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丨填海造山引洪水,為打勝仗這些國家都拼了!
原標題:歷史丨填海造山引洪水,為打勝仗這些國家都拼了!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在戰爭當中非常常見。為了獲取勝利,軍隊有時候的確需要克服一些惡劣的自然環境。然而,為了打敗敵人而動用龐大的人力物力去改變地形地貌的事您聽說過么?下面這三場大戰就能充分體現出,人類一旦瘋狂起來還真是什麼都幹得出來,只要能獲得最終的勝利,填海、造山、引發洪水分分鐘做給你看!
泰爾城的遺迹
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大帝開始向亞洲進軍。為了瓦解波斯在地中海的制海權,亞歷山大大帝決定佔領地中海沿岸的各個港口,從而令波斯艦隊無法獲得補給。在這一過程中,有個名叫泰爾的城市不願讓亞歷山大的軍隊入城,結果惹惱了亞歷山大大帝。後者一怒之下,決定派兵攻打泰爾城,史稱泰爾圍城戰。雖然馬其頓軍隊兵強馬壯,可泰爾城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攻下的。因為該城四面環海,而且城牆都是圍繞海岸線建立的,根本沒有可供登陸的地點。在這種情況下,亞歷山大果斷下令,讓工匠和奴隸填海造路。
亞歷山大填海修路時的泰爾(左)以及後來泰爾地區陸基的變化(右)
經過數個月的努力,亞歷山大的部隊終於將路(也有資料稱是長堤)修到了泰爾城下。於是,無數攻城器械開始猛攻泰爾城。最終,在海軍配合下,泰爾城被攻陷。為了發泄怒火,有8000名泰爾人被馬其頓軍隊殺害,另有30000名泰爾人被貶為奴隸,結局非常悲慘。
馬薩達要塞遺址與羅馬人工山遺迹
下面要說的戰場奇蹟是由羅馬軍隊創造的。公元66年,第一次猶太戰爭爆發。為了反抗羅馬人的殘暴統治,無數猶太人揭竿而起,加入了反抗大軍。然而,隨著羅馬軍隊的猛烈反撲,猶太人的起義被迅速鎮壓。到公元72年,猶太起義軍只剩下了馬薩達要塞這一個據點,此時的羅馬軍隊也將這座要塞團團包圍,打算將起義軍悉數消滅。儘管羅馬人在兵力上佔據著絕對優勢,可馬薩達要塞卻易守難攻。該要塞四周全是懸崖峭壁,與周邊的最低落差都在300米以上,想要強攻根本不可能。為了攻打要塞,羅馬軍隊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造一座土山來彌補落差!
要塞城牆破口下面的人工坡道,當年羅馬軍隊就是從這裡上來的
當年羅馬軍隊攻城塔攻擊馬薩達要塞的模擬圖
這裡說的土山可不是那種簡單用沙土和石塊堆起來的小土包,而是一座高達上百米且能夠運送數噸攻城器械的真山。為了造山,羅馬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經過數月施工,終於造出了一座長600多米、高200多米的人工山。同時,他們還把數十米高的攻城塔順利運送到馬薩達要塞的城牆前。當發現自己已經無險可守之後,要塞內的猶太人選擇自殺。時至今日,這座人工山的遺迹依舊矗立在馬薩達要塞遺址旁。
「被水淹沒,不知所措」描繪的可能就是這樣的場景吧……
填完海、造完山,下面再讓我們來看看荷蘭人的洪水戰略。用荷蘭人的話講:「每一次大洪水都會永久改變荷蘭版圖。」的確,時常面臨被水滅國的荷蘭,自13世紀以來就開始不斷修建大壩抵禦洪水。但在八十年戰爭期間,正是讓荷蘭人厭惡的洪水擊敗了西班牙軍隊,使得荷蘭獲得了獨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當時的荷蘭力量薄弱,無法阻擋西班牙軍隊的進攻。荷蘭領導人威廉·奧蘭治決定用洪水對抗敵人。於是,荷蘭人民紛紛掘開堤壩,不惜淹沒城市農田來圍困西班牙人。來自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歷史地理學家曾表示,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澤蘭省弗蘭德斯地區的鄉村都被洪水淹沒,損失非常慘重。被淹沒的地區幾百年內都變得不適合人類生活,因為倒灌的海水使得土壤鹽鹼化從而不宜耕種。但即便是這樣,荷蘭人依舊毫不猶豫地做了,而且還不止一次。到後來的拿破崙戰爭、普法戰爭乃至兩次世界大戰中,入侵荷蘭的軍隊都曾「被水淹沒,不知所措!」這或許也體現出荷蘭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與意志。
※進階丨你的炮彈總是跳?又快又猛的炮彈設計原理看完就懂
※揭秘丨二戰南半球最強坦克!勝過英國同級車
TAG:天下軍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