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青龍寺大雄寶殿觀音青石浮雕募捐緣起
十方來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
萬人施萬人舍萬人共結萬人緣
青龍寺在諸位善信大力支持下,已於2017年11月30日隆重舉行落成暨佛像開光慶典,正式對外開放。寺院後續裝修裝飾工程亦在日益完善之中。
青龍寺擬建石刻浮雕「倒駕慈航觀音」,將安放於大雄寶殿背面,整個浮雕長7米高6米面積約42平方,浮雕觀音手持凈瓶,慈祥寧靜,莊嚴華貴,栩栩如生,令人肅然起敬。
本寺兩序大眾仰願十方大德,護法善信,珍惜良緣,隨力供養;起聚沙成塔之志,植求生凈土之資。望大眾輾轉相告,襄此勝舉。祈願十方賢達,大德仁翁、六時吉祥、光壽無量、福慧增長、所求如願!
護持三寶,利益眾生;修寺供佛,萬世庇蔭。捐助一萬元以上者功德芳名將刻碑與寺共存。
歡迎大家認捐布施,成就莊嚴道場。
認捐布施方式
1、淮安市清江浦區青龍寺客堂 法正法師 果忍法師
地址:淮安市清江浦區越河路140號
2、淮安市清江浦區慈雲禪寺客堂 妙靜法師
地址:淮安市清江浦區承德南路7號
3、銀行匯款
賬戶:淮安市清江浦區青龍寺
開戶行:中行分行營業部
(匯款同時請電話告知匯款人姓名、金額及聯繫方式。此項目工程為期約兩個月,有意捐贈者請速與客堂聯繫,以便刻印留名。)
青龍寺簡介
青龍寺,位於淮安清江浦區越河路西段里運河北岸。「運河之都」淮安,自古便有『襟吳帶楚客多游,壯麗東南第一州』之美譽。歷史上南糧北調、北鹽南運,必經此地,千年人文薈萃,留下眾多名勝古迹。運河北岸的青龍寺即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剎。青龍寺原名青龍庵、青龍禪院,始建於明崇禎年間。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尼僧通福法師募資擴建,復使鼎新,香火繁盛。幾百年來,滄桑歷盡,屢廢屢興,香火延續至上世紀五十年代,青龍庵尚有尼僧5人。文革期間,寺院殆遭毀壞,殿堂空蕩,僧侶離散,蕭疏一片。庵址亦被佔用辦廠。十年浩劫,誠可悲嘆。
改革開放後,撥亂反正,百廢俱興。上世紀九十年代,市民族宗教局和市佛教協會,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宗教政策,收回了寺產,青龍寺有望復甦。
2013年,淮安市委、市政府,將青龍寺納入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淮安里運河文化長廊」清江浦景區重點建設項目。按照構建生態園林、佛教公園的目標,青龍寺的總體設計樸素、寧靜、超脫,最大程度與沿河自然環境相融合。淮安市佛教協會根據里運河文化長廊總體規劃,向市發改委提出了《關於申請青龍禪寺建設項目立項的報告》。同年9月獲市發改委批准立項建設。
2015年4月8日,青龍寺擴建工程正式開工。為確保青龍寺順利建設和日後正常運轉,政府決定將青龍寺隸屬於慈雲禪寺,作為下院管理。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慈雲禪寺方丈果光大和尚秉承愛國愛教、為里運河文化長廊增輝添彩、為淮安人民祈福納祥的信念,多方籌措資金,修建殿堂,重塑法身,增置法器,焚香續燈。
2017年9月,青龍寺在原址上順利完成擴建,佔地面積6667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在保留原廂房基礎上,新建了天王殿、大雄寶殿、伽藍殿、祖師殿、鐘樓、鼓樓、念佛堂、禪院、僧寮、齋堂等殿堂建築。青龍庵始建時所植二株銀杏至今尚存有一株,已有260多年樹齡,高大挺直、枝繁葉茂,每逢金秋碩果累累;寺中另有一古井尚存,清冽甘甜,旱季不枯、雨季不溢,堪稱神奇。
青龍寺東臨「蓮花法界」牌坊,南濱古運河,與觀音、慈雲二寺一衣帶水,鐘鼓相和,波光塔影,水韻天成,實為鬧市中難得之清涼凈土。
2017年11月30日,淮安市隆重舉行青龍寺落成暨全堂佛像開光慶典,青龍寺正式對外開放。
青龍寺的擴建落成使文物古迹得到了恢復和保護,延續了淮安城市歷史文脈;為淮安增添了一座弘法利生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為里運河文化長廊這條玉帶鑲上了一顆璀璨的明珠。
TAG:淮安市慈雲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