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選「布猴」不選帶奶瓶的「鐵猴」:童年要的是安全感

選「布猴」不選帶奶瓶的「鐵猴」:童年要的是安全感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翟中超

留守兒童長期過著沒有父母陪伴的「一個人」的生活,而近期大洋彼岸的美墨邊境移民政策而導致兒童與父母間的分離也成為眾多媒體關注的焦點。現在,我們希望從科學的角度來談談這種親子分離會對兒童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同時,本文還會關注生物倫理學的焦點問題,也就是動物實驗的歷史與現狀。科學實驗給出了證明,如果沒有情感關懷,即使生存上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他們的童年也會是毀滅性的!

圖註:嬰兒的小手握著母親的手指。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開始認真研究猴群中的親子關係。(圖/Deposit Photos)

20世紀60年代末,約翰·格盧克(John Gluck)來到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他將在著名心理學家哈里·哈洛(Harry Harlow)的實驗室里展開工作。格盧克原本對研究親子分離充滿興趣,但隨著試驗的展開,他開始變得很痛苦。早在10幾年前,哈洛就拿恆河猴(也叫普通獼猴)做過親子分離試驗,試驗對這些動物產生了毀滅性影響。彼時,格盧克作為一名研究生研究員,將利用哈洛的猴群來繼續研究親子關係的破裂對智能造成的影響。

格盧克後來在學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而且在畢業後還和哈洛保持著聯繫。在格盧克讀研究生時,哈洛甚至把猴子送到他的實驗室讓他進行研究。格盧克和哈洛合作了3年,但在隨後的30年里,格盧克的工作重點發生了轉移,他開始去關注那些參與親子分離試驗的恆河猴的健康狀況。格盧克對動物研究充滿熱情,但他認為之前的動物試驗給這種探索的熱情蒙上了不光彩的陰影。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格盧克就主要關注生物倫理學的問題,他就此寫過研究論文,甚至還寫過一本關於對靈長類動物進行研究的後果的書。格盧克表示測試分離對猴子影響的繼續試驗很不道德,格盧克從生物學界到心理學界的許多同行都認同這一點。停止這種測試有許多理由與因素,但有一個原因最突出、最有力,格盧克認為這個原因就是我們關於親子分離的根本問題在很久以前就有了答案。

圖註:19世紀90年代末的一座孤兒院的照片。(圖/Wikipedia)

臨床醫生的研究使得人們對依戀理論有了初步認識與了解。

在歷史上某個階段,醫生和心理學家都積極建議父母不要擁抱或親吻孩子,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會造成孩子們軟弱、依賴與適應性變差,這種情形從1910年代開始,到1930年代達到高峰。比如說,伊萬·巴普洛夫(Ivan Pavlov)對狗的經典條件反射的研究以及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B.F. Skinner,認為自由意志是一種幻覺)的研究就是這種行為主義(behaviorism)理論的來源。這種理論把上述的一些研究適用到人類家庭中。這些研究似乎表明,想要將兒童塑造成強大而獨立的成年人,那麼就有必要採取親子分離。家長只需提供家庭結構和孩子的生活必需品(如食物)即可。

但是二戰結束以後,醫生們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問題。1946年,本傑明·斯波克博士(Benjamin Spock)創作了《斯波克育兒經》(Baby and Child Care)一書,這是本國際暢銷書,在斯波克的一生中賣出了5000萬本。斯波克對親子關係進行專業觀察後寫了這本書,在書中,他反對當時流行的行為主義理論。斯波克懇求家長關注孩子的個性化需求,而且要給與孩子如擁抱、親吻之類的身體上的呵護。

與此同時,英國精神病學家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被委任撰寫世界衛生組織的《母本行為和心理健康》(Maternal Care and Mental Health)報告。在二戰前,鮑爾比對住院兒童和孤兒院里的兒童進行過長期觀察,他對制度化環境對兒童的影響也有過系統研究,他也因此聲名遠播。

鮑爾比的世衛報告在1951年出版,該報告很長,分為兩部分,主要關注無家可歸兒童的心理健康。在報告中,鮑爾比把軼事報道和描述性統計數據彙集在一起,描繪出孩子與看護人分離的災難性後果以及這種分離對孩子身心造成的影響。「部分剝奪(partial deprivation)會帶來嚴重的焦慮、對愛的過度需求和強烈的報復感,然後就導致了愧疚和抑鬱,」鮑爾比寫道。和斯波克的有點像,這項研究也反對行為主義理論。行為主義理論,上面提到過,就是只將家庭結構和食物生計視為兒童的全部需求。孤兒當然有飯吃,但大多數情況下,他們缺少的是被愛。鮑爾比認為這種情形會造成永久的、極其悲慘的後果。

多虧像斯波克和鮑爾比這些專家細心的觀察,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親子關係意義重大且近乎神聖。儘管如此,許多專家認為還缺少一項重要的證據,那就是試驗數據。自啟蒙運動以來,科學家一直致力於改進方法,他們希望對自然界的得出最佳的觀察結果。在1880年代末期,隨機對照試驗出現,在20世紀,這種方法也被視為研究的黃金標準,即便在如今,這種方法也在使用。

雖然鮑爾比有臨床數據,但他知道,想要把自己的想法推廣到全世界,那麼就得需要來自實驗室的數據。但到了1947年,科學機構要求試驗方必須告知並取得研究受試者的同意方可進行,雖然這以後也有反例,比如上世紀70年代美國塔斯基吉市梅毒研究就違反了知情的規定,但總的來說限制更嚴格了。因此,為了研究目的而強行將父母和孩子分開在法律和倫理方面都是得不到認可的。但鮑爾比在大西洋彼岸的同行哈里·哈洛(Harry Harlow)卻另有主意。

圖註:實驗室中一隻被用於研究的猴子。(圖/Wikipedia)

哈洛在其整個職業生涯中對靈長類動物行為進行過無數次研究,他發表的研究論文就超過300篇,此外他還出過相關書籍。不出所料,一項2002年發布的「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的排名中,在被引用最多的研究者這一指標上,美國心理學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將哈洛排在了第二十六位,排名第一的是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B.F. Skinner),排名第三十八的是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 )。哈洛的試驗的確有倫理爭議,但正是這些試驗奠定了他在《Psychology 101》教科書上的永久地位。

大約在鮑爾比發表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的時候,哈洛開始以各種方式來研究猴子的心理極限,這些試驗都以科學的名義而進行著。根據格盧克在1997年發表的一篇涵蓋歷史、傳記和倫理學的文章顯示,哈洛通過手術改變猴子的大腦,或者對猴子的頭骨進行輻射以引起損傷,然後觀察這些創傷對猴子神經系統的影響。格盧克還寫道,哈洛將一些動物強制關在不鏽鋼籠子內,哈洛還把這種籠子形象的稱為「絕望之坑」,他這麼做就是想研究這種單獨監禁對猴子大腦的影響。但哈洛最為公眾所熟知的研究始於上世紀50年代,該研究將在下文詳述,這項研究特有詳細的圖片和視頻記錄。

行為主義聲稱食物比感情更重要,為了檢驗這一點,哈洛設計了一個試驗,研究員會將剛出生的幼猴與它們的母親強制分開,然後讓幼猴在兩個假替身之間做出選擇。一個是替身是由金屬絲製成的「鐵猴子」,但「鐵猴子」金屬制的胸部有裝滿牛奶的奶瓶;另一個替身是由軟布做成的「布猴子」,但沒有任何食物。如果行為主義者是正確的,幼猴就會選擇能提供牛奶的「鐵猴子」,而不會選擇只能提供安慰卻不能提供食物的「布猴子」。

正如斯波克和鮑爾比所預測的那樣,情況遠非行為主義者想像的那麼簡單。

「結果顯示,幼猴以壓倒性傾向選擇與『布猴子』保持身體接觸,」格盧克寫道。「研究還表明,猴子似乎能通過『布猴子』獲得一種情緒上的安全感,這種依靠狀態會持續數年。如果『布猴子』從幼猴身邊被移走,它們會痛苦的尖叫,聲音非常可憐。」當幼猴實在太飢餓時,它們才會去『鐵猴子』那裡吃奶。

搞行為心理學研究的人應該都了解,哈洛的猴子試驗至今仍被視為親子研究領域的基礎。但哈洛的試驗一直以來就充滿爭議。甚至當哈洛在進行試驗時,他的一些同行就對此提出了批評。這些同行認為對這對動物太殘忍,而且對執行這些試驗的科學家來說這也是可恥的行為。不同意見一直存在,聲音也變得越來越多。

現在也有動物研究和試驗,但是會受到相關機構更加仔細的監管和相關法律的制約,比如美國心理學協會這樣的專業組織和《聯邦動物福利法案》這類法律。許多活動人士和學者認為,我們應該完全結束對靈長類動物的類似研究,尤其是哈洛這樣的試驗。「學者應該站在譴責的第一線,這些試驗是對尊嚴和正派的基本概念的背叛,而這些準則應該在我們的研究中得到堅守,尤其是試驗對象屬於弱勢群體如無助的動物和兒童時,」心理學家阿扎德·阿萊(Azadeh Aalai)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雜誌上這樣寫道。

動物研究並未消失。如今,在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對猴子的依戀研究仍在繼續。但動物研究已經減少了,新的方法正在出現。自然實驗和流行病學研究,類似於鮑爾比所採用的那種,增加了對幼年依戀的重要性的新見解。

蘇聯解體後,羅馬尼亞的一所孤兒院一直充當著研究基地的角色。這座孤兒院被稱為「靈魂的屠宰場」,從歷史上看,這裡的兒童數量和看護人的數量相差巨大,大概一個看護者來照看25名兒童,這也意味這裡的孩子們的身體和情感上的關懷需求幾乎得不到什麼滿足。最終,許多在這裡長大的兒童都有精神健康問題和行為障礙。這種環境甚至還造成了生理效應。神經學研究顯示,通過腦電圖掃描發現這些兒童長大後,他們大腦活動處於較低水平。

流行病學研究追蹤了美國和歐洲部分地區寄養系統兒童的發展軌跡,以了解這些兒童與在傳統家庭中長大的年輕人有何不同之處。研究人員發現,在寄養系統長大的兒童中,精神障礙、自殺意念及嘗試和肥胖症的風險要更高。在機構環境中,如羅馬尼亞的那個孤兒院,很多孤兒的健康數據看起來比寄養家庭中兒童的情況更糟,可能是寄養家庭中孩子至少能得到更多的個性化關注,而前者則沒有這種待遇。

圖註:實驗室中,巴甫洛夫的狗被用於研究胃部系統。(圖/Wikipedia)

數據對科研來說很重要。畢竟,我們的觀察值和視角越多,我們對某個問題的理解也就越深刻。動物模型的替代品正處在開發階段,流行病學方法已在逐漸壯大,或許我們以後不需犧牲動物或人類即可完成相關試驗。

關於親子關係的實驗室試驗,我們可能早已得到了答案。格盧克認為以犧牲靈長類動物為代價來測試依戀理論的試驗應該以哈洛的為終結,他還希望人們意識到用動物試驗來證明人類兒童需要同情關懷是個諷刺,因為年幼的動物也很可憐。

不管這些試驗被稱為母嬰分離,還是社會剝奪,或者是託兒所撫養,這些操作都會對受試者的行為和生理造成極其嚴重的創傷,所以,這些試驗就不該再出現!

本文來自網易科學人,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中國經濟風雲人物,三個月「狂賺」40萬元,成牛肉乾大王
收垃圾的千萬女富豪,用四年完成了蛻變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