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連自己都掌控不了,如何掌控人生?

連自己都掌控不了,如何掌控人生?

個人發展學會

陪你成長 持續精進

我們既需要適度的自由,也需要適當的自控,才能像走蹺蹺板一樣找到自己的節奏感。

1

自控的平衡點:如何讓自己長期受益

為什麼大家覺得需要自控,卻又都覺得苦得很?既然天生放浪不羈愛自由,那麼自控真的是反人性嗎?如何順著人性走,既能讓自己長期受益,又能短期爽快呢?

每每提到自控,我就想起有一期跑男中,容祖兒用「港普」說:「你要控制你自己。」每次朋友間開玩笑,就會有人學一遍,很好玩。奇怪的是,真正正襟危坐講起自控,往往會看到對方一頭黑線,一張苦瓜臉,似乎非到萬不得已,怎麼都不願意把自己逼到「自控」這步田地上。

2

自控真的反人性嗎?

據說KTV熱歌榜中,beyond主唱黃家駒的《海闊天空》往往位列其中,「原諒我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成為經典名句,可見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每每想到,我在想,似乎人們很希望表達自己如何愛自由,可是回到日常生活,一般人都會努力自控、規矩上班,好好過日子。

那麼,自控真的反人性么?

在我看來,真相或許恰恰相反。自控與自由都是人類的本能反應,就像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太過自控,我們活在建造的囚牢里,不得呼吸;太過自由,何嘗不是活在「自由」的概念中,一樣為自己畫地為牢呢?

日常生活中,我們既需要適度的自由,也需要適當的自控,才能像走蹺蹺板一樣找到自己的節奏感。

比如站在進化的角度,從遠古時代開始,能否做出正確的抉擇,不僅影響個人的生活,更影響部落的存亡。引用《自控力》一書中的話,或許你會更容易理解一些:

10萬年前,你是一個處於進化鏈頂端的智人(Homosapiens),擁有一般動物不具備的拇指、能夠直立的脊椎和可以發聲的舌骨。你當時已經能相當熟練地生火了,還會製造鋒利的石器,用來給水牛和河馬開膛破肚。

僅僅在幾代人之前,人類的生活還相當簡單,只需要尋找晚餐、繁衍生息和避開食人鱷就夠了。智人只有互助才能求生,因此部落里人們關係密切,你的首要任務就是「別惹火其他人」。

部落里人們相互合作、共享資源,因此你做事不能隨心所欲。你要是偷了別人的水牛肉或搶了別人的配偶,就可能被逐出部落或殺掉。(切記:其他智人也擁有鋒利的石器,而且你的皮可比河馬皮薄多了。)

可能聽起來有點複雜,其實就是說人們出於生存競爭的需要,自動選擇了意志力。人性的變化不大,但社會協作越來越複雜,人們越來越需要自控力,需要不斷更新「自控力大腦」,才能跟得上時代。所以說,自控不僅區分了人和動物,也區分了每一個人。

為什麼有的人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行為?經常有朋友問,為什麼有的人意志力更強?原因在哪裡?

我會回答,或許你該了解一下我們做很多事情時,心裡藏著兩大價值取向:長線效應和即時激勵。

長線效應,比如生活中那些重要不緊急的事情,花18年養一個孩子長大成人,又如記錄片《壽司之神》里,小野二郎畢生追求創造完美壽司的歷程,他對壽司所注入的精神。看他滿足的表情,你會覺得這麼多年來,他一直享受著點點滴滴、絲絲入扣的快樂。

即時激勵,比如微信消息更新、電話來了,炎熱的夏天吃一個爽口冰激淋,打遊戲打到天昏地暗,看喜歡的美劇到天荒地老……是不是覺得很熟悉?

明顯的,長線效應與即時激勵都必不可少,只是經常在我們心裡打架。當我們的身心能量足夠時,心智容易「調撥」自控需要的能量給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比如鍛煉身體,陪父母好好說會兒話;

如果匱乏時,我們的大腦自動、先行選擇「劃撥」應急,於是緊急而重要的事、緊急而不重要的事情便輪番上陣了。當然,我們就成了不斷跑來跑去的「救火隊員」。

人,本是貪心的動物,既想要長線看積累受益,又想即時爽快,於是兩種價值不斷取捨,互相博弈。人之所以失控,很多時候是因為忍受不了哪怕一秒的等待。「我要,馬上要!」潛意識選擇了即時激勵,放棄了長線效應。

想要一個好身材,唯有管住嘴,邁開腿。好身材不是馬上就能練就的,勢必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長線效應)。而吃一頓好吃的、窩在沙發當土豆,既方便又舒服(短期滿足)。

為什麼有的人可以讓意志力更強?答案來了:找出自己長期滿足的價值需求,然後為了長線效應,願意等待延遲滿足,搞定了即時滿足感。或者,將長線分割成一個個短期小目標,完成小目標後得到即時激勵,一點點持續滿足,久而久之,也就更容易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緒與意志力了。

3

增強自控能力的3種方法

首先是長線vs即時:破局點

這個破局點就是要找到激勵你長期走下去的價值,那麼,如何找到長線效應和即時激勵之間的破局點呢?

舉個例子,朋友小F的老公是一位堅持價值投資的人,他平時特別省吃儉用。在南京這樣的城市,一個月生活費500塊就夠了。你敢想像嗎?一個月500塊。他工資還是很高的,只不過生活費之外的所有錢都投入到價值投資中去了。

不知道有沒有同學了解價值投資,就是那些花很久的時間,才能看到長期收益的投資。比如他之前配置格力股票,前兩年跌得一塌糊塗,很多人恨不得馬上割肉,他倒好,反而扛著壓力不斷買進。

2017年格力股票不斷上揚,收益率超過炒房的人。到這時,他才用收益給自己買了一套好西裝,堪稱「延遲滿足的高手」。

試想,食色性也,誰不喜歡吃香的,喝辣的呢?小F說,她老公也一樣,但自從他投身價值投資後,發現很熱愛這一塊,希望因此獲得財務自由,便自動縮減即時滿足感,而且心甘情願這麼做,一連數年。

從這個或許有點極端的例子,我們會看到,處理長期、短期矛盾的破局點,第一是找到激勵你長期走下去的價值,或者叫價值觀。當你失控、矛盾、糾結的時候,停下來,寫寫你當時在想什麼,你背後想要的又是什麼呢?

比如常常「路怒症」爆發的老司機大春,今天上班路上,對旁邊的車大發雷霆,故意懟別人的車,想要糾正對方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坐在副駕的我問他:「你想要對方認真開車,遵紀守法有規矩(價值),是嗎?」他想了一下,點頭。

然後,我再往深一層挖:「『有規矩』的訴求,反映了你希望被公平、公正對待的價值觀,還是你覺得人應該靠譜的價值觀?」

「嗯,前者,我希望無論在哪裡,人們都能夠公平對待,守規則,不被他人隨意破壞。」

聊完這些,我再看大春,感覺他平靜多了。當一個人被他人說出訴求後,他會覺得被理解,於是情緒變得穩定多了。

第二是長線vs即時:平衡點

說到這點,可能你還是覺得很困難,有沒有一個相對平衡的方式?有,那就是對長期、短期做出一個相對舒服的比例搭配,一個都不能少。

之前簡單提到過,2011年的時候,我做了一個決定:努力只做與時間成正比的事,讓時間成為自己的朋友。當時,在我所服務的圖書公司,短銷、快消品為數不少,生命周期超過一年期的書不太多,幾乎每年都要重新開始,一年年疲於奔命。

我考察了行業內很多同行,發現有一家靠長銷書持家,每年的加印產品數占所有產品數50%以上。於是我想,是不是可以進行參照,而後作為自己的試行方式呢?

比如第一年,讓操作的產品書中,長銷書貢獻的效益佔比10~20%,第二年到30%,以此類推。可能一直到第四年,我才能做到像同行那樣自在,不過沒關係,至少對於現在來說,那些照常的書依然可以管我溫飽,不會影響生活太多,而長銷書開始逐漸為我兌換時間。以時間換自由,也是一個相對的平衡。

因為2012年《自控力》的超級火爆,長銷書的效益貢獻比率直接超過200%,可是就算沒有這本書,我相信4年的等待,這一策略一定可以讓自己獲得想要的小目標。比如名不見經傳的《奇特的一生》,默默地賣,早就超過了10萬冊。這是我最喜歡的長銷書的狀態:自我營銷、好書、讓人受用。

2015年起,我開始達到自己圖書編輯生涯的巔峰時期,年薪50萬起,有一年到了百萬。當很多人羨慕嫉妒恨時,我一直很希望有機會說,其實這一結果我早就料到了,並且已經等了至少4年。

平衡點,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相信都能做得到,並不是很困難。只要你敢坐下來,直面現實,往前多想一兩年,找到一個讓自己舒服的點就可以了。每次我跟同事這麼說時,發現他們都是一副不肯相信的樣子,好吧,如果你不去嘗試,說再多又有什麼用呢?

第三是長期vs即時:每天,自控當天最重要的一件事

自控,從長期看是容易的,如果只放在一天有點難。尤其很多人期待時時、事事都自控,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從目前可行的情況看,如果我們在一天最好的身心能量時段,比如早晨,完成你當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可以說今天自控成功,身心也很輕鬆。

其他時候,做不到那麼高要求時也放鬆一點,該及時行樂就安排時間玩。長此久往,「每天,只自控當天最重要的一件事」,這個小習慣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成就感不斷累積,我相信,你會從自控走向自律,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感。我很希望,你獲得人生的掌控感,由此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今天主要和大家介紹了自控的平衡點:如何既讓自己既長期受益,又短期過得爽?

自控與自由都是人類的本能反應,就像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日常生活中,我們既需要適度的自由,也需要適當的自控,才能像走蹺蹺板一樣找到自己的節奏感。

主要和大家介紹了3個方法,分別是:

1.找到激勵你長期走下去的價值

2.找到目標與價值之間的平衡點

3.每天,只自控當天最重要的一件事

希望大家都能把這些方法用起來。用起來,方法才是你的。

掃碼添加學習顧問

一招解決溝通、表達、職場難題

想要

找到方向,走穩每一步?

提升能力,勝任好工作?

打造優勢,無法被取代?

解決職場路上

溝通、擇業、效能等問題

迅速實現升職加薪

擁有成功幸福的職業生涯?

學習顧問小樂每天都會在朋友圈分享職場乾貨技巧,他還會傾聽和幫你分析職場困惑哦~

作者介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個人發展學會 的精彩文章:

如何用行動支撐起你的夢想?

TAG:個人發展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