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經濟增加值超11.37萬億 專家指出關鍵在制度創新
自2016年,「新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以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的「新經濟」不斷加速成長。
「近年來,以』三新』為核心的新動能不斷增強,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平穩增長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確保了國民經濟穩中向好態勢。2013-2017年,中國GDP年均增長7.1%,現在一定程度上下滑,但比較平穩,今年估計是6.7%左右,應該說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這與』三新』經濟增強有很大的關係。」7月6日,外交部原副部長、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原副主任何亞非在中新經緯舉辦的「致敬改革開放40年:新經濟品牌發展論壇」上指出。
國家統計局4月數據顯示,2016年「三新」經濟增加值約11.37萬億元,相當於GDP的15.3%。新動能還推動了產業結構優化,投資結構優化,特別是帶動了與互聯網技術相通、與互聯網融合的企業和服務業的發展。2013-2017年,中國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為52.8%,比第二產業高出10%。
「新經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近年來隨著一系列新技術突飛猛進發展,我國許多領域孕育出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基於移動互聯、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產生的共享經濟、零工經濟、循環經濟等,正全方位地影響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同時也催生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力量。目前,新經濟產業已經逐漸成為一些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之一。根據北京市統計局近期公布的數據,去年北京GDP同比增長6.7%,其中新經濟增長9.8%,在全市經濟中的佔比達32.4%。這是一組非常典型的數據,當傳統經濟動能發展到一定階段,新動能對地區經濟增長的帶動效應正在顯著增強,在經濟發展中所佔的分量比例也越來越大。」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李小軍表示。
高質量的「三新」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現在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以互聯網技術、第三產業、科技創新等為主導的一系列新經濟不斷發展、不斷湧現,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同時也給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了嶄新的動力源泉。
「投資結構的優化,特別是高技術製造、裝備製造、基礎設施薄弱環節,特別是與民生有關的領域,這些領域的投資都在快速增長。2013-2016年,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年均增長14.8%,裝備製造業投資年均增長13.4%,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投資年均增長29.7%,教育領域投資年均增長19.2%,都遠遠高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何亞非表示。
對地方政府來說,發展新經濟已經成為當前各個省、自治區、市,各地區發展和各主要城市競爭的焦點,各地積極出台政策,布局新經濟產業。例如西安成立新經濟產業發展局和大數據產業發展局;武漢設立500億未來光谷發展產業基金;貴陽成立大數據發展管理委員會。
在李小軍看來,在新經濟的作用下,我國經濟結構不斷升級、優化,其中由投資主導的第二產業貢獻度有所下降,而由消費主導的第三產業貢獻度上升,新技術、新產業嶄露頭角,為實現經濟平穩、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利用「互聯網+傳統產業」的新興經濟模式,在物流、信息流等運作方面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升級,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及制度予以配合,讓新經濟反哺傳統經濟。
「新經濟是以經濟體系革命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時代,居於前沿狀態的經濟,新技術革命有人稱之為第三次產業革命,把整個人類歷史從農業革命到工業革命以後,現代化的過程,提到新的升級版的信息革命的時代。在現象形態上,大家已經接受了數字化的時代的大數據、雲計算、共享經濟、移動互聯、智能化等等這些前沿的概念,這些前沿概念對應的經濟活動引領著滲透和融合著以』互聯網+』為代表迅速展開的創業創新,也關係著中國現在發展中間,前些年經過反覆研究以後確立的新一代技術發展等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怎麼在整個國民經濟裡面引領著升級,這個日新月異的深刻的改變著我們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的新經濟,它面對著的原來的很多生產經營的種種既有模式必須改變的局面下,大家在市場主體以及要更好發揮作用的政府管理部門的感受上,都是挑戰和機遇並存。」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表示。
關鍵在於創新
在李小軍看來,我國在發展新經濟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新經濟基礎仍然薄弱,產業規模相對較小。一些地區發展新經濟的理念存在滯後性,以傳統產業為主的地區,可能忽視了新經濟對傳統經濟的重要促進作用,部分企業對新經濟的理解局限在互聯網金融、共享經濟、金融科技等領域。此外,市場存在一定的盲目追捧和跟風現象。
「發展新經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制度、市場、人才的配合,需要國家、企業、民眾積極應對。相信未來新經濟的動力與活力,可以有效促進經濟轉型和產業創新,實現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加快形成,要渡過結構調整的關口,要靠改革,靠創新。國家發改委何立峰主任在多次講話中指出:目前這種高度依賴低端加工組裝、缺乏技術創新和品牌的產業體系已極不適應發展需要,應著力構建與綠色發展、新能源、信息化相融合的現代生產體系。」李小軍表示。
「在新的時代裡面,我們要在認識世界和引領新常態的過程中間邁向高質量的發展。2015年下半年以來,我們是在6.7%到6.9%這個很窄的波動區間裡面平台狀運行,我們希望能夠把它由新入常,穩定下來,現在要靠新的動力體系支撐結構優化所能夠達到的升級版高質量發展。」賈康表示。
在他看來,中國現在的社會經濟的轉軌,首先要解決的是制度創新能不能夠在改革深水區真正攻堅克難,衝破利益固化藩籬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拿不到最大紅利,實際上意味著不能有效以制度創新打開科技第一生產力這個科技創新的空間。
「某種意義上講,中國要完成經濟社會轉軌的過程中間,制度高於技術,很多我們社會經濟中間想突破不能突破的,看起來是技術突破的問題,它聯繫的更深刻的問題是我們制度改造、制度環境這方面沒有如願的突破瓶頸。」賈康表示。
一個例子是美國矽谷,風投、創新、天使投資我們都有,同時,鼓勵創新,搞產業基金,政府表態,管理部門設立種種的支持政策層出不窮。
不過,賈康發現,中國的創新一線,政產學研結合創新一線的人民感受卻是非常不愉快。為什麼李克強總理多次批評科研領域的繁文縟節。「中國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真正成氣候,一定要以制度高於技術的思維先打通制度體系里的消除,這些弊病,打通我們制度紅利,作為最大紅利發揮的建設同道,要衝破利益規劃的藩籬,要實質性的推進改革。」賈康說。
在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萬博兄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滕泰看來,新舊動能轉換里,尤其在破舊立新過程中,要盡量剋制地使用、謹慎地使用計劃或行政干預的手段,更多要激勵市場、鼓勵創新。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陳岩鵬
※中國禁止比特幣交易後定價權幾乎喪失
※多家大型P2P陷逾期風波 行業呼籲正能量提振信心
TAG:華夏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