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然博物館裡的十大鎮館之寶

自然博物館裡的十大鎮館之寶

「龍」是古生物學對包括恐龍在內的爬行動物的通稱。足跡化石是大自然用天然的錄像機為脊椎動物活動記錄下的「特寫鏡頭」,形成和保存條件十分嚴苛。武漢自然博物館·貝林大河生命館的龍足跡化石板長15.3米、寬8米,面積120平方米,國內罕見。遺迹彷彿再現了2億年前動物之間追逐爭鬥的場面,既有「龍」行湖邊,又有魚翔淺底,還有節肢動物爬行,是解密晚三疊世脊椎動物演化的重要資料。

硅化木,是樹木化石的通稱,大多形成於1.3億年前的侏羅紀。松柏、銀杏等古喬木被沉積物埋葬後,經過漫長的石化過程,被二氧化硅或

巨犀是生活在兩千萬年前的大型哺乳動物,也是亞洲特有的犀類。武漢自然博物館·貝林大河生命館的巨犀骨骼裝架標本長8.8米、高4.2米,生前體重或超過20噸,真骨骼化石佔比90%以上,是迄今為止有記載的完整度最高、修復裝架最大的巨犀化石骨架。巨犀骨骼碎片來自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民間收藏,由天演博物館整理修復並裝架完成。

虎貓,是一種非常漂亮的野貓,屬於食肉目貓科虎貓屬,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看似普通的一種野貓,卻被生物學家評為「最難描述的貓科動物」之一,因為虎貓身上的花紋實在太複雜多樣了,既有虎的條紋,又有豹的梅花斑,還有獵豹的實心點。虎貓為獨居性動物,一般在黃昏到黎明的這段時間覓食,以犰狳、負鼠等多種脊椎動物和昆蟲等無脊椎動物為食。武漢自然博物館·貝林大河生命館的虎貓標本在亞馬孫河展出。

北極海鸚,為鴴(

袋獾,為袋鼬目袋鼬科袋獾屬的唯一現存種,也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類,僅分布在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島。皮毛黑色,胸部和臀部有不規則的白斑。平均體長65厘米,體重8千克。尾巴粗壯,儲存有豐厚的脂肪,基部的臭腺能夠釋放出濃烈的刺鼻氣味,用於標記領地。白天在灌叢或洞穴休息,夜間捕食,聽覺、嗅覺、視覺都很靈敏。雌性袋獾有育兒袋,開口朝下,不同於袋鼠。

白獅,即通體白色的獅子,它並不是一個特別的種或亞種,而是非洲獅的另一種色型,屬於食肉目貓科豹屬,主要生活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野外數量極少,由於顏色過於醒目,不便於偽裝,生存不易。白獅是白色隱性基因的表達,所以白獅的後代一定是白獅。但是,白獅的父母卻不一定是白獅,一對棕色獅子也可以生出白獅,概率為四分之一。武漢自然博物館·貝林大河生命館的白一家在尼羅河展出。

非洲草原象,為長鼻目象科非洲象屬的一種,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大象,平均身高3.2米,體重6噸,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以植物為食,可以吃掉整棵大樹,對植物種子的傳播有重要作用。雄象獨居生活,而雌象和幼象在女族長的帶領下集群生活。非洲草原象一共有六顆牙齒,兩顆門齒(即象牙)和四顆臼齒,門齒終生生長,臼齒一生要更換六次,用以應對磨損,沒有牙齒則不能生存。

金剛猩猩,為大猩猩的俗稱,是現存體型最大的靈長類,強壯有力,站起來身高可達1.8米,體重可達270千克。雄性大猩猩成年後背部毛髮變為銀灰色,所以大猩猩又叫銀背大猩猩。常在地面活動,以素食為主。壽命較長,在野外能活到40歲左右。繁殖率極低,一隻雌性大猩猩平均每6-8年才能成功養育一個後代。

印支虎,為虎的一個亞種,屬於食肉目貓科豹屬,是種群數量下降最快的虎亞種,目前已極度瀕危。印支虎主要生活在南亞、東南亞的闊葉林中,獨居,以野豬、鹿、水牛等中型到大型有蹄類動物為食。體型較其它虎小,體長2.55米-2.85米,體重150-195千克。作為一個頂級捕食者,印支虎的主要天敵是人類,由於棲息地被破壞,野生種群大都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武漢自然博物館·貝林大河生命館的印支虎標本在湄公河展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蕊美食記 的精彩文章:

TAG:以蕊美食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