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以孝治天下,朱壽昌的故事反映了古代社會的什麼問題?

以孝治天下,朱壽昌的故事反映了古代社會的什麼問題?

文/王國棟

1071年,岳州知府朱壽昌向上司遞交了辭呈,與家人道別,往陝西尋找失散五十餘年的親生母親。臨走前,朱壽昌向家人交代,如果這次還找不到親生母親,自己也不會再回家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朱壽昌的用心找尋,終於在陝西同州農村,找到了失散五十餘年的母親,此時其母劉氏已經七十多歲了。有知情的同僚將朱壽昌尋母的故事上報朝廷,請求予以嘉獎,於是北宋朝廷上自神宗皇帝,下至宰相大臣,皆寫文作詩讚美其事。朱壽昌棄官尋母一事,也成功入圍中國「二十四孝」,成為後世孝敬父母的典範。

朱壽昌祖籍安徽天長,生於1014年,父親朱巽是北宋仁宗朝的二品大員。朱壽昌的母親劉氏是朱巽的小妾,因為不容與正妻,被朱巽拋棄,遠嫁他方,朱壽昌當時年僅七歲。

朱壽昌成年以後,因父蔭入官,先後擔任一些地方小官,年過五旬,方才升任知府。這倒不是說朱壽昌做官不行,而是因為其非班科出身(沒有參加科舉考試,非進士出身),沒有參加京官考試的資格,因此晉陞無門,只能在地方上遊宦,靠政績來升職。

朱壽昌幼年和母親失散,成年以後到處尋找,都沒有音信。由於太思念母親,又久尋不獲,朱壽昌認為是自己不夠誠心,於是改吃長齋。每次提及母親時,朱壽昌都都痛哭流涕,責備自己沒有盡到兒子的責任。朱壽昌為了尋找母親,天天燒香拜佛,並依照佛教典故,用香火焚燒脊背背和頭頂,想用誠心來感動上天。

1070年,朱壽昌打聽到母親劉氏居住在陝西一帶,是一戶農民家庭。於是用刀割腕,以自己的鮮血抄寫佛經還願,並辭去官職,風塵僕僕的往陝西尋找母親。臨走時,與家人道別,並發誓,找不到母親絕不回家。

也許是朱壽昌的孝行感動了上天,熙寧三年,他終於在陝西同州找到了自己的母親。原來她的母親從朱家離開後,嫁給一個姓黨的軍人,又生了幾個孩子。後來劉氏跟隨丈夫安家陝西同州鄉村,顧而朱壽昌多年找尋均無結果。劉氏時年已經七十多歲,兒孫滿堂,朱壽昌不計親疏,全部接回家中像親人一樣供養。

朱壽昌的孝行被上陳朝廷後,宋神宗讓其官復原職。朱壽昌為了便於照顧母親,請求擔任河中府通判,朝廷照準。同時,朝中的大臣如蘇軾兄弟、宰相王安石等人爭相作文寫詩,以贊其孝行美德。

朱壽昌帶著老母親和家人在河中府居住,劉氏去世後,朱壽昌幾乎哭瞎了雙眼。

服喪期滿後,朱壽昌調任鄂州知府,提舉崇禧觀。後來又被調入開封,做了幾年京官,直到七十歲那年才病逝於任上。朱壽昌為人非常的仗義,經常竭盡全力的幫助別人(周人之急無所愛),為孤女籌措嫁妝,為無兒無女者料理後事(葬其不能葬者十餘喪),鄉人有感他的恩德,在其家鄉樹碑立傳,以紀念這位大孝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北洋之虎段祺瑞因一場演習受李鴻章賞識,從此仕途步入輝煌
她是被北宋皇室拋棄的女人,卻肩膀扛起了南宋的江山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