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浦陽江中上遊河谷盆地鄉土景觀研究

浦陽江中上遊河谷盆地鄉土景觀研究

前 言

浦陽江是浙江目前一條在各方面都不太出名的河,但在歷史上,由於其下游改道而給當時的紹興地區帶來巨大影響,並經歷了數次極具傳統特徵的以水利整治為核心的區域規劃與建設。若干年前,我去浦陽江調研大名鼎鼎的麻溪壩,看到浦陽江及其支流江闊堤高、閘堰完備,遂順江而上調查了中上游的諸暨和浦江河谷,從中游的圩田到上游的畈田,以及依託農業和水利的鄉土聚落,發現河谷地區雖然面積不大,但鄉土景觀具有很強的地域分布特性,而水利系統是起到了基本的支撐作用,覺得是一個較好的研究題材而展開了初步研究,並將其作為譚敏浩同學的碩士論文,指導其對這一地區開展持續的研究。本文是譚敏浩同學碩士論文的部分內容。

——郭巍、譚敏浩

由流域水系衝擊作用形成的河谷盆地往往具有較為封閉的地域環境,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將其轉化為了獨特的鄉土景觀。從河谷盆地這一地理單元對其鄉土景觀進行整體分析,能更充分地認識流域內人居環境的形成過程和特徵。本文以浙江省浦陽江中上遊河谷盆地鄉土景觀為研究對象採用現場調研法、文獻綜合法、圖示分析法、實例研究法等,將研究區域鄉土景觀理解為生態、生產、生活的複合系統,具體地展示了風景園林學視角下,以流域水係為對象的整體性鄉土景觀的研究內容、研究途徑和研究結果。

1

引言

浦陽江位於浙江省中北部,發源於龍門山脈西部嶺腳,自南向北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個河段,最終匯入錢塘江。本文研究的浦陽江中上遊河谷盆地主要包括浦江盆地和諸暨盆地,總面積約為763km2(圖1)。浦陽江水系的衝擊作用塑造了浦江和諸暨河谷盆地獨特的自然景觀,先民經過數千年的漫長開墾將其轉化為了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人居環境。在傳統農耕時期,浦江和諸暨河谷盆地作為一個較封閉的地理單元,其鄉土景觀的形成和演變充分展示了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

圖1 今浦陽江水系概況及本文研究範圍(譚敏浩繪製)

目前,國內圍繞浦陽江流域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於兩個方面:即水利歷史研究和水利工程研究。而以風景園林視角對以流域水係為對象的整體性鄉土景觀研究較少。本文通過對浦陽江中上遊河谷盆地的鄉土景觀體系進行分層研究,深入揭示各疊加層之間的關聯性,總結其景觀物質要素構成。其次,通過實地調研和個案分析,選取典型的聚落樣本,總結各個聚落樣本的空間格局特徵,並分析這種特徵形成和演變的內在動因,從而對浦陽江中上遊河谷盆地鄉土景觀體系進行驗證。浦陽江中上遊河谷盆地鄉土景觀的各系統層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和整體性,以其為對象從風景園林的角度加以分析,對以流域水係為對象的整體性鄉土景觀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

2

浦陽江中上遊河谷盆地的自然基底

浦陽江中上遊河谷盆地整體呈西南-東北走廊式格局,水是盆地自然景觀最重要的塑造力量。由於地處季風頻繁活動地帶,梅雨和颱風天氣造成的強降雨給盆地帶來了大量的山溪型流水,短歷時強度大,沒有固定的河道,使得雨季時河谷盆地水網交錯,溪流縱橫。此外,中游諸暨盆地地勢低洼,北部最低海拔高度僅3.1m,因而形成了大量的積水湖盪。而上游浦江盆地西高東低,河流比降大,排速快,湖泊較少。

充沛的水資源哺育了浦陽江兩岸的人民,但同時也威脅著人們的生存在浦陽江流域,人與自然的相互作用集中體現在人與水的相互作用上溪流湖泊極大的影響了浦陽江河谷盆地鄉土景觀的內在結構和在外形態,也成為相關研究的重要線索。

3

浦陽江中上遊河谷盆地的景觀系統

依據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可以將浦陽江中上遊河谷盆地劃分為湖區和平畈地區兩部分,其分布特徵與盆地自然基底密切相關,且二者的農田水利體系和聚落體系各有特點(圖2)。

圖2 今湖區、平畈地區分布示意圖(譚敏浩繪製)

3.1水利系統

3.1.1湖區水利體系

浦陽江中游沿江地帶曾有大量湖泊分布,人們將這些原始湖泊逐漸改造為水田,地理位置上主要集中於諸暨盆地中北部區域。在水利建設上,一般以湖泊為單元,形成相對獨立的各湖區。總體而言,通過水利設施建設,各湖區形成了相對獨立的水環境:沿江築堤防止浦陽江水進入,在湖內築圩分離農田與湖水,同時利用涵閘和排水渠使得湖區內的水位由人工控制。堤埂、水網、涵閘設施是湖區水利體系的三要素(圖3)。

圖3浦陽江中上遊河谷盆地水利系統示意圖(譚敏浩繪製)

早期人們開墾湖田主要沿湖地勢較高的地帶圍梗造田,水田既得灌溉之便,又無江潮之患。隨著開發漸進,湖底於高處也被築圩開墾,而低洼處則仍為湖盪水塘,內梗將農田與湖水分離,形成了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圩田,並使得整片的湖泊分割為了眾多的水域。這些水域在後期湖田化的過程中被湖田不斷擠壓,在歷代的整理後逐漸成為了密集有序的河網。湖區外則通過築外堤將浦陽江與湖區分離,並修築涵閘設施使得河網水位可受人為調控。然而,隨著湖田的進一步開墾,小圩合成大圩,一些湖區內的河網逐漸消失,只剩下了用來排水的瀝河。瀝河多是湖區內的自然河流,收集山溪來水,並將湖區內剩餘的積水排出。至此,有些湖區內的所有土地幾乎都被開墾為湖田,以至於看不出這裡曾有過湖泊(圖4)。

圖4 湖區水利體系演變示意圖(譚敏浩繪製)

堤埂、湖區水網和涵閘設施的建設,最終塑造了湖區相對獨立的水環境,為湖區內湖田灌溉和抗旱排澇營造了較好的條件。同時也可以看到,不同時期湖區水利體系的發展演變,對農田的形態分布以及湖區整體的景觀面貌有著深刻的影響。

3.1.2平畈水利體系

平畈水利體系建設的重點相比湖區水利體系有所不同:湖區因田在湖中,蓄水灌溉容易,因此水利建設重在防洪排澇;而平畈許多為坡地,溪澗直泄,苟無灌溉,所以水利建設重在蓄水防旱。總體來說,平畈地區依靠沿江築堤來防洪,並利用水塘蓄水和堰壩引水灌溉。江堤、湖塘和堰壩設施是平畈水利體系的三要素(圖3)。

江堤主要用來保護沿江的畈田。明代中葉以後,沿江人民不斷侵蝕江道,導致水以河窄而難容。再加之湖區蓄水功能的減弱,下游改道排水不暢,以至於畈區兩岸的堤防越堆越高,常因水壅而潰,使得畈區洪、旱災害並發,民不聊生。修築江堤到後期變得俞發重要。

「田無溪堰者則為塘」[1],由於地勢較高,水難以積蓄,因此距溪流、河道較遠的廣大平畈地區極為重視湖塘建設。據《浦江水利志》統計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全縣湖塘總面積達16085畝;清雍正四年(1726年),全縣湖塘總面積17227.5畝[2]。平畈地區湖塘數量眾多,分布廣而均勻,面積一般不大,與農田面積、灌溉效率以及聚落用水量相匹配。

此外,沿浦陽江干支流的畈田主要依賴堰壩蓄水引灌。浦陽江上游、支流的堰壩與中游堰壩各有特點。由於上游和支流地區河流比降大,調蓄能力差,這裡的堰壩多為固定性的石砌堰,能起到穩定河床,蓄水防旱的作用;而中游地帶河曲眾多,水流漸緩,若堆築固定性石堰,入梅後很容易使得水流壅高潰堤而毀壞農田,因此常於枯水時捺築臨時沙堰來攔水引灌。由於臨時沙堰需要高強度的維護,所以聚落往往在堰壩處衍生。

3.2農田系統

3.2.1湖田

浦陽江河谷盆地湖盪眾多,湖田是這裡最具特色的農田類型。隨著水文環境、開發強度和技術條件的改變,湖田形態變化較大,這是不同時期所特有的農業開墾方式與土壤、排水等自然系統協調的結果(圖5)。

圖5湖田演變示意圖(譚敏浩繪製)

隋唐以前,浦陽江河谷盆地的湖泊就已經受到干預。唐末至北宋,大範圍的湖田開發漸次推進,這時湖區水多田少,農田像湖中的洲島。南宋以後,湖田圍墾逐漸與湖區水利建設同時進行,以滿足防洪排澇的需求。龐大有序的湖區水網體系完成了湖區土地的空間劃分,使得湖區內形成了眾多大大小小的圩子。圩子內部比較平整,通過湖區河網取水,圩子內的灌溉溝渠呈十字、甘字或者魚骨狀布置,並由此形成農地的劃分體系。明清時期,零星小圩逐漸合併成大圩,水網的密度和尺度都被大幅壓縮。到了近現代時期,由於防洪和現代化生產的需要,許多湖區被合併,水網繼續被壓縮甚至消失,土地也被重新劃分,渠網體系規整如棋盤狀。這種湖田形態的差異性可見於開發程度不同的各湖區中,從白塔湖、泌湖、楓橋西畈三個開墾程度不同的湖區中便可以清晰地看到這種差異(圖6)。

圖6 湖田典型的土地劃分方式(譚敏浩繪製)

3.2.2畈田

畈田是浦陽江河谷盆地開發時間最早的一種農田類型,農田肌理是歷代層層疊加的結果,尺度多樣,形態複雜。早期開墾主要從山麓衝擊平原處開始,農田沿著衝擊平原呈扇形,並自高向低層層開墾,形成魚鱗狀的有機形態;盆地中部地勢開闊,人們在這裡自由的擴展拓荒地塊,使得農田形態、尺度十分多樣化;而浦陽江干支流兩岸,由於江水泛溢衝擊,灘地常常更換,河堤也常因江水沖潰而改築,因此這裡的農田肌理十分破碎化(圖7)。

圖7 畈田典型的土地劃分方式(以浦江盆地為例)(譚敏浩繪製)

總體而言,平畈地區的農田肌理由四周山腳向中部江流,呈現出規則式向不規則式過渡的面貌。江河溪流將平畈地區劃分為大塊的農田肌理片區,江堤、水塘、溝渠則進一步將片區細化為具有簡單分級結構的土地單元,以此形成農地的劃分體系。

3.3聚落系統

在浦陽江河谷盆地,聚落以水利和農業生產為基礎逐漸發育。依據聚落與農田水利的關係,主要可以分為湖區聚落和平畈聚落2類體系。本文以20世紀80年代地理信息數據為依據,利用ENVI軟體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得出這兩類聚落在研究區的整體分布情況,如圖8。可以看出,湖區聚落主要沿低丘山體分布,另一些與水系節點等聯繫密切;平畈聚落則具有數量多、零碎分散的分布特徵。

圖8 聚落整體分布圖(譚敏浩繪製)

3.3.1湖區聚落

湖區自古就是湖盪密布的區域,為了防水避洪,這裡的聚落主要沿低丘山腳地帶分布,常以山、塢為名,典型的如墨城塢。

隨著湖區水利體系的形成,許多水利設施如堤埂、水閘等需要一定人力維護和管理,同時,這些地區兼有農業、水產業和內河運輸業的功能,因此一部分聚落逐漸沿湖區水利設施發展起來,這些村落常以閘、斗門、梗等為名,例如白塔湖的斗門村。

此外,湖區豐富的水資源給水運交通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因此在重要交通樞紐處往往會形成聚落。這些交通樞紐主要分布於區域之間的要道或驛站、河流的匯口,渡口橋邊。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聚集、中轉,如果周圍地勢平坦,利於農耕與基建,便會成為聚落髮育的理想環境。這些聚落,常常以埠、橋、匯、口等為名,如姚公埠、楓橋鎮等。

3.3.2平畈聚落

平畈地區地水網湖泊較湖區要少得多,聚落的分布與農田的關係更為緊密。這裡土地面積開闊,農田分布較廣,在交通、生產技術不發達的歷史時期,為了方便田間耕作、運肥、收割,聚落需要緊鄰農田,所以往往三家五宅的小聚落到處出現。總體而言,平畈地區聚落數量多且分散,除了農業管理的需要之外,還有平畈地區水源供給不足的原因。此外,聚落尺度不大,除了浦江縣城和部分城鎮之外,聚落大多是非常小型的。在歷史時期,這樣的聚落分布是與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以及依靠人力、畜力等相對落後的生產技術相匹配的,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平畈地區的農業生產。

3.3.3 聚落格局特徵

從整體來看,湖區與平畈地區的聚落分布有明顯的差異。湖區以白塔湖為例,平畈地區以牌頭一帶為例,對其聚落分布進行圖示化分析(圖9),可以直觀的看出聚落分布與自然、農田、水利系統之間的關係。

圖9 湖區與平畈地區聚落分布對比(根據各時期各種資料分析生成)(譚敏浩繪製)

從聚落布局來看:湖區內,沿低丘分布的聚落由於用地較為狹窄,背山面水,往往呈現出環繞山體的態勢,從村口拾級而上,村落依地勢而建典型的如墨城塢、湯家店村、孫家村、趙家村等。另一些沿堤梗、交通要道分布的聚落,其布局形態往往呈條狀。如姚公埠,作為古時重要的水運交通節點,整體布局受到浦陽江水形的影響,呈彎曲狹長的線性分布,橋頭連接著縱向的主街;楓橋鎮從隋至宋代,聚落以楓橋兩端的驛道向東西兩頭呈條狀延伸。在平畈地區,地勢平坦開闊,加之離河道較遠,洪澇風險小,聚落整體往往呈現出大小不等的團塊形態,並隨著聚落的不斷發展向四周蔓延,典型的有浦江縣、草塔鎮、南屏村、鄭家宅等(圖10)。

圖10 典型聚落布局示意圖(譚敏浩繪製)

4

浦陽江中上遊河谷盆地典型聚落樣本分析

通過對現場的調研,本文以浦陽江中上游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傳統聚落為例,對其鄉土景觀展開具體的分析,總結其人居環境營造的智慧,以小見大地對浦陽江中上遊河谷盆地的鄉土景觀體系進行驗證。

4.1浦陽鎮山水形勢與傳統城市結構

浦陽鎮即浦江縣城,踞於盆地西緣,環邑皆山,錦圍綉錯。其傳統城市結構很大程度上受到傳統風水堪輿理論的影響,因此可以從堪輿學角度對其進行解讀,主要分為「占邊、立向、軛關」三個方面。

「占邊」,就是在廣袤無垠的荒野中,通過多重的圍合將廣闊的空間轉化為人可以感知的尺度。浦江地區的三支山脈群山環拱,共同圍合形成151km2的浦江盆地。其中,中支山脈自八角尖分枝,轉南北走勢入城,頓起仙華山為「一邑之勝概,縣治之主山」[3]。浦江縣城則順仙華山支脈龍勢取坐北朝南之向,收雷公山為其朝案。城左龍峰、東峰、壽峰三山共同組成穴場左之「青龍砂」,城右有伏蟾山為穴場右之「白虎砂」,各砂高度多約百米,龍虎環抱,與主山、朝案共同拱衛城鎮。而城牆外東溪、西溪二水夾流左右,浦陽江幹流彎抱南側,眾水環繞,形成浦陽鎮的又一重護衛。眾多山體多重圍合,首先將盆地劃分成了層次分明的地形結構,眾多水流又將城市襟帶包絡,最終使浦陽鎮成為山水聚合,生氣凝融的 「一方勝概」。

「立向」,就是確定朝向。浦江縣主山仙華山平頂體方,如頓笏屏風,獨異於眾山(圖11),這種獨異性形成了先民強烈的地標印象,方便人們在廣袤的荒野中進行定位。主山確定以後,軸線便從干龍生髮,向其延續,自北向南延伸而出,趨向城市。軸線穿過北面城牆與縣衙,沿著上下大街(今和平路)穿城而過,自大明門而出,向南而去,城南雷公山則成為軸線的收尾。城市作為軸線的高潮,其內布局也遵循著嚴密的位序與秩序。縣署踞於城北的軸線正中地帶,最為尊貴,而其他重要公共建築則踞於軸線左側,並繼續分級(圖12)。縱深貫通的軸線,在整體上控制著各山水要素,在城內又組織起層層分級的各功能建築,體現出有主有次,嚴密有序的秩序之美。

圖11 浦江縣城山水形勢示意圖(譚敏浩繪製)

圖12 城內布局遵循嚴密的秩序(紅框內為城市重要公共建築)

「水口者,一方眾水所總出處也」[4],「軛關」即是掌控水口,對其進行控制經營。浦江共有兩個水口,分為水口「第一關」和「第二關」。「水口第一關」(圖13)位於縣城東6公里的湖山峽,峽岸南北有湖山與茂山。為進一步加強對城市格局的空間控制力,又人為的對水口進行培護和經營。在湖山與茂山間建湖山橋,南北橫跨浦陽江。橋南的湖山上則建湖山校舍,而橋北茂山之巔又建有茂山寺,山、水、橋、樓、寺、堤等各景觀要素相互成勝,誠為佳境。為進一步增強藏風聚氣的效果,又在球山設 「水口第二關」。球山屬於浦東山脈,海拔155米,位於浦陽江至盆地出口處。此處浦東山脈與中支山脈延伸出諸多砂山,犬牙交錯,起到了很好的藏風鎖氣的作用。由於對水口的高度關注和細心的經營,使得水口往往成為城市近郊的景觀勝地。

圖13 水口「第一關」示意圖(譚敏浩繪製)

4.2諸暨城市營造和湖區建設

諸暨縣城位於諸暨盆地正中心,夾於長山與浦陽江之間。「蓋用形家言,以白陽峰孤高」[5],因此在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分別於城市東北0.5公里處建艮塔,城東南1公里處建金雞塔,「與(白陽峰)鼎峙,藉以振起艮方之勢也」[5],遂形成城市二塔一峰三足鼎立之勢。城內五座砂山置於北、西、南三面,環抱有情,與東面浦陽江一同圍合出約0.4km2的地域,此後一直是諸暨傳統城市的區域。城內之五湖,光緒《諸暨縣誌》記載:「相傳舊嫌長山勢逼,用堪輿家說,鑿此當之。」[6]其實質作用是為了阻擋山洪,利用五湖調蓄城市洪水。至此,城市形成了枕山帶江,二塔一峰,環山聚湖,靈秀所蓄的山水格局(圖14)。

圖14 諸暨山水格局示意圖(譚敏浩繪製)

由於受自然環境的制約作用,城市布局自由(圖15)。從外部來看,城牆包絡五山,跌宕起伏,形成了「錐堞迴環」的景觀效果。城內沒有非常嚴整的軸線,五湖居中,貫通南北,充當城中紐帶。街巷則以城門為依據,形成主要道路。城內建築沿著街道布局,並分隔出下一級的街巷弄堂。其中重要建築均依五山高阜而建,部分寺廟建築還依湖而立。可以說,城裡湖光山色,街衢縱橫,充滿了江南水鄉的秀麗、自由之美。

圖15 諸暨城市格局(譚敏浩繪製)

諸暨城市格局的形成與湖區開發密切相關。易斯·芒福德在其著作《城市文化》中提到,「特定區域條件中的土壤條件、氣候、植被、農業和聚落髮展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是相互關聯的,同時區域內的這些因素之間存在動態平衡」[7]。湖區的開發,反映了浦陽江中游地帶湖盪密布,山溪瀰漫的河谷盆地景觀。中游地區潮濕鬆軟的土壤在湖區的湖田圍墾和聚落營建的過程中相當關鍵。作為在濕軟土壤上建設的土地整理方法:築堤建閘、開塘浚河,同樣適用於湖田和聚落。

諸暨縣城作為湖區聚落的頂級單元,其營造方式和湖區的建設有很強的相似性。諸暨城牆的出現與湖泊堤埂的圍築在時間上有一定的重合性,且城牆圈五山圍築,與建堤梗時沿山而築有不謀而合之處。可以說,諸暨城牆在某種意義上相當於湖區的外堤,起到擋御浦陽江的作用。城市內部五湖-兩河-兩閘的排水系統與湖區的水利體系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五湖所處的位置本身就是雨水、山流積聚的地帶,其相當於湖區原始的湖泊或是湖區開發後的低盪和瀝河,起到滯洪蓄淡的作用。南閘與縣湖閘又可以視為湖區水利系統的涵閘設施,起到調節、排澇的作用。以此推演,琵琶湖與學湖之間的徐公堤相當於湖區的內梗,而城市中的建築單元則可比擬為湖區中的農田(圖16)。

圖16 諸暨城市演變示意圖(譚敏浩繪製)

由此可以看出,諸暨城市營造的方式與湖區的建設具有相似的生成邏輯,城市與湖田在形態和構成元素上也有很強的相關性。因此,城市營造和湖區建設都可以被解讀為自然形態和人工干預這兩種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它的基礎則是水文系統、土壤條件與生產技術的高度一致性。

4.3楓橋鎮湖區景觀的演變與城鎮格局的形成

楓橋鎮位於諸暨盆地的東北部,在早期這裡還是河網縱橫的沼澤地,其北部地勢低平與泌湖連成一片。由於楓橋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宜於水稻的生長,早在三四千年前,楓橋盆地邊緣的高地已有先民進行原始的水稻種植。隨著水利設施的進步,晉朝建興年間(313-315年),盆地內部已築有堤埂,形成了小片的圩田[8]。南朝(420-589年)時,人們繼續圍湖決水,使得湖沼成為良田,東南部地勢較高,湖田發育較快;西北海拔多在5米以下,與泌湖相連,湖田的發育滯緩。南朝至隋(581-618年)湖田由東南向西北發展,小圩合成大圩,逐漸形成大面積的湖田。

到了唐代(618—907年),隨著湖田化的繼續推進,湖區內河網被農田蠶食,自然溪流被圍築成為排水的瀝河,這也奠定了日後楓橋湖區的水利景觀格局:湖區內西部櫟江及其分支、中部楓溪江左右兩支,北部孝泉江及其分支流形成湖區內瀝河,瀝河之間限定出圩子,形成初步的農田劃分。圩子內部比較平整,垂直於瀝河延伸出棋盤結構的灌溉溝渠由此形成農地的劃分體系。唐以後湖田化進一步加快,楓橋的水利景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明代,泌湖完全湖田化;清代,楓溪江幹流逐漸淤塞,楓溪向西水道成為主幹;民國後,櫟江、孝泉江與楓溪江三江並道穿過泌湖入浦陽江,並道後的這一段被稱之為楓橋江。這以後整個楓橋盆地內縱橫交錯的河網幾乎完全消失,只有規則的農田肌理顯示出這裡曾為湖區(圖17)

圖17 楓橋湖區景觀演變示意圖(譚敏浩繪製)

楓橋城鎮的形成與湖區開發、水運商貿密切相關。早在南朝時,楓橋已出現集市的雛型。當時的集市在今楓橋鎮以北,名為「市下」,聚落主要沿陶家山一帶分布。隋代楓溪江上游主河道已經基本固定,隋行軍總管楊素在鐘山西麓楓溪江渡頭架橋,並于山腳設驛站,橋即「楓橋」,驛站則名「楓橋驛」[8]。這時的集市便由「市下」南移至石橋東側,稱之為「 楓橋頭」。唐代石橋重修,橋下設船埠,成為楓溪江航運的起點。以「楓橋頭」為中心的集市因而逐漸發展起來。

至宋時,楓橋的集市已相當繁榮,三里長街形成,分上市、中市和下市三段。到了明代後期,南市逐漸形成。清代自乾隆以後,由於山區墾殖泥沙下泄造成了楓溪江河道的淤淺,楓溪江主流改道向西過五顯橋而出。楓橋頭自此水運衰落,去杭州的水路需至遮山下船。因此,鎮上出現了一條從南市往北,經樓家去遮山的所謂「船路」。在這條「船路」的南端,店鋪林立,成了日後的北市。至此,楓橋鎮一縱一橫的街道格局終於形成並一直延續至今(圖18、19)。

圖18 楓橋鎮城鎮格局形成示意圖(譚敏浩繪製)

圖19 楓橋鎮聚落格局(譚敏浩繪製)

5

結語

本文通過對浦陽江中上遊河谷盆地其鄉土景觀分層剖析,揭示了各系統層之間的緊密聯繫,總結了鄉土景觀的構成要素。而通過多個聚落樣本的分析,又能清晰的看到鄉土景觀各構成要素的綜合效果,城鎮的形成和呈現的景觀面貌實際上是由自然環境與人為改造綜合作用的結果。可以說研究區的鄉土景觀在歷史長河中進行著較為穩定的發展演變,凝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強烈的地域特色。然而,在城市化與全球化的浪潮下,土地使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使得由自然-農業-聚落所編織景觀體系不斷被拆解。為應對這種衝擊,需要我們對鄉土景觀進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並為鄉土景觀的保存和轉化進行不懈的探索,這也將是未來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 毛鳳韻(明).嘉靖版浦江志略[M].上海:上海古籍書店出版社,1963.

[2]浦江縣水務局.浦江水利志[M].北京:方誌出版社,2013.

[3]善廣(清).光緒浦江縣誌稿[M].民國5年(1916)鉛印本.

[4]繆希雍(明).葬經翼,周文諍,王振駒等註譯,地理正宗[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3.

[5]蔡杓,章平事,楊浣(清).康熙諸暨縣誌[M].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

[6]陳遹聲.光緒諸暨縣誌·水利志[M].宣統二年(1920)刻本.

[7]劉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M].宋俊嶺,等,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9:48.

[8]陳炳榮.楓橋史志[M].北京:方誌出版社,1998:2.

[9]郭巍,侯曉蕾.疏浚、排水和開墾 荷蘭低地圩田景觀分析[J].風景園林,2015(08):16-22.

[10]郭巍,侯曉蕾.雙城、三山和河網——福州山水形勢與傳統城市結構分析[J].風景園林,2017(05):94-1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