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仁是一種境界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何晏《集解》:孔曰:「不可久約,久困則為非也。不可長樂,必驕佚也。」包曰:「惟性仁者自然體之,故謂安仁也。」王曰:「知者知仁為美,故利而行之也。」
邢昺《註疏》:此章明仁性也。言不仁之人不可令久長處貧約,若久困則為非也,亦不可令久長處於富貴逸樂,若久長處樂:則必驕佚。「仁者安仁」者,謂天性仁者,自然安而行之也。「知者利仁」者,知能照識前事,知仁為美,故利而行之也。
朱熹《集注》:約,窮困也。利,猶貪也。蓋深知篤好而必欲得之也。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約必濫,久樂必淫。惟仁者則安其仁而無適不然,知者則利於仁而不易所守,雖深淺不同,然皆非外物所能奪矣。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和小人的差別是明顯的。君子守仁,小人反是。「仁者無敵」,因為仁者愛人,有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有高尚的道德操守,因而眾人景仰,眾心思歸。「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仁是一種境界。
窮困與安逸是人生的兩極。一個人怎樣對待窮困和安逸,是與他的價值取向和對世界、人生的認識密切相關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不同,對窮困和安逸的態度也就不一樣,這裡有一個眼界的問題,有一個思想與道德境界的問題。安貧樂道者能夠超越物質生活的層面,走向精神的追求,他們不會因為一些細小的得失而耿耿於懷,而是看得更高,想得更遠,做到處貧不窮,處富不淫,心中有春風,生活有快樂,始終處於樂觀的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之中。
孔子對這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是讚賞有加的,因而他非常欣賞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在與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華等人在一起談論各自的人生志向時,他讚賞曾點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人生志趣,正是他這種人生態度的自然流露。「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在這裡,他把這種「長處約」與「長處樂」的人生狀態歸因於「仁」,認為只有仁者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仁是一個人道德與精神的核心,應當是一個人思想行為出發點與歸宿點。一個人只有信守仁,才能處變不驚,處貧不亂,處樂不淫。
TAG:習心至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