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中國家家戶戶都吃過的油,有人怕死不敢吃,有人愛吃不要命

中國家家戶戶都吃過的油,有人怕死不敢吃,有人愛吃不要命

菜市場可能是世界上最具人情味的地方,清早的菜市場,熱鬧非凡,一天的初始來自於這裡,我們生活的來源也在這裡。味覺的體驗並非只是停留在舌尖上的享受,有時候,它們像一個心理大師,以食物的方式來安撫我們不安的情緒。在這裡,我們會尋找到各種食物帶來的安撫,比如豬油。

吃貨李漁傳授的廚房秘籍中就有說到豬油的妙用,葷菜素油,素菜葷油,而做魚,用豬油絕對會超過其它食用油的效果。微博上有專門因為喜歡豬油而成立的豬油幫,他們覺得舍下豬油的廚房如何做得出好吃的菜呢?豬油幫成立之後,自動加入的吃貨很是不少。

上海人說到豬油,就會想起蔥油拌面,這碗敲動人心的面,沒有豬油不成。豬油的擁躉者中,美食家中不乏少數,蔡瀾是其一,他在《蔡瀾說食材》這本書里「油」開篇便說到,說到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油應當指的是豬油。

香港經歷過一段時間的經濟低迷,在那個年代,一碗豬油拌飯讓很多人解思肉之苦。最早的豬油拌飯在《禮記》中有載,專供天子之食的八珍,其中佔頭把交椅的「淳熬」,就是與豬油拌飯類似的東西。但豬油也要用到恰到好處,過多則敗味。有些小菜館還保留這樣的做菜習慣,雖是素油為主,但總是在收尾時不忘來一勺葷油,不管什麼菜都是在快要收盤上菜之時,一勺豬油就迅速抖下去。難怪李漁老先生要鄙夷,嘖嘖嘖,俗廚就是這樣,菜都要燒好了,還復加油,連燕窩至清之物也不忘加豬油,讓它受之玷污,前生必是餓鬼來投胎。

中國人的餐桌上最早出現的食用油是動物油脂。很多年前,家家的廚櫃中才敢藏有一罐白花的豬油,做菜都是用豬油來做,小孩子尤其喜歡豬油渣,那是天下美味,拌鹽撒糖,稍微攪拌就是一款味道絕佳的零食。或者豬油渣留好,下次炒大白菜時丟下幾顆豬油渣,又成一道餐桌上被哄搶的菜。

其實豬油除食用之外,在中國很多藥典中都有關於豬油做為藥用之方的記載,有一本宮廷秘方有關於女人美容之方,介紹美容的一個秘方,即是每晚臨睡前塗豬油於臉上,半月之後面如凝脂。

過去北平人吃豬油很兇狠,越是陳年老油價格越高,一些殺豬的屠宰場會專門熬煉豬油封存,倒在陶制大罈子中,做上年月記號,窖藏起來,每年重陽一過,即是豬油重新走俏的時節了。當時北平最陳的豬油據說還有三十年以上的,它的價格要高出新油十倍以上,當然,普通人家也不會去買,買陳年豬油的是些點心糕點鋪子之類。

現如今關於吃豬油的導向是一邊鼓吹說豬油絕對不可以吃,而反對方則說豬油是天底下最奇妙的滋味,根本無害。


熬豬油

材料:土黑豬板油 水 鹽

步驟:1、買回來的豬板油略洗後切成小塊;

2、鍋內倒入一小碗水,同時將切塊的豬板油倒入;

3、大火煮沸到看到出油時就轉小火慢慢熬;

4、熬到豬板油慢慢變成油渣,而且顏色開始轉黃就撈起來,否則豬油的白度就不純了。

5、熬好的豬油裝瓶凍好後放冰箱里存好。豬油渣撒點鹽當零食吃,或者炒大白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間食堂 的精彩文章:

辣得太過癮!夏天怎麼能少得了剁椒魚頭的爆爽
世界上最好吃的冰淇淋,每一個都是絕版口味

TAG:有間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