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閑說冬至(民間故事)

閑說冬至(民間故事)

一年分四季,四季各不同,養生說四季要春生、夏種、秋收、冬藏。

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有數九寒天之說。農諺把漫長的冬季分為九個九日,九九歌雲「一九、二九天凍手,三九、四九冰凌溜溜,五九、六九河邊看楊柳,七九、八九燕啾啾,九九脫襖、耕牛滿田走」。

冬至(冬至日)故名思義是冬天來臨,是冬季的起始日,冬至是最早被發現並確定下來的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節氣,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記得小時候,家鄉的冬天特別濕冷和漫長。家鄉被層層大山包圍,位置偏僻,村上有七百多人,人均耕地不足一畝。村民住的是土坯房,冬暖夏涼,茅草房隨處可見。進入冬天,北風呼嘯,村民用薄白紙糊窗戶抵擋寒風,小心翼翼愛護。男女老幼穿著棉襖棉褲禦寒,體態臃腫。很多家庭衣服老少大小傳遞穿,破了爛了也捨不得丟棄,一件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在當時見不到羽絨服、皮衣和羊毛衫,一是貨物稀缺罕有,沒有賣;二是因為價格不菲,山裡人買不起,闊不起。很多人身上長有凍瘡;外露的皮膚結一層黑痂;有的手腳皮膚開皸,通過裂開的豁口可以見到紅紅的血肉,用即將熔化的廢膠去燙豁口,據說可以緩解疼痛。小孩的臉凍得紅撲撲的,鼻涕肆意淌徉,玩的遊戲永遠就是那麼幾樣,如滾鐵環、踢鍵子、跳格子、捉迷藏、抓山羊、擠油渣等等。遊戲活動男女諸宜,沒有專門的場地,就地取材,見縫插針利用曬場、禾堂等空坪隙地,隨遇而安,樂在其中。

鄉下人用柴火做飯菜,必須趕在大雪紛飛之前備好過冬的柴火,家家戶戶起早貪黑上山打柴,打回的柴整齊碼放在房前屋後,毛柴堆成垛,大柴(樹蔸和雜木劈開)壘成牆。過冬還要準備禦寒烤火用的窯滅子,就地挖一個小坑,將荊棘灌木等柴草架在坑上大火焚燒,邊燒邊撒水,未燃完的灰燼就是窯滅子。天寒時將點燃的窯滅子放在碳盆或火踏子(竹編的圓形提籃里放一個瓦缽)里烤火取暖。老人說在舊社會貧苦人將光腳丫放入草木灰中取暖過冬度日。

民間傳統說冬至日的食物不會腐敗。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冬至在人們心中已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日子。有的殺豬、操辦冬至酒來歡慶;有的專門在這一天里備好上等的鮮肉經自然風乾製成風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吃起風肉來別有一番風味。這在幾十年前那個物資短缺、主糧常青黃不接的年代裡簡直是無法想像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世紀童話 的精彩文章:

我沒捏美女的屁股(民間故事)

TAG:半世紀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