,才能釋放了民營銀行的制度紅利

技術+生態賦能,才能釋放了民營銀行的制度紅利

網商銀行,日前發布了 2017 年年報。

再加上此前已經公布的幾家民營銀行的年報,首批五家民營銀行的年報全數公布完畢。

總體來看,在 2017 年民營銀行繼續保持了超高速的增長勢頭。當然更重要的是,在扶植小微這樣的大戰略上,同樣實現了斐然的業績,並且探索出了依賴技術 + 生態賦能的差異化競爭之路。

中國為什麼要民營銀行?在有了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等不同階層的銀行之後,為什麼還要政策試點探索民營銀行?

其實這個問題,在銀監會 2015 年的那份《關於促進民營銀行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早有定論,發展民營銀行的重要指導思想就是:

促進民營銀行依法合規經營、科學穩健發展,鼓勵民營銀行創新發展方式,提高金融市場競爭效能,增強對中小微企業、「三農」和社區等經濟發展薄弱環節和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是的,如何讓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提升對小微企業的服務能級,始終是中國銀行業長期的難解之題。太多的銀行,習慣了以國企、大企業作為優先打交道的對象,而不願意與小微企業打交道——即使監管部門政策扶持頻頻出台。

正因此,從出生就肩負了金融扶持小微企業重任的民營銀行,在評價其成功與否時,利潤只是其作為一般企業的評價標準,而作為民營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量和質才是更重要的指標。

從 2017 年網商銀行的年報來看,這個指標是在穩步提升的。

從量來看,無論是累計小微貸款發放金額還是服務小微客戶數都是有了大大的提升,這意味著銀行金融服務在小微領域更普惠,而戶均貸款餘額的顯著上升,也意味著具體到每一個小微個體能夠從網商銀行獲得的金融扶持力度也加大了。

如果在考慮到網商銀行的 310 模式 (實現 3 分鐘申貸,1 秒鐘放款,全程 0 人工介入),以及「碼商」、「多收多貸」 等服務理念和模式,顯然在服務小微企業的量與質上,都有了顯著的提升。

民營銀行出現,就能解決小微企業的金融之困了么?

曾經就這個問題請教過一位經濟學家,這位去過海里參與總理座談會的經濟學家認為我們應當效仿美國的銀行結構,有大量服務社區及小微企的民營銀行。在他看來,傳統大銀行有安穩的國企、大企業業務,自然不願意在小微企業領域冒風險。但是對民營銀行而言,沒有拿到大國企大企業業務的可能,就能逼迫他們去服務小微企業,差異化競爭。

而民營銀行的試水,一定程度上也是延續這這一思路。

即使有了制度紅利,但是這條服務小微的金融之路該如何走?畢竟,民營銀行在競爭格局下,的確有了服務小微企業的意願,但是不等於有服務好小微企業的能力。

事實上,三年過去了,十來家民營銀行的發展分化,也凸顯了這個問題。

從業務模式來看,獲批的民營銀行,可分為互聯網銀行和非互聯網銀行兩類,前者以微眾、網商、新網為代表,依託股東的互聯網流量和股東資源,在業務模式上相比傳統銀行有比較多的創新;而另一類則是非互聯網銀行,其業務模式往往與傳統銀行相似。

雖然有民營銀行的制度紅利,但是差異化不足,業務模式傳統的那些民營銀行,的確面臨經營的巨大挑戰。最為典型的代表,就是首批五家試點民營銀行之一的天津金城銀行,其 2017 年年報,該行資產規模、負債規模雙降,營收和利潤也不過微漲。

對於民營銀行,由於實體經營地區是區域性的,要真正實現業務的快速發展和差異化發展,恐怕還得依靠線上流量。

在這點上,無論是依託螞蟻金服的網商銀行還是依託騰訊的微眾銀行和小米參與的新網銀行,顯然都有先天的優勢。而這種先天的優勢,在過去幾年中,也體現在了業績之中。

除了此前提及的網商銀行業務發展迅速之外,微眾銀行和新網銀行,同樣體現了互聯網 + 銀行模式的價值。

微眾銀行 6 月 22 日披露的 2017 年年度報告顯示,其應收、凈利潤等指標繼續快速增長,實現營收 67.48 億元,同比增長 176%,凈利潤 14.48 億元,同比增長 261%。截至 2017 年底,微眾銀行的資產總額達到 817.04 億元,較 2016 年增長 57%,較 2015 年則大幅增長了 749%。開業一年半的新網銀行截至 2018 年 5 月底,已服務了超過 1400 萬用戶,在管資產突破 300 億元,累計放款超 700 億元。

當然,互聯網流量,解決的只是民營銀行的獲客問題。

民營銀行要真正發展的好,還需要互聯網技術和生態更大的賦能。

以放貸成本為例,傳統銀行,採用的是信貸員的放貸模式。對於一家企業的放貸,傳統銀行相關的人力成本大概在 2000 元左右。

一旦進入小微領域,這樣的放貸成本,就是銀行不能承受之重——尤其是考慮到許多小微企業甚至小微經營者的貸款餘額可能不過數萬元。更何況,傳統的放貸模式,針對的一般是有著詳細財務報表可供查驗的企業,而這對許多小微經營者更是不可能的要求。

網商銀行顯然找到了一條適合自身的道路,以母體生態為場景,向技術要效率。

依託母公司螞蟻金服的支付寶生態,網商銀行打造了基於 「網商」 和「碼商」的信貸體系,並利用人工智慧對大數據進行分析,從而以近乎全自動化的方法,來決定每一個小微經營者的放貸水平——從而實現 0 人工介入。

無需昂貴的信貸員,一個直觀的效果就是放貸成本大大降低。傳統銀行需要 2000 元人力成本才能完成的放貸過程,網商銀行可以做到只需要 2.3 元。根據此前媒體報道的披露:

網商銀行每筆貸款的平均運營成本僅為 2 塊 3,其中電費和存儲硬體費用就花掉了 2 塊錢

正因為成本足夠低,所以網商銀行才能夠以數萬元乃至數千元的規模發放貸款。

這樣的模式,不僅僅是網商銀行一家。

微眾銀行的業務,同樣得到了母體生態和技術的加持,其最著名的業務產品,當屬 「微粒貸」。這一產品於 2015 年 5 月在手機 QQ 上線,9 月在微信上線,是微眾銀行面向微信用戶和手機 QQ 用戶推出的純線上個人小額信用循環消費貸款產品。微眾以科技為依託,打造了一套獨有的以「傳統數據 + 互聯網數據」 為基礎的互聯網金融風控體系,依靠自身的大數據技術優勢,對客戶名單進行分析、篩選,並通過信用評級方法完成白名單的篩選過程。

而蘇寧銀行依託蘇寧雲商,在供應鏈金融方面,已累積提供超過 50 億貸款,目標客群為股東生態圈 30 多萬供應商及其上下游企業。相比對於普通企業放貸,蘇寧銀行可以通過蘇寧雲商清晰的了解供應商和上下游企業的經營情況,再依託大數據等,在經營上同樣發展迅猛。

民營銀行轉眼試點已有三年多。

以網商銀行、微眾銀行為代表的模式,似乎為我們找到了小微金融的一條康庄大道。

傳統上,我們總是在逼迫傳統銀行去嘗試小微業務。但是小微企業的生態,本就不是大銀行所熟悉的,他們的信息不對稱,自然成為了經營風險,望而卻步。是的,用金融 + 小微生態,不容易推行。

但是反過來,對於本就處於一個個小微生態中的當事人,比如螞蟻金服,比如騰訊,對於這些生態足夠了解,沒有信息不對稱的風險,反而可能有著額外的信息加成優勢,在這樣的前提下,通過開放民營銀行牌照讓他們可以自給自足,以小微生態 + 金融的方式自我服務,反而是銀行差異化競爭的根本之路。

這條道路能做多遠,能做到多大的體量,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貝塔追隨者 的精彩文章:

二度大跌,新低之後,這些行業要遠離

TAG:貝塔追隨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