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小三」是誰?別再讓TA搶奪父母更多的愛了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小三」是誰?別再讓TA搶奪父母更多的愛了

網路的發達導致很多人對手機愛不釋手,無論是在工作上學途中,還是閑暇時間,我們都成了這一代標誌的「低頭一族」。

總看手機有壞處嗎?當然有,每天的新聞報道、調查報道都在告訴我們手機對人身心的影響。

但現實往往是懂得這個道理,卻仍選擇沉溺其中,也很少有人在看到這些報道之後,毅然決然地選擇放下手機。

那麼,如果是孩子們告訴你——你頻繁瀏覽於社交網站、用手機收發郵件以及看新聞時他們的真實感受呢?

身為父母的你,是否會有所觸動呢?

最近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一位老師貝森(Jen Beason),就在一節作文課上,以「告訴我一個你不喜歡的發明」為題給二年級的學生們布置了一份作業,讓學生們描述自己希望從沒被發明出的東西。

在她的21名學生中,有4名孩子表示希望手機從未被發明過,其中一名學生的理由非常特別。

這名小學生寫道:「我只想說我不喜歡手機。因為我的父母整天都在看手機。總看手機是個壞習慣。我討厭我媽媽的手機,我希望她從沒有過手機。

這個孩子還在作業本上畫了一個手機,並在手機上打了一個叉,旁邊還畫了一張悲傷的表情,寫著「我討厭它。」

貝森將這份作業上傳至臉書,沒想到引髮網友瘋傳,點擊量高達26萬。

很多家長看到後表示汗顏,並開始反思自己習慣使用高科技產品的行為。

「哇,這些話居然是從孩子們嘴裡說出來的!為人父母,真心感到慚愧!」

「二年級的孩子能說出這種話,實在令人醍醐灌頂。所有父母都應該來聽聽。」

「聰明的孩子,我同意你的看法。沉溺於手機和社交媒體,對現實中的社交生活和日常交流只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我想念之前沒有這些東西的時代。」

還有人評論道:「這真是讓人傷心又感到罪過,它給我們大家都提了個醒,放下手機吧,多去和孩子們交流。」

此外,這個話題也吸引了一些老師也加入了討論隊伍中,表達了個人對家長高度依賴於手機的看法。

「我們曾在課上討論過臉書這個話題,所有學生都說他們的父母在刷臉書的時間比和他們交流時間多,這真的讓我很吃驚。

一些父母還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歷。

「我十幾歲的兒子也跟大人一樣愛玩手機,刷手機的時間遠遠對於跟家人在一起的時間。」

「我兩歲的兒子對我使用手機很反感。如果我們輛剛好在玩,來了工作電話,只要我接聽完電話,兒子就不想搭理我了。這讓我很難過,之後我就告訴自己,如果是父子歡樂時光,其它事都往一邊去吧。」

父母玩手機影響親子關係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

根據2017年5月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簡稱APA)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當父母頻繁使用手機等智能產品而中斷親子之間的互動時,會造成孩子行為的不安和易怒情緒;

48%的父母承認,因使用電子產品而每天打斷與孩子交流互動次數達三次或更多,僅11%表示不會未因外在因素而干擾與孩子的交流互動。

當我們的生活被智能手機、高科技電子產品所主宰時,父母對手機的過多依賴不僅會讓孩子認為自己不如一部手機、影響親子關係,致使孩子在選擇更危險的行為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同時也會讓孩子產生模仿效應,導致孩子小小年紀就沉溺於手機之中無法自拔。

網路遊戲的荼毒和「抖音中毒」現象不就是有力的佐證嗎?

那麼,面對智能手機帶來的便利or良好親子關係的塑造這道選擇題,父母該如何做呢?

改變孩子,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首先無須視手機為教養公敵,但在與孩子共處時要減少手機的使用,甚至可以將手機收起來。

因為身處當今社會,手機早就侵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對這麼一個重要的生活工具,我們是無法做到完全隔絕的。

但是你可以通過行為來教孩子學會自律。

改掉沒事喜歡刷手機的習慣,使用手機必須有所節制,特別是和孩子相處時,比如用餐、講故事時間與睡前時間裡。

父母的以身作則,更多時候也在為孩子溝通能力的提高、人際關係的學習提供良好環境。

其次,就是和孩子約定好親子時光里雙方都不玩手機或者選擇一些有意義的戶外活動,比如設定「無手機時間段」,開啟手機「請勿打擾」的功能,只接受緊急來電。

父母的陪伴必須是走心且高質量的,如果你自己都無法填充現實生活的虛無感,你又怎能教孩子去追求精神世界的充實呢?

GIF

本文由「壹伴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敏敏 的精彩文章:

如何在出國前幫助孩子?

TAG:曾敏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