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出了拼多多、大眾點評,宓群稱早期投資要把握趨勢並投對人
6月25日新美大在香港遞交上市招股書,5天後拼多多在美國遞交上市招股書,這兩家互聯網獨角獸公司背後都有同一位早期投資人——光速中國創始合伙人宓群。
11年前,還在谷歌公司的宓群決定投資大眾點評網,彼時該公司一分錢收入都沒有,並不被業內看好,但宓群堅信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下大眾點評的價值。最終谷歌以2000萬美元估值投資400萬美元。2009年宓群代表光速在C輪再次投資點評。
11年,對於早期投資人而言更是一種考驗。「早期投資需要有眼光,更需要耐心陪伴優秀企業成長。」光速中國創始合伙人宓群感慨。
作為早期投資人,在許多知名中國互聯網和高科技公司獨角獸背後,都有宓群的投資手筆,包括百度、大眾點評、拼多多、融360、中際旭創、聯絡互動、趕集、迅雷等。過往的經歷讓他積累了行業的高度,不僅能掌握行業發展方向,同時又深諳創業公司的各種成長軌跡。
宓群深信,早期投資要把握未來趨勢,同時要投對人。在宓群眼裡,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成長性思維,以及在戰略層面的深度思考,這很難得」。在位於新天地的光速中國上海辦公室,宓群接受了第一財經獨家專訪,首次從投資人視角講述了拼多多發展背後的故事。
不安分的連環創業者
在電商界拼多多被視為新物種,這個創立僅有三年的公司,已經成為一個GMV交易額過千億,擁有3億用戶,僅次於阿里和京東的中國第三大電商平台,達到這一成績京東用了10年時間,唯品會用了8年,淘寶用了5年,而拼多多只用了不到3年。
投資拼多多並非偶然。
事實上,宓群與黃崢相識十幾年,兩人都曾在谷歌美國工作。隨後宓群2004年回國擔任谷歌駐中國辦事處最早的首席代表,搭建谷歌中國相關框架和業務。2005年,黃崢也回到中國共同拓展業務。
在宓群的記憶里,黃崢非常聰明,同時很低調謙遜。當時谷歌在2004年初成立了CJK中日韓文搜索部門,黃崢雖不是該部門直接成員,作為工程師的他經常會過來和宓群討論產品和市場方面的話題,也積极參与一些開發項目。
2007年,黃崢從谷歌辭職,離開舒適區選擇創業。「黃崢是谷歌中國里最早離開去創業的,他一直有一種探索新東西的想法。」宓群說。黃崢的第一個創業公司歐酷網是通過互聯網做手機和數碼家電的電商公司,雖然有一定的交易流水,但毛利不高,最終公司的業務在2010年被另外一家前谷歌員工郭去疾創辦的蘭亭集勢收購,黃崢的第一次創業畫上句號。
黃崢很快帶著原班創業人馬第二次創業成立了樂其電商,主攻電商代運營服務。當時黃崢和宓群討論這個業務模式,宓群提到這個項目可以做到一定規模,但爆髮式增長比較難。做樂其的過程中,黃崢也探索了在線遊戲的業務,兩次創業使他實現了財務自由。 2015年黃崢告訴宓群他想要做一家對社會更有價值和影響力的新公司。
在投資中,宓群偏好連環創業者,尤其是成功之後有動力做更大公司的創業者。與一般創業者見到投資人總是報喜不報憂的做法有所不同的是,黃崢每次找到他總是交流感覺做得不夠的地方,最令人頭疼的事情,探討的很多是行業和公司戰略層次的東西。
從拼好貨到拼多多
與拼多多現行模式相去甚遠,第三次創業黃崢最初和宓群提到想要做的是類似「河狸家」的O2O公司,藉助互聯網讓手藝人從幕後走向前台並獲得更多收益。宓群認為這一理念是好的,但美甲師或其他手藝人要到用戶家裡上門服務,一天下來效率並不高。為此黃崢還特意招了一批人,進行實地測試,最終得出同樣的判斷。
在此同時,黃崢關注到了美國一家會員制電商初創公司Jet.com, 創始人也是一個電商的連環創業者,這家公司以動態實時定價手段,通過低價模式和大力度推廣,在電商行業引起了轟動。上線僅一年, 每月新增用戶40萬用戶,最後在2016年8月被巨頭沃爾瑪以33億美元收購。
Jet.com長遠想做的是線上版的Costco。黃崢在美國生活和工作過,但沒有用過Costco,而宓群是Costco的鐵杆粉絲,所以分享了Costco如何選品,超性價比定價以及快速發展的商業邏輯。宓群還專門找來美國深度研究Costco的視頻,黃崢帶著員工一起觀看學習討論Costco的業務模式,以及如何調整以適應中國的消費環境。
他們發現Jet.com的獲客成本非常高,大約在100美金,每一筆交易基本不賺錢,但電商的一個核心問題恰恰就在於如何高效獲客。在不斷的思考中黃崢發現,在中國微信社交是流量的價值窪地,如果用巧妙的方式挖掘,這恰巧能解決電商高效獲客問題。
水果生鮮平台拼好貨由此誕生。以拼單為切入點,通過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邀請好友參團,達到規定人數時拼單就會生效。為了把控產品質量,從貨源、倉儲到物流全部都是拼好貨的團隊自己在做。
黃崢還把在樂其創業時做過的在線遊戲的心得也用到了新電商的產品設計上,銷售額在短時間暴增。但問題也隨之產生,拼好貨因爆單而發貨跟不上,用戶收到水果有些都爛了,期間黃崢甚至將物流單獨成立一家公司來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拼好貨的核心之一是解決用戶發現好商品的需求。現實生活中消費者發現好的商品,往往是通過逛店或好友推薦的形式來購買商品,但這一場景在京東、淘寶搜索模式下不容易解決。從另一種角度看是讓貨通過社交網路的分享找到適合的購買者,也就是貨找人。
拼好貨發展的同時拼多多應運而生,同樣採取了拼單社交分享,不但將品類從單一垂直領域拓展到了多品類銷售,而且從自建供應鏈自營模式,變為供應商入駐、與物流第三方合作的平台模式。
投資就是投人
高速成長的背後,拼多多也面臨著假劣貨、售後服務拖延、物流緩慢等爭議。宓群認為這是創業公司快速成長的煩惱,淘寶也經歷了類似的歷程,任何一個平台做大規模後,問題都會有,拼多多以消費者利益為先做了很多工作,同時也在不斷完善平台規則。
宓群坦言拼多多的發展速度遠超乎預期,甚至放眼到美國市場也未曾看到這樣的增長速度,光速美國合伙人甚至都在思考如何把這個模式複製到美國去。
在BAT快速跟進下,如今已經鮮有企業能夠在巨頭熟悉的領域撕開市場裂縫,拼多多所涉足的電商領域,恰恰是BAT們乏力的重點。從資本角度而言,BAT更是成為創投市場的最大買家,藉助戰略投資將獨角獸公司納入旗下,成為戰略版圖的一部分。
在騰訊B輪投資之後,今年4月,拼多多再次獲得由騰訊、紅杉資本領投的30億美金,外界認為拼多多已經替代京東,成為騰訊對抗阿里的首要戰略扶持對象。
宓群告訴第一財經,拼多多前期做到非常大的規模,並沒有使用騰訊的資源。最近一筆大額投資,騰訊領投意願強烈,拼多多更多是從戰略層面考慮。「微信是拼多多最主要的流量用戶,藉助和騰訊的合作會成長得更快。」
對於創業者究竟選擇戰略投資還是財務投資,宓群認為要看公司的商業模式和市場定位。綜合評估是否會因為戰略投資進入,而損失平台公正性,以及類似共享單車這樣的模式燒錢太多,發展到中後期戰略投資就成為重要選擇。
但無論創業者是拿戰略投資還是財務投資,宓群堅信創業最終都是靠創始人做出來的,應當尊重創始人的主導權和話語權。投資人應該當將自己定位為創業夥伴,結合自己的資源和經驗,幫助創業公司進行市場方向調整,引入人才戰略資源,做創業者最堅強的後盾。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