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擋住日軍兩個師團,被盟軍譽為「世界上最精銳之部隊」,師長是誰

擋住日軍兩個師團,被盟軍譽為「世界上最精銳之部隊」,師長是誰

抗日戰爭還有一個戰場是在緬甸,是因為日軍想要打通一條通往重慶大後方的戰略通道,一旦被他們得逞,則整個中國的抗戰會變得異常危險,所以中方派出了遠征軍,進入緬甸,幫助英軍(當時緬甸屬於英軍的屬地)抗日,同時確保日軍陰謀不能得逞。

1942年3月,在崑崙關戰役中戰功卓著的國民革命軍第5軍第200師到達緬甸同古。

第5軍第200師,師長就是名將戴安瀾,是一支機械化裝備的在抗日戰爭中屢建奇勛的部隊,先行入緬,士氣高昂。軍運卡車身上,貼滿了用中、緬兩國文字書寫的標語:「中國軍隊為保衛緬甸人民而來!」「加強中英軍事合作!」「緬甸是中國最好的鄰邦!」「驅逐倭寇,揚威異域!」「為國爭光,不勝不還!」

1942年3月7日200師日夜兼程,到達戰鬥第一線同古。同古南距仰光250公里,北距曼德勒320公里,是仰曼鐵路的重要城市和戰略要地,西北還有克永岡(開道)機場,是日軍「必須迅速佔領」之地。而我方則認為,它與西線普羅美和東線毛奇互相呼應,構成阻止日軍北犯的屏障。尤其是3月8日,仰光失陷後,同古爭奪戰,就顯得更為重要。

3月8日,200師所屬各部相繼到達同古,戴安瀾親率全師軍官到各處偵察,研究地形、判斷敵情,採取集思廣益的方法來確定陣地選擇、兵力配備和作戰方案。部署完畢後,戴師長便夜以繼日地到各部隊去巡視,指導他們進行備戰和應戰演練,並派政工人員訪問華僑和當地緬甸人,組建華僑志願隊協助部隊作戰。

駐守在同古一帶的英緬第1師士氣極為低落,既不了解敵情,又未作迎戰準備,只準備安全後撤,保存實力。

此時的同古三面受敵,對200師來說只能背水一戰。部隊集結完畢後,戴安瀾派軍部的摩托化騎兵團和598團步兵第1連到同古以南12公里的皮尤河畔,接替英軍。3月18日,駐緬英軍全部撤退往普羅美。

19日拂曉,敵搜索部隊向我靠近,上了皮尤河橋。戴安瀾立即下令埋伏在此的200師按計劃引爆大橋,兩翼部隊用機槍掃射,經過3個多小時的激戰,敵人遺屍20餘具,丟下步槍11支、輕機槍2挺、摩托車19輛。在清理戰場時,從一個叫磯部一經的少尉軍官屍體上,搜出敵兵力配備圖、作戰日記等,才弄清了正面之敵為55師團步兵第112聯隊。

這一前哨戰,使日軍遭到侵緬後的第一次損失,也轉變了英軍對中國「草鞋兵」的輕視,他們連連豎起大拇指:「你們打得好!」1942年3月21日的《泰晤士報》上報道了這場戰爭,報紙對中國軍隊的英勇表現進行了肯定,認為中國軍隊在保衛緬甸北部這一重要任務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從19日起,日軍第55師團第112聯隊向同古發起攻擊,第143聯隊於20日投入戰鬥,雙方激戰12天之久,日軍遭到太平洋戰爭開戰以來未曾遇到過的猛烈抵抗。

日軍在飛機、大炮、戰車的掩護下,連日組織猛攻,均遭第200師擊退,雙方傷亡慘重。22日深夜,戴安瀾見日軍進攻猛烈,形勢嚴峻,遂決心與同古共存亡,在給其夫人王荷馨的信中寫道:「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是上級大計決定,後方聯絡過遠,敵人行動迅速,現在孤軍奮戰,決心與陣地共存亡,以報國家養育之恩,為國戰死,事極光榮。」在營以上軍官會議上,為了防止戰鬥中指揮中斷,戴安瀾宣布:「如本師長戰死,以副師長代之;副師長戰死,以參謀長代之;參謀長戰死,由步兵指揮官替代,各級照此辦理。」

22日至23日晚,200師官兵先後打死日軍官兵500多人,毀其坦克3輛、裝甲車7輛,俘戰馬38匹,輕、重機槍9挺,九二式步炮1門、步槍266支和其他彈藥裝具,敵不支而退。一批化裝成緬甸平民的敵人趕著暗藏武器的牛車企圖矇混進城,也被第200師查出消滅。

25日拂曉,日軍由南、西、北三面包圍同古。戴安瀾命令收縮外圍,加固工事。戰至28日夜,日軍派出小股部隊突襲200師司令部,戴安瀾率部與日軍激戰通宵,直至援兵趕到,才將敵擊退。

由於西線英軍始終沒有採取積極行動配合,加上英方延誤,中國遠征軍後續部隊未能按預訂計劃運送到同古前線,第200師苦戰12天,傷亡2000餘人,內缺糧彈,外無援兵,面對增援後4倍於己的敵人,困守孤城,形勢危急。

杜聿明認為,「在此形勢下,我軍既不能集中主力與敵決戰,以解同古之圍,而曠日持久,仰光登陸之敵勢必參加同古戰鬥,坐使第200師被敵殲滅。如此, 則我遠征軍將被敵人各個擊破,有全軍覆沒之虞。因此,我決心令第200師於29日晚突圍,以保全我軍戰力,準備在另一時間、另一地點與敵決戰。」於是第200師在戴安瀾指揮下安全突圍,連一個傷兵也未丟失。至3月30日拂曉,在最後牽制敵人的小部隊安全渡河後,日軍才發現同古是一座空城。

英、美盟國亦高度讚揚第200師在同古戰役中的作用和能力,稱讚其是「世界上最精銳之部隊」。英國《泰晤士報》稱讚說:「華軍以少勝眾,英勇果敢,將使華軍之戰績,益增光輝。」可見戴安瀾師長當時的榮光。

原創碼字不易,若覺得有收穫,轉發給更多人了解歷史!打賞自由,都是鼓勵,謝謝您!!若您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歡迎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鏡中人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媽,我們家窮,但是我不想改變

TAG:鏡中人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