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弄懂什麼是脾屬土,你才真正知道為什麼會脾虛,徹底啟發你的思考

弄懂什麼是脾屬土,你才真正知道為什麼會脾虛,徹底啟發你的思考

古代醫家用五行、五色、五音、五味等不同維度,來輔助描述五髒的性質規律,初聽覺得未必準確,細細考究則覺暗含大理。本文單講五行之脾土。

按古代醫家理論,人體有兩個本,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是因為它主水。一切生物,最早都是在水環境中進化出來的。詳細理論請參考《弄懂什麼是腎主水,你才能真正進入養生的大門,深刻智慧大有啟發》。脾為後天之本是因為脾主土。生物只有兩種,一種是水生生物,一種是陸生生物。根據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的進化論,生物的進化過程是,從水生進化到陸生,因此可以理解為水是先天,土是後天。水是萬物之源,土是萬物之母。

海洋佔地球約70%左右,水占人體也是這個數。水多而土少,土與水是天然的抵抗關係。一方面,大地上的萬物,需要水的灌溉,才能生長繁衍;另外一方面,必須對水有所克制,江河湖海必須有其固有流道,不能胡亂外流,也不能過多泛濫,會形成水災。土對水的正常克制抵抗,也就是五行相剋關係中的土克水。人體的水如果過多或者失去約束,或者流到血管外面,會引發組織水腫、腹水和胸腔積液。

現代醫學怎麼治療身體積水呢?一是直接抽水,這跟小區被水淹需要抽水一樣。二是注射白蛋白,白蛋白可以管理水液的運行,人體的水液、血液、組織液等液體總量基本不變,白蛋白起很關鍵的作用。沒有白蛋白對水的調控,水液就容易失去約束。中醫怎麼治療這類病呢,主要健脾利濕利尿。脾最怕濕,就像土地最怕沒完沒了的雨水一樣,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在江河就要起高堤,這相當於健脾土,提高水液運化能力,在街道就要改善地水系統,增加水的排泄能力,這相當於利尿。

上面說的只是類比,那體內到底是不是有類似土的東西呢?今年3月27日,英國《Scientific Reports》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科學家們偶然發現了人體內一種新的器官,英語是interstitium,翻譯過來就是間質。人體有60萬億左右的細胞,細胞與細胞之間不是無縫粘合在一起的,是有間隙空間的。不同的細胞為什麼不緊密粘合在一起呢?因為每一個細胞都是獨立的生命體,都有獨立的生理功能,需要有一定的生存空間。細胞間的這個間隙,一般稱之為內環境,內環境里是什麼東西呢,主要是水液。水之所以占人體的比重那麼大,就是因為內環境里有大量的水。淋巴細胞間的水液就是淋巴液,普通細胞間的水液是組織液,血細胞之間的水液就是血漿。

發現間質的紐約大學病理學教授泰澤表示,間質是內環境中扁平狀的固體結構。可以這樣理解,內環境中的水液,相當於江河湖海,內環境中的間質,則是廣袤的大地。也就是說細胞生存的環境,跟我們人生存的地球環境,基本是一樣的,有海洋也有陸地。人是陸生生物,陸地對我們更重要,這是宏觀方面,體現在微觀方面,內環境中的間質可能比水液更重要。

弄懂什麼是脾屬土,你才真正知道為什麼會脾虛,徹底啟發你的思考

專家們普遍認為,這個發現,意味著解剖學將出現革命,意味著要重新認識各個器官的生理活動,意味著一些疑難雜症的病理,需要通過間質來重新研究。意味著癌症、纖維化疾病、間質性疾病,如間質性肺炎等病,有了新的研究方向。之所以有這麼重要的意義,其實就是因為間質是細胞生存的陸地環境。

間質相當於細胞賴以生存的土地,這樣理解大致不會錯,但間質有哪些具體功能呢?研究者早就發現,體內的物質包括營養和毒素,都是需要載體來運輸的,體內有強大的蛋白運輸網路。有一種醫學觀點認為,生命活動的本質,就是蛋白質在運輸,曾經見過一張生理學圖片,就是一個蛋白質分子,在運載著物質不停的走動,覺得很有意思,只是當時沒有保存,現在找不到了,很遺憾不能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轉運基因的叫做轉運RNA,運水的是白蛋白,運脂肪的是載脂蛋白,運鐵的叫載鐵蛋白,運銅的叫銅藍蛋白。類似的還有很多很多,估計還有很多運輸蛋白沒有被發現。當然,蛋白質的重要性,不僅僅局限在運輸作用。蛋白質的原意是本原的,第一的,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世界上稍微發達一點的國家,都有自己的蛋白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為了契合文章主題,蛋白質其他的生理功能,這裡不展開講。

蛋白質運輸網路,跟間質有什麼關係呢?紐約大學病理學教授泰澤認為,間質是一個極其微小、充滿液體並穿透結締組織的通道網,就像我們的土地,看著是乾枯的,其實下面多半有暗流。我們知道江河湖海,因為它是在地面,一眼就能看見,而地下暗流是看不見的。與此類似,間質的運輸作用,也不像血管運輸那麼明顯,所以到現在才發現。

經常看我文章的朋友應該有印象,人體內的運輸,並不只有血管一條線路,經絡也是運輸線路,如今的間質也有這個作用。一個生物能夠發達到什麼程度,可能取決於它的生存空間能夠擴展到什麼程度。人類發達了,就要去探索外太空,但能否去外空,關鍵還是在於能否運輸。人類的身體億萬年的進化,那麼大量的細胞要生存,自然需要非常龐大的運輸系統。

間質跟脾土有關係嗎?看看脾的作用就知道了,脾主水谷運化,運就是運輸,不管是水還是穀物的營養,在體內都需要運輸,先要通過血管的運輸,血液的運輸動力來源與心臟的跳動,古代醫家將此類比為火生土,心是火,脾是土。運輸蛋白從哪裡來的呢,現代生理學發現,蛋白質主要是由肝臟合成,沒有肝合成的蛋白質,脾土就很難搞運輸,肝是木,古代醫家將這個過程形容為土得木而達。

我們還知道,脾主肌肉。一說到肌肉,就想到了蛋白質。既然蛋白質是肝臟合成的,難道不應該是肝主肌肉嗎?實際上,蛋白質跟肌肉的關係,並沒有如此密切。你看過食物營養成分表就知道,蛋白質只佔瘦肉的20%左右。還有,一般認為吃魚肉等高蛋白質食物,更能長肌肉,但是牛是草食動物,卻渾身的腱子肉。牛吃草還能長這麼多肌肉,原因可能是常說的牛有四個胃,牛能反芻,也就是倒嚼,可以從食物中加工出更多的營養。這說明對於肌肉來說,消化吸收率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

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一個錯覺,怎麼牛比人還先進呢?實際上不同的物種,有各自不同的優勢和劣勢。比如,一般的魚,心臟只有一個腔室,青蛙的心臟有兩個腔室,蛇或烏龜的心臟有三個腔室,而哺乳動物普遍有四個腔室,將乾淨的血和迴流的臟血,以及富含氧氣和不含氧氣的血分開儲存、凈化和運輸,這樣的心臟可以更高效的為人體提供能量。此外,人體的能量物質,同樣可以回收,只不過是由腎臟完成的,腎臟回收的直接是能量物質精華,這比反芻倒嚼的效率可高多了。人的大腦以及很多器官,也都比其他動物發達。

說回脾主肌肉,要想長肌肉,需要大量針對性的運動,這樣才有大量的能量運輸過去。有一個數據,人體1平方毫米的肌肉橫切面上,平常安靜狀態下,只有5條左右的毛細血管有血液通過。參加運動時,有200多條打開來使用。這就是為了更多的運輸。你血管運輸量增加了,內環境中的運輸速度也得跟上,脾土間質這時候就起非常關鍵的作用。肝臟雖然是合成蛋白質的,但具體合成多少蛋白質,則必須按需生產,誰來決定這個需求量呢?當然是看細胞需要多少能量。需要多少能量,就需要多大的運輸體系。

你看那些干體力活的,大運動量的人,不但肌肉多,而且食慾好。食慾好,就是消化好。我們講脾主水谷運化,上面只講了運輸,卻沒有講到化。化就是化生演變,運只是物理過程,化才是生理變化。人的消化能力要好,追究到源頭,就是細胞加工營養的能力要強,細胞不停的消化,才需要源源不斷的運輸。這大概就是所說的脾主運化和脾主肌肉,也是中醫喜歡強調健脾胃的原因。也是現代醫學認為,運動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的原因。

虛弱的人,消化不良胃口不好,吃一點容易假飽,中醫喜歡講脾虛,實際上就是運化能力差了。脾虛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濕氣困脾。眼下已進入雨季,濕熱的環境會加重人的濕氣,這就是為什麼說長夏要養脾。

現代生理學認為,脾臟是全身最大的免疫器官,佔全身淋巴組織總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是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心。但脾臟只有巴掌那麼大,重量也只有200克左右,它生產出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怎麼通往全身的呢?除了脾臟這個總部之外,在身體其他地方就沒有辦事處嗎?紐約大學病理學教授泰澤還發現,間質是淋巴重要的來源。脾臟之所以能成為全身最大的免疫器官,是不是因為間質遍布全身呢?這是不是意味著間質受脾的調控呢?這跟脾經又有什麼關係呢?

註:中醫是宏觀理論,細節模糊,現代西醫是微觀理論,過度深入容易迷失大方向。用宏觀來套微觀,總能找到相應證據和邏輯,這並不能證明中醫理論比現代醫學更先進。本文僅作交流探討用,文中觀點不一定正確,重在啟發思考。一不是專業論文,二不能作為醫療治病之用,敬請知悉。相關閱讀:《弄懂什麼是腎主水,你才能真正進入養生的大門,深刻智慧大有啟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的精彩文章:

小孩生病主因是積食,青壯年生病是過度消耗,中老年人病因是情緒
從小孩身上學到的人體規律與養生細節,每一條都很有用,接地氣!

TAG: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