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泰陵修建完畢發現浸水,工匠獻出一個「邪招」,竟騙過了皇帝!
明泰陵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朱祐樘(年號弘治)和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這座陵墓曾經往外滲水,按照正常的處理辦法,不僅督工太監,工部群臣,還有欽天監的有關人員,全都得下獄砍頭,可是一個工匠,獻出了一個邪招,不僅暫時止住了泉水,還讓明武宗大上其當。您要想知道具體的真相,那就讓小編給您揭秘。
封建王朝有一個鐵打不變的規矩,那就是開國的皇帝都很英明,而處於王朝中間段的皇帝都很平庸,而王朝末代的皇帝必定腐朽不堪。
可是明孝宗卻是一個特例,他雖然處在明王朝帝王的第九位(明王朝一共16位皇帝),卻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好皇帝,他不僅勤於理政,而且選用賢臣,抑制宦官,促進了明朝生產力的發展,史稱為「弘治中興」。
明孝宗去世後,明武宗即位,當時明孝宗的陵墓還沒有著落。明武宗就命禮部左侍郎李傑、欽天監監副倪謙和司禮監太監戴義等人,尋找明孝宗的陵墓的「最佳」位置。
接下來,小編就用明泰陵,來說一個破除迷信的話題。
這三個人最終選定了茂陵西面的施家台,他們認為這裡是一個上佳的「吉、地」, 明武宗為了慎重起見,又請來了不少的風、水高人,並對施家台這塊陵地,進行了專門的考察,他們都認為,施家台的風、水,真是好上了天,好得冒出了鼻涕泡,簡直可以說,好得不能再好了。
武宗皇帝得到了全國「風、水」高人們的保證,隨後傳下了一道聖旨,上萬的民工,就開始修陵建墓,可是泰陵剛剛完工,在挖掘龍棺下的金井之時,一個「超級」打臉的事兒出現了。
祝允明《九朝野記》有這樣的記載:水孔如巨杯,仰噴不止——金井中有泉水「嗤嗤」地噴了出來,金井噴水,這說明大明的工部、欽天監還有請來的那些風水高人,全都是不靠譜的「大騙子」,下獄砍頭都是輕的,押赴刑場,千刀萬剮都有可能。
這道理很簡單,泰陵滲水,不僅修陵的幾百上千萬兩白銀打了水漂,而且欺君的大罪更是任何人都承擔不起的。
當時的吏部主事楊子器曾經親眼見到過金井出水,他急忙回京,將情況稟報給了武宗皇帝。
督工太監李興,新寧伯譚佑,還有工部李左侍郎等為了保命,急忙找來了李工頭。李工頭今年60多歲,一輩子至少主持修建了不下幾十座王侯皇帝的陵墓,金井湧泉,李工頭並無責任,可是一旦泰陵停建,他和他手下幾百號工匠的工錢也就泡湯了。
面對急如風火的情況,李工頭施出了一個大「歪」招——用軟木楔子釘住泉眼,隨著軟木沾水膨脹,金井湧泉暫時被止住了,接下來,又用三灰土將金井夯實,泉眼中的水,在一兩個月之間,是絕對冒不出來了。
武宗皇帝聽到吏部主事楊子器的稟報,他急忙派太監來查,可是檢查的結果是,墓室內乾燥異常,根本就沒有泉眼湧出,武宗皇帝一怒之下,竟將楊子器下了大獄。
壞人行陽,好人遭災,老百姓騙官府,官員騙皇帝,一個騙一個,這樣的大明朝焉能不倒檯子?封建社會滅亡真的是順應天理的事情!
※溥儀到浙江省博物館參觀,他看到一件藏品,驚嘆:比紫禁城還豪華
※馬王堆古墓中出土了幾千件文物,有七件模樣怪異,不知是幹啥的!
TAG:歷史解密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