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光通信也缺芯,高端晶元嚴重依賴博通、三菱等

中國光通信也缺芯,高端晶元嚴重依賴博通、三菱等

來源:通信產業網

作者:高超

本文經授權轉發

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光通信大國,在光纖光纜領域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在光器件領域,特別是光通信晶元領域,中國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特別是高端光電晶元。

高端光電晶元是最大短板

在光通信傳輸過程中,發射端將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然後調製到激光器發出激光束,通過光纖傳遞,在接收端接收到光信號後再將其轉化為電信號,經調製解調後變為信息,而光電晶元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實現電信號和光信號之間的相互轉換,是光電技術產品的核心,處於光通信領域的金字塔尖。

目前國內能夠生產光電晶元的企業並不多,約30餘家,其中大多數能夠大批量生產低端晶元。

僅有光迅科技、海信、華為、烽火等少數廠商可以生產中高端晶元,但總體供貨有限,市場佔比不足1%,高端晶元嚴重依賴於博通、三菱等美日公司。

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表示,在路由器、基站、傳輸系統、接入網等光網路核心建設成本中,光器件成本佔比高達60-80%,而光器件成本高企的核心原因在於高端晶元還不能完全國產化,需要依賴進口,因此高端光電晶元應該成為中國光通信產業需要攻克的關鍵點。

問題出在哪

中國光電晶元產業相對落後,既與內部研發實力,也與外部環境有關。

在內部研發方面,光電晶元是一種高度集成的元器件,其所集成的元件包括激光器、調製器、耦合器、分束器、波分復用器、探測器等。目前業內有兩大類晶元封裝解決方案,一類是III-V族,一類是硅光,其中前者技術相對較成熟,有成熟的單片集成解決方案,後者的激光器集成和封裝方案還在完善。

一般來說,光電晶元的研製過程可分解成為三個環節,分別是外延材料設計、外延材料的生長以及後端工藝製備。外延材料設計是指藉助模擬模擬軟體設計出滿足應用需求的晶元外延結構。外延材料的製備是指利用相關方式生長出滿足設計要求的外延材料,其質量往往是影響光晶元性能的重要因素。後端工藝製備則是利用半導體相關工藝,將外延材料製作成具有一定表面結構的光電晶元。

而中國在光電晶元的研發、設計、流片加工、封裝等方面,與國外相比,都有些欠缺。據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2年)》顯示,國內企業目前只掌握了10Gb/s速率及以下的激光器、探測器、調製器晶元,以及PLC/AWG晶元的製造工藝以及配套IC的設計、封測能力,整體水平與國際標杆企業還有較大差距,尤其是高端晶元能力比美日發達國家落後1-2代以上。而且,中國光電子晶元流片加工也嚴重依賴美國、新加坡、加拿大等國。

在外部環境方面,在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的格局中,中國依然是行業的新進者,按照產業的發展規律,新進者一定是先從整機和系統等相對容易的產業環節開始切入。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超摩爾研究室主任朱邵歆博士告訴《通信產業報》(網)記者,我國目前所處的產業階段決定了整機和系統企業會優先採購全球龍頭供應商的光晶元,從而對自主研發晶元的決心有所鬆懈。

顯然,光電晶元的研發過程極為複雜,不僅需要一定的技術積累,還需要較大的投資,研發和生產周期也都較長,高端晶元更是如此。這意味著中小企業很難在高端光電晶元的研發上有所作為,而即便是大型企業,在研發的過程中沒有獲得足夠多的用戶反饋,及時糾錯,在商用過程中多少也有些力不從心。

如何突破

要攻克高端晶元,首先得打破國內通信設備廠商不願意用、研發廠商不敢大投入的怪圈。這就需要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統籌產業布局,改善企業生存環境,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

此外,中國通信學會光通信委員會榮譽主任、亞太光通信委員會主任毛謙認為,晶元工藝非常複雜,工藝的成功與人很有關係,培養、吸引高技術人才也是重中之重。

朱邵歆則建議,國內的通信設備企業要判定當前的國際形勢,加大自主產品的研發力度,利用系統優勢,加大試錯比例。還要借光晶元開始在消費電子中應用的東風(如人臉識別的VCSEL光晶元),發揮技術儲備優勢,加大產品和市場布局,以市場的手段提升光晶元產品的競爭力。

可喜的是,國內已經有多家企業和科研院所率先布局光電晶元領域,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武漢郵電科學院等科研機構在光器件領域深耕多年,具有深厚的技術儲備。華為海思早在2013年,通過收購比利時硅光子公司Caliopa,加入晶元戰場,後來又收購了英國光子集成公司CIP,目前該公司已經掌握100G光模塊技術,準備進一步攻克難關,實現量產。

烽火科技旗下光迅科技近日推出了120GCXP模塊和100GQSFP28SR4模塊,這是在國內首次實現100G速率光模塊的晶元國產化。此外海信、華工科技等都在耕耘高端光電晶元市場。

然而,上述企業的晶元產品要全部實現內部採購,還需要很長時間。朱邵歆強調,對於中國的光晶元發展來說,一些必要的「學分」還是要修滿的。

以工匠之心靜待花開

在中國光通信產業鏈里,光電晶元產業一直以來都在低端徘徊。有資料顯示,10Gb/s以及以下速率光晶元國產率能夠達到80%以上,可是25Gb/s以及以上速率光晶元卻處於產業的窪地。這與手機晶元產業是何等的相似,使人不免產生疑問,難道中國真的玩不轉這種高科技的玩意兒嗎?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其實中國在很多產業走在世界的前列,比如高鐵,比如航天工業,這都說明了中國在晶元領域同樣擁有走在世界前列的可能,只是需要時間罷了。

其實任何一項高科技產物都需要資金、時間的積累,而中國光電晶元產業就恰恰如此,畢竟這是一個需要精密儀器在納米級進行集成、封裝作業的產業,需要的是技術長期的積累,更需要耐得住寂寞,以及資金消耗。只要認清這一點,肯投入,肯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布局產業,那麼就會贏得最後的勝利。

相信,中國光電晶元產業會有成功邁入高端,引領世界的那一天,因為這是對耐心等待最好的獎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芯師爺 的精彩文章:

IC設計者必參加的的測試方法研討會
相愛相殺半世紀,AMD 處理器曾經10次擊敗了英特爾!

TAG:芯師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