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陽能電池板新突破,沒有陽光一樣可以發電

太陽能電池板新突破,沒有陽光一樣可以發電

今年來,光伏發電一直被認為是最環保的發電方式,中國的太陽能光伏公司也是全球領先,年銷量一直名列全球前茅。但是光伏發電有個明顯的弊端,一到陰雨天發電效率就大減,發電量並不穩定。

哥倫比亞大學(UBC)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方法來製造含有細菌的太陽能電池,這種電池比傳統的光伏發電效率更高,甚至可以在陰天里工作。

通常,為了從活的細菌體中製造出「生物」太陽能電池,需要從細菌中提取一種材料,使它們能夠進行光的光合作用,但是,這個過程很複雜,需要有毒溶劑進行提取,容易產生安全事故及影響環境。因此,UBC團隊直接使用了簡單的方式:細菌本身。首先,他們通過基因改造大腸桿菌來生產一種叫做番茄紅素的材料,這種材料在進行光合作用時自然有效。然後,將細菌塗在半導體材料上,並塗在玻璃板上。

該研究小組經過多次試驗,記錄下了每平方厘米0.686毫帕的電流密度,幾乎是其他生物太陽能電池通常能達到的兩倍以上。這種電池在昏暗的光線下也能同樣有效地工作,這將使它在陽光不充足的地區發揮作用。

我們正在開發的這些混合材料可以在經濟上和可持續地製造,而且,只要有足夠的優化,就能像傳統太陽能電池一樣發揮同樣的功效

目前,半導體工藝會殺死這些細菌,但研究小組希望最終能找到一種能讓細菌存活的替代技術,使它們能夠持續生產染料,延長太陽能電池的壽命。因為他們的工藝成本只有通常提取染料方法的10%,發展前景巨大,下一步計劃就是達到可以在經濟上可持續地製造,只要有足夠的優化,就能像傳統太陽能電池一樣發揮更高的功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雲觀天下 的精彩文章:

自閉症研究獲重大突破,國外機構驗證血檢有效
英專家發現精神分裂症不僅僅是精神病,這些千萬不可忽視

TAG:青雲觀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