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業長青組織的一個中心與兩個基本點
日前,吳伯凡老師與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中國區市場部總經理張怡璠女士就「智能變革時代,企業如何決勝數據未來?」為主題展開對話,「伯凡時間」根據此次對話內容整理了系列文章,本文為系列文章最後一篇。
千萬不要覺得數據洪流離我們很遙遠,正如英特爾前 CEO 安迪·格魯夫所說,真正的壞消息都是踏著貓步來的,它悄無聲息地靠近你,然後一招致命。所以,面對正在來臨的數據洪流,企業要有足夠的敏感性,也要提前思索應對之策。如何為自己打造諾亞方舟或都江堰,讓自己在生態變化中存活下去,這是所有企業無法逃遁的宿命。
1
面對數據洪流,組織需要一種「轉基因」能力,讓自己能夠適應這個已經發生了氣候變化的商業生態,否則,不論你之前再強大,也會像恐龍一樣倒下。
未來成功的企業,不再是那種榨取型的、玩零和博弈的企業,而是廣種福田、廣結善緣的企業。在自己的商業生態中持續為其利益相關方創造價值,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一種閉環的價值傳遞鏈,企業本身也會在這個價值鏈中茁壯成長。
這將是一種與工業時代完全迥異的企業生存方式,是一種以合作為基礎的競爭。面對數據洪流,所有的企業一方面要努力將自己轉型為一個新物種,一方面要改變自己的競爭理念,學會在生態當中生存。就這兩點而言,英特爾的作為或許能夠給很多企業以借鑒和啟示。
在整個數據洪流的大環境中,英特爾在幕後做了很多潤物細無聲的事情。從終端到雲端,英特爾提供了計算、存儲、網路傳輸等全棧式解決方案。當四朵「雲」(亞馬遜、微軟、谷歌、阿里)競爭日趨激烈的時候,英特爾顯得並不積極主動,因為它是競爭者的牌桌,當聚光燈都投射在亞馬遜、谷歌、微軟、阿里等雲服務提供商的時候,大家忘記了,「雲」伺服器的核心——晶元——依舊是英特爾的產品。
生活當中很多重要的東西大家往往忽略其存在,比如陽光、空氣和水,我們常將其視為當然,好的公司也應該如此,英特爾提供的正是我們日用而不知的必備「養料」。
2
在數據洪流時代,英特爾一直沒有放慢過轉型的步伐,張怡璠女士將英特爾面對新環境時候的一系列變革總結為 ABCD 四個過程。
A是 Attitude(態度)。在數據洪流時代,英特爾首先在態度上是積極擁抱轉型與改變的。此前,英特爾給大家的印象一直是一家 PC 晶元公司,但從2014年開始,英特爾便著手業務重組,開始將業務重心從 PC 轉移到人工智慧、無人駕駛、5G 和虛擬現實等領域。
B是 Behavior(行動)。2015年12月英特爾斥資167億美元收購了 Altera 公司,用以開發定製化的晶元以滿足各行業對人工智慧晶元的特殊需求;2016年8月,英特爾以4.08億美元收購人工智慧創業公司 Nervana ,藉以在人工智慧領域形成自己的優勢。2017年3月,英特爾正式宣布,以每股63.54美元現金收購以色列公司 Mobileye , Mobileye 在視覺計算機輔助駕駛技術方面擁有很強的優勢,可以幫助司機躲避路面障礙以及其它車輛,與寶馬、德爾福等汽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有合作關係,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英特爾並沒有空喊變革,而是用一系列切實行動支撐其變革的決心。
C是 Consequence(結果為導向)。轉型的過程不會是一帆風順的,肯定會遭遇種種挫折。在移動互聯網興起之際,英特爾也快速組建了移動通信部門,以圖佔領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但是,由於移動巨額虧損,最後在2016年選擇放棄移動通信市場,轉向數據處理。英特爾根據轉型中的具體表現,及時調整著自己的步態。轉型要以結果為導向,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和行動。
D是 Destination(目的)。不論市場環境正在發生著多麼激烈的劇變,優秀的組織和組織領導者都不會輕舉妄動,在行動之前,他們會先明確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英特爾的目的是將自己從一個 PC 晶元提供商轉變為一個以數據處理為導向的公司。它們的業務調整與配置也完全按照這一目的而實施。
藉由 ABCD 四步,英特爾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其業務部門配置以及市場份額也從過去的以 PC晶元為主流逐漸演變為 PC 晶元與數據中心平分秋色。
英特爾始終強調創新,從產品到業務到技術,都在不斷尋求新途徑、新突破。
當下,英特爾可能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提供從終端到雲端解決方案的公司,終端包括了PC端、物聯網端等設備,雲端則是支撐雲計算的伺服器設備。與此同時,在兩個端之間的傳輸和連接階段,英特爾依舊能夠提供很好的存儲方案。
英特爾後續的方向是明確的,走一條以數據和科技為導向的轉型道路。基於此,他們提出了比智能更高一維的科技概念——自能(Autonomous)。
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是一次機械對人工的大替代,但是這些替代導致的結果並不是讓人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人所扮演的角色其實愈加重要和顯著。在自能時代,英特爾認為人類將扮演制定規則、做決策等更為高端的角色,機器則會更加廣泛地解放人類目前所從事的諸多並不體現人類優勢的工作。
目前所說的人工智慧還是一個特別初級的階段,機器學習的前提是需要人類提供足夠多的數據來餵養它們,所以智能機器還是離不開人。而自能階段的人工智慧,則不僅僅是像現在這樣做一些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數據挖掘工作,未來的人工智慧將會主動分析數據,給人的決策提供支撐甚至是指導。
2
除了將品牌印象從過去的 PC 晶元供應商逐漸轉向為以數據處理為核心的創新公司,英特爾也一改之前那種只強調自我的營銷方式,轉而加強對於合作的重視,著重宣傳與合作夥伴共建解決方案的故事,關注和傳播整個商業生態的重要性。
未來企業的競爭力,不再體現於是否能從利益相關方中攫取到最大化利益,而是看能否與各個利益相關方在博弈中形成一種可持續的、穩定的資源和能量交換。
《道德經》有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上善」可以理解為「最高價值的存在」,老子為什麼認為這種存在是水呢?因為水過之處便產生了生命,水是生命的保障,也是生命的本質,人體2/3的成分都是水。但是我們在具體的生命形態——不論是植物還是動物——表面卻看不出水的痕迹,水並不作為單一的主角出現。
英特爾在現在的產業布局中,扮演了與水很相近的角色,它與所有夥伴方的合作都不顯山不露水,但又是最為核心最為關鍵的。英特爾是生態底層的支撐者,通過幫助別人成功而實現自己的成功。像一個操作系統一樣,承載著五花八門的軟體,支持它們煥發各自的精彩,而其本身關鍵卻又不被看見。正如Intel Inside 宣傳的那樣,總是處在裡邊,不彰顯自己的價值,但是卻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創造著關鍵性的價值。
以生態的視角做企業可以說是英特爾的 DNA ,從其以晶元起家時就被刻印在其中。不論是在 PC 時代,還是今後的數據智能時代,英特爾始終強調產業生態的重要性。
某種程度而言,英特爾的產品定位使得它成為了一個天生的無限遊戲玩家,它有自己的「一個中心與兩個基本點」策略,一個中心即任何時候都以帶領產業向前發展為己任,始終將自己置於產業生態中,堅信只有生態圈得到了發展,英特爾才能更好地發展。兩個基本點為,一手抓技術創新,一手抓合作創新。
生態的本質是能量的循環,生物個體在吃與被吃中不斷發展與進化,這其中有表面看上去是單純的你死我活的博弈遊戲(獅子與羚羊),同時也有合作互惠的案例(蜜蜂與植物)。
現在很多企業都在談生態,讓這個概念在泛濫的同時遭到曲解。生態不是打造出來的,不是單方面的認為自己搞出一個多元化的東西就是生態。生態是企業與其他利益相關方之間持續的能量交換,利益相關方包括客戶、合作夥伴、員工、環境、社會和股東等,如果無法與這些相關方之間形成可持續能量交換,這種商業模式便不成立。
英特爾在遵循「水」哲學的經營理念時,無形中擴大了自己的生態圈。先前的 OEM(代工生產方)、ODM (原始設計商)等傳統企業毋庸置疑是英特爾牢固的合作夥伴,隨著英特爾自身業務的拓展,後續雲供應商等也會納入英特爾的生態圈。當雲和大數據智能從技術階段過渡到產業階段後,英特爾便會浸入到企業和個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被譽為「經營之神」的日本企業家松下幸之助針對企業的終極使命提出了「自來水哲學」的概念,他認為,企業應該努力讓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變得像自來水一樣不可或缺,也要像自來水一樣便宜。未來,數據技術和智能技術會像電力一樣,成為一種便宜的基礎「能源」配置,要實現這一願景的前提是,需要更多像英特爾一樣推進技術創新和生態合作的公司的出現,積極擁抱新變革,合力推動整個商業生態和社會生態的巨輪前進。
TAG:伯凡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