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貴陽農商行不良率激增至近20% 行業風險持續暴露有出清趨勢

貴陽農商行不良率激增至近20% 行業風險持續暴露有出清趨勢

「你盯著別人利息,別人盯著你的本金。」沒想到,這句用來告誡投資者切勿貪婪的警語卻應驗在了銀行身上。

近日,評級機構中誠信於中國債券信息網發布公告,將貴陽農商行評級由AA-下調到A+,評級展望為穩定;同時,將該農商行2015年7億元、2016年5億元的二級資本債信用等級從A+下調為A。

中誠信的報告指出,貴陽農商行2017年末不良貸款率激增,是由於貫徹監管部門降低不良貸款偏離度的要求,貴陽農商行在2017年將大部分逾期90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貸款計算。

對於如何看待中誠信此次評級以及被下調的原因,《投資者報》記者聯繫貴陽農商行辦公室負責人,但截至發稿並未得到相關回應。

經營指標急劇惡化

根據此前媒體報道顯示,2017年末,貴陽農商行不良貸款率從2016年末的4.13%增至19.54%,資本充足率則從11.77%降至0.9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則降至-1.41%。

不過記者翻閱貴陽農商行2017年報,並未對上述數據進行披露。對於經營數據的急劇惡化,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按照監管要求,將該行逾期超過90天的貸款納入不良所致。

近期市場有傳聞稱,屬於銀保監會直管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要求在2018年6月30日之前,「一刀切」將全部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計入不良;屬於地方銀監局管理的地方法人銀行則獲得一定的緩衝期限,按各地實際情況,有些地方銀行甚至可以延期到2019年達標。

此外,公開資料顯示,今年監管部門更是明確提出要求,而且在監管政策上也給予支持,將撥備覆蓋率標準從150%下調到120%~150%之間,滿足撥備率下調的標準之一是不良貸款真實性。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此前曾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在不良率方面,監管部門今年的工作重點不是不良率的高低,而是鼓勵銀行更真實地暴露不良。

對此原銀監會發布的2017年四季度銀行監管指標顯示,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4%,是農商行平均3.16%的水平,貴陽農商行接近20%的不良貸款率,意味著每貸出1000萬元,就有200萬元的不良風險,這一數據堪稱觸目驚心。

不良歷史問題沉重

貴陽農商行官網信息顯示,該行於2011年底掛牌成立,註冊資本18億元,由原貴陽市雲岩、南明、小河、白雲四城區農村信用社整體改制而成,是貴州第一家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也是該省規模最大的地方性農村法人金融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3月,曾任貴陽農商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的索美英因嚴重違紀(收受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被查;同年9月,索美英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截至2017年底,貴陽農商行資產總額突破700億元,同比增幅近31%,同期營收32億元,同比增加16%,凈利潤達1.98億元,同比增幅73%。

從盈利指標來看,表現尚可,但是如果調整撥備覆蓋率等指標之後,貴陽農商行當前的凈利潤則難以為繼。根據監管層要求,到2018年底,系統性重要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不得低於11.5%、9.5%和8.5%,其他銀行在這個基礎上分別少一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最低需要達到120%。在沒有增資的前提下,銀行只能從凈利潤中計提而來。

另一方面,貴陽農商行的不良主要從何而來?

根據該行2017年年報顯示,其信貸結構中,信貸佔比約7%的製造業不良貸款12億元,不良率43%;信貸佔比近34%的批發零售行業不良率接近33%;第三是總計佔比超過50%的房地產業和建築業,不良貸款率在8%~9%之間。

由貸款結構不難看出,小微企業不良近乎半數,而信貸比重最大的房地產行業同樣不樂觀。

不過從貸款方式上,貴陽農商行以抵質押方式和擔保方式發放的貸款為主,信用貸款比重僅為四分之一,從這個角度講,有抵押物或者擔保方的信貸及時出現不良回收資金也僅是時間問題。

但是受地區信用環境惡化影響,擔保公司代償金額不斷增加,部分民營擔保公司出現經營困難、無法代償等問題,此外還發生授信客戶挪用貸款用途,與擔保公司存在關聯交易等現象,受此影響,該行與擔保公司合作貸款共產生不良貸款3.39億元,佔總不良貸款的4.32%。

記者注意到,貴陽農商行在年報中表示,2017年嚴抓了不良貸款清收。在多項舉措之下,根據2018年一季度最新數據,貴陽農商行不良貸款較年初下降19.5億元至59億元,撥備覆蓋率提升8.27%。從趨勢來講,重慶農商行資產質量開始好轉。

地方金融風險暴露或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中誠信第二次下調該行的評級。2016年底,中誠信國際曾將貴陽農商行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原因同樣在於該行的逾期貸款激增,彼時逾期貸款佔總貸款近30%。

事實上,貴陽農商行不良率激增至接近20%並非個例,媒體報道顯示,連雲港(行情601008,診股)農商行不良率曾高達27%、侯馬農商行不良率曾一度飆升至28%。

中國國際金融分析師王瑤平認為,近年來對地方政府融資渠道的整頓和社融增速的嚴控使得高槓桿的區域不良暴露增加,監管在貸款分類和非標回表等方面更加嚴格,以及強監管環境下會計師事務所、評級機構等中介機構更勤勉盡責等多種原因,將加速地方金融機構風險的暴露。

「農商行承擔了扶持地方經濟發展的重任,貸款集中程度高、信貸結構單一以及化解不良能力有限,不良高於行業水平可以理解,而風險暴露並非完全是壞事,風險出清是穩健發展的前提。」華南一位業內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

中國國際金融上述分析師進一步指出,簡單的資本注入不能解決地方金融機構競爭力薄弱的根本問題。長遠而言,小型金融機構需要紮根零售和小微企業客戶以提高資產定價能力,減少集中度風險,通過引入外部資源的方式補齊技術短板,進一步加強公司治理水平、穩健獨立經營,實現區域內的兼并收購,提高抗風險能力、實現規模效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外媒:Uber將於8月份恢復匹茲堡自動駕駛測試
Rokid自研AI語音晶元KAMINO18亮相 將支持亞馬遜Alexa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