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在晚宴上喊肚子疼,然後偷偷從巴基斯坦溜到了中國

他在晚宴上喊肚子疼,然後偷偷從巴基斯坦溜到了中國

47年前的今天,一位美國人歷史性地到達新中國,會見中國領導人,實現了一次中美關係的「破冰」。

他的名字是基辛格。

基辛格

1971年4月10日,美國乒乓球代表團應中國乒乓球代表團的邀請訪問中國,打開了隔絕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門,被國際輿論譽為「乒乓外交」。之後,中美兩國決定舉行一次「秘密的預備性會談」,為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做準備工作,美方代表是時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

尼克松將這次秘密訪問稱為「波羅行動」,意指此行像700年前馬可·波羅造訪東方一樣,充滿了不可預知的困難和風險。

為了躲避公眾耳目,白宮宣布基辛格將前往越南、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活動。7月8日,在巴基斯坦的晚宴上,基辛格假裝肚子痛。巴基斯坦總統宣布,伊斯蘭堡天氣太熱,影響基辛格的健康,巴基斯坦決定請他去總統別墅休養。

7月9日凌晨4點,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基辛格出現在等候的中國外交官面前。在場的中方外交人員唐龍彬回憶道,基辛格留給自己的印象很嚴肅,而且「當時我們也板著臉」。美國的警衛還在文件箱上掛著鎖鏈,一頭鎖在文件箱上,一頭鎖在手上,「要搶他不容易,你除非把他手砍了。」

飛機上,一片尷尬中,基辛格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和生於美國的中國女士唐聞生打招呼,還幽默地說,唐聞生可以競選美國總統,而出生在德國的自己則沒有資格。話盒子打開了,氣氛輕鬆了。

到了中午,飛機抵達北京郊區的南苑機場。基辛格一下飛機就鑽進了大紅旗轎車,車子駛向釣魚台國賓館。下午4點30分許,周恩來來了。

基辛格與周恩來

兩人握手後,周恩來微笑著說:「這是中美兩國高級官員20多年來第一次握手。」基辛格也笑了:「遺憾的是這還是一次不能馬上公開報道的握手。要不然全世界都要震驚!」

接下來,兩人走進會議室。基辛格回憶稱:「周和我終於面對面坐下來,共同探討我們兩個以前互有敵意的國家是否可能真正和解。」

基辛格在北京逗留了48小時,周恩來同他舉行了六次共計17小時的會談,商討台灣問題和尼克松訪華時間安排等問題。

基辛格說,中國的待客之道與前蘇聯截然不同,「似乎沒有任何事干擾到我們東道主的泰然自若……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更接近中國傳統外交風格,而非我們與其他共產國家談判時見到的並且習慣了的裝腔作勢的風格。」

基辛格稱:「歷史上,中國的政治家善於用款待、慶典和精心培育的私人關係來達到他們治國的目的。這種外交風格非常適合於中國傳統的安全挑戰——在周邊不斷的武裝挑釁下保存一個平靜的農業大國。中國生存下來,並且通過巧妙的平衡藝術運用恩威並施加上輝煌的文化熏陶保持長期的強盛。」

最後,雙方約定尼克松1972年春天來訪。在誰邀請誰的問題上雙方爭執不下,都不想讓自己顯得太積極。毛主席最後批准了這樣的說法:「獲悉尼克松總統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強烈願望」,周恩來「發出正式邀請」,尼克松「欣然接受」。

7月15日,中美發表聯合公報,公開了這一次秘密訪談,並宣布尼克松將訪問中國。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電波都在載送這個消息。第二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達北京,開始「改變了世界的一周」,中美關係走向正常化。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與周恩來握手

後來,基辛格多次訪問中國,累計超過80次。他曾表示,「美國夢」源於美國人對於改善個人生存條件的不斷追求,認為明天永遠是更好的,而中國人在近兩百年間遭受了巨大的苦難,因此放眼向前看,提出「中國夢」是非常重要的事件。「雖然發源不一樣,但兩個夢的終極狀態是一致的,追求的都很相似:一個更加和平、繁榮和合作的世界。」

編輯:朱曉樂

綜合: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新聞網、瞭望智庫、《中國經濟周刊》《揚子晚報》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下文」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下文 的精彩文章:

「兩彈元勛」鄧稼先:研發一個「彈」獎金是10元
諾獎作家、戰場英雄、捕魚專家...海明威還是一名「貓奴」

TAG: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