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深山裡的「夫妻學校」

深山裡的「夫妻學校」

從江西蘆溪縣縣城出發,驅車40多公里,再爬上一個大斜坡,抬頭便能看見長豐學校。在學校所處的長豐鄉,這是唯一一所學校。

森林覆蓋率在95%以上、轄區內沒有工業,在這個常住人口僅兩千人的貧困鄉,長豐學校的生源卻很穩定。

「全校34名教師中,有12對夫妻教師,他們在這兒落地生根,很少調動,教師用心教,學生也留得住。」長豐學校校長倪宗輝說。

這12對夫妻,守望大山,堅守在這所深山裡的學校,時間長的待了30多年,短的也已經待了10多年。

學校工會主席張翔和他的妻子程霜是其中最年輕的一對。張翔在城裡長大,是家裡的獨生子,2004年被分到長豐學校任教。

「剛來時總有人會關心我是否有地方吃飯、是否吃得慣,幾名住校的老師好說歹說讓我加入了他們的『小食堂』。」張翔笑著說,因為處處被優待,他還得了個沿用至今的綽號「張公子」。

隨後,這些老教師又關心起張翔的終身大事來。

原來,由於學校山高路遠,讓好不容易招進來的年輕教師留得住、教得好成了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真正留住分來的教師,學校多年來形成了一個溫馨的傳統:想方設法創造條件,校長、老教師爭當紅娘,撮合單身青年男女教師。

學校經常性地組織各種文藝活動,豐富教師精神生活,也為未婚教師提供相處平台。長豐鄉所轄村落人員居住分散,山路崎嶇,學校會安排單身男女教師結伴而行去家訪。

相識於學校,相戀於校園,經過9年的愛情長跑,張翔和同在長豐學校任教的程霜,水到渠成地結婚了。

「中途,我們有幾次離開山區的機會,但是因為愛情,因為捨不得山裡純真的孩子和溫馨的氛圍,最終選擇一起堅守大山。」張翔說,「學校是個溫暖的集體,人際關係比較簡單,同事們都善良淳樸。」

交通不便,學校是寄宿制,教師也大多住在學校附近,因此還兼職照顧起低年級寄宿生的日常起居。

學校將一代一代的山裡娃送出大山,鄉里也努力為學校和教師提供更多保障。

了解到學校教師住房緊張,長豐鄉鄉政府在辦公樓里騰出了7間房給教師住。這兩年,鄉里建了一棟公租房,給學校教師留了5套房。站在學校的行政樓上,便能看見快裝修好的公租房。

此外,去年學校還獲批了一棟宿舍樓的校建項目,即將完工。倪宗輝是2017年調來的,以前在別的學校擔任副校長,跑校建項目沒經驗,「好在鄉領導一有困難隨叫隨到,還主動去幫學校跑項目、找領導」。

「別看我們這兒偏,百姓和政府卻自古重教。」長豐鄉鄉長周維新告訴記者,「地廣人稀的山區,有的學生來上學得走一天山路,所以大多住校。教師要組織上晚自習,照看學生。學生人數太少,生均公用經費根本不夠用。」

為此,每年鄉政府都會從財政預算中劃撥近20萬元給長豐學校,學校的水電費也一直是鄉政府承擔。

默默耕耘結碩果,多年來學校的教學質量一直在縣裡名列前茅,學校獲得過「江西省人民群眾滿意學校」等榮譽,2017年,學校的12對夫妻教師還集體榮獲蘆溪縣第四屆道德模範獎。(本報記者 甘甜 徐光明 易鑫)

《中國教育報》2018年07月09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王希超:課堂教學既要精彩也要高效
強化育人導向 考查關鍵能力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