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未來無法應對F-35或將從航母「下崗」,殲-31頻繁亮相恐上艦
原標題:殲-15未來無法應對F-35或將從航母「下崗」,殲-31頻繁亮相恐上艦
殲-15要下崗了?
近日,香港媒體有消息說,針對未來中國海軍航母艦隊的實際使用需求,目前正在開發一種替代現役殲-15的新型艦載戰鬥機。當然,這裡沒有說明具體型號,恐怕還只有一個內部編號。但據說該消息來源是中國空軍副部長,這樣看來,開發新型艦載戰鬥機的消息十有八九是真的了!而這也表明了海軍其實對於現役殲-15還不是十分滿意,起碼殲-15無法應付中國周邊越來越多五代機的「圍攻」這個事實了。
殲-15作為我國仿製、改進自俄羅斯上世紀80年代蘇-33的艦載機,在經歷了30多年的升級後,雖然我國海軍可以依靠體系的力量,把殲-15的戰鬥力完全發揮出來,使其能夠擁有遠超俄羅斯原版蘇-33的戰鬥力,但在面對像F-35和F-22類似的隱身戰鬥機時,其生存能力將會很低下。特別是殲-15在遠離航母數百公里巡邏時,更是容易遭到隱身戰鬥機的偷襲,雖然未來我國航母的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將會提供一些這方面的協助,但只要開打,那殲-15就只能依靠自身能力來戰鬥了,體系的威力一般是在先發制人階段才有最大用處。
雖然殲-15作為我國海軍第一代航母艦載戰鬥機,在我國航母使用初期佔據無可替代、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其重型戰鬥機的底子,也為大航程、長滯空、多載重的需求提空了可能。但在我國逐步從熟悉航母操作過渡到即將擁有多個航母編隊的時候,殲-15艦載機的改進潛力已經被挖掘殆盡,無法適應未來航母戰鬥群所應對的以隱身戰鬥機為主體的敵對勢力。所以,在我國未來003型之後的平直甲板航母,乃至於核動力航母上,必將配備具備隱身能力的新型艦載戰鬥機。而現在呼聲最大、接替殲-15的備選型號,無疑就是沈飛競標殲-20失利後的「力作」——殲-31了。
殲-31有希望上艦嗎?
在今年的央視報道中,採訪了軍方以為戰鬥機飛行員,其背景擺放了一個戰鬥機模型,據網友截圖放大後發現,該模型與殲-31極為相似,並認為這是在釋放殲-31已經被軍方選中的信號。而且在去年的《輝煌中國》紀錄片中,已經把沈飛這款戰鬥機稱之為「殲-31」了,不再是轉對外貿出口的「FC-31」,這也是一個對殲-31將進入軍方的積極信號。
其實殲-31在前幾年的研製進度一直不溫不火,2架原型機也沒進行幾次試飛。特別是第一架在航展上做的飛行表演,被認為是「噴黑煙的火柴盒」,而不被看好。第二架原型機在改進第一架內置彈艙小的弊端後,其中部機身就更像一個方方正正的「火柴盒」了,再之後,殲-31好像從軍迷視線中徹底消失了,好久沒有消息。直到上次航展,被傳出沙特看中了殲-31,準備投巨資推動沈飛加速研發,但該消息直到現在也沒有確認。但直到殲-20正式服役後,殲-31的消息和照片才多了起來,大概在殲-20項目穩步推進後,中國航空體系才有了空餘資源轉向第二種隱身戰鬥機的研製,畢竟,一個國家同時研製兩種隱身戰鬥機的例子,除了美國就是中國了,其難度之大、投入之高外人無法想像。
而現在殲-31在殲-20開始量產後,也加快了改進步伐。今年5月,殲-31被拍到兩架原型機同時編隊試飛,恐怕這一次是在對比兩種氣動外形的優劣,這也可能意味著軍方已經向沈飛殲-31項目伸出了橄欖枝,所以沈飛才會搞這樣的對比選擇性試飛。接下來殲-31恐將進入第三架、第四架原型機的製造,這樣一來,殲-20研製階段產生的現成隱身戰鬥機技術,將會有不少可以被殲-31利用,這也是兩種戰鬥機研製年份相差不大帶來的好處。不像美國F-22與F-35因為研製年份相差太多,導致F-22不少技術因為過時無法被F-35重複利用,只能重新開發,這也是F-35研製費用居高不下的一個因素。
殲-31如果就是那種正在開發的新型艦載戰鬥機的話,起碼的改進應該還是加大一些機體尺寸。因為其採用的雙發動機布局已經佔用了不少內置彈艙的容量,這對於一多半時間執行航母警戒任務的艦載機來說將對航程、滯空時間也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如果有可能,殲-31在得到可靠推力的發動機後,最好學習F-35改為單發布局,以節省內部空間裝載燃油和擴大內置彈艙容量。當然,這樣一來殲-31可能會從現在陸基的中型機,變成准重型機,但這也是艦載機的發展趨勢,這個例子看看美軍F/A-18「大黃蜂」變成F/A-18CD「超級大黃蜂」之後就明白了!這樣一來,殲-31才能有一個好底子來與F-35進行較量,才不至於被原來詬病為「短腿」的F-35笑話!
※英國航母為去南海練習海上」加油「,韓國6年造一艘補給艦太坑爹
※殲-20「曝光」主彈倉掛載新式武器!對標美軍F-35的激光制導炸彈
TAG:每點-新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