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GDP增速遙遙領先!但為什麼中國人依然這麼愛存錢?

GDP增速遙遙領先!但為什麼中國人依然這麼愛存錢?

2017年中國的GDP增速為6.9%,在世界主要國家中經濟發展可謂一枝獨秀,處於遙遙領先的狀態,曾經一度高喊南亞崛起的印度2017年GDP增長率僅為6.5%,和中國的經濟差距進一步拉大,而美國作為發達國家中的經濟領頭羊,去年的GDP表現也不甚搶眼,增速僅為2.5%左右,可以說全世界的增量財富中國佔據了絕對第一,但是中國人賺了這麼多錢卻並沒有花掉這麼多財富。

印度的經濟總是如空中樓閣一般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人均儲蓄率已經最高達到了60%,在世界範圍內看,不要說發展中國家,即使是在發達國家中比較,中國人的儲蓄總量也是一覽眾山小的存在,而且中國作為一個有將近14億人口的大國,人均儲蓄竟然達到了30000元以上,中國人的存錢能力堪稱恐怖,那為什麼中國人在經濟高速發展,收入不斷上升的時候依然這麼愛存錢呢?

中國依然是一個剛剛富起來的國家

增量多,存量少,財富底子薄

中國經濟真正開始大幅上漲是從改革開放以後才開始的,而國人的工資大幅上漲則是從90年代後期才開始的,到現在為止滿打滿算也就二十年的時間,在這之前國人還處於一窮二白的溫飽階段,在財富的存量上還無法和西方發達國家動輒百年的積累相比,中國人目前的存錢習慣很大程度上是在補過去的欠賬,畢竟西方國家在資本主義剛剛萌芽的時候也是以居民的高儲蓄率而著稱的,一切的貿易基礎都來源於剩餘價值,而盲目的消費對於經濟發展無疑於飲鴆止渴,無法讓資本積累壯大。而且由於發達國家通過幾次工業革命的先發優勢建立起了豐厚的社會保障制度,把國家大量的資本投入到居民的公共福利之中,這也變相的免去了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中國經濟無論從起步時間來看還是從財富的積累程度來看都還無法和西方國家相提並論,居民自然要多多存蓄以備不時之需。

曾經中國最繁華的存在就是銀行

投資渠道單一,理財觀念缺乏

中國人的存錢觀念可以說是深入到骨子裡的,尤其是50後和60後的父母輩,銀行定期簡直就是唯一的官方渠道,任你說破大天也很難說服他們進行投資理財,哪怕是最為穩妥的貨幣基金或者買國債也入不了他們的法眼。筆者的父母就是一個切實的例子,在他們的眼中所有的投資行為都是敗家的存在,省吃儉用省下來的錢必須要換成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銀行存摺才保險,無論你怎麼勸說,如何講道理都如過眼雲煙,最終二老的工資肯定還是乖乖的變成銀行存摺里的定期存款。

銀行扎堆的地方總是最繁華的地方

國外也是如此

改革開放後中國人的理財觀念和投資手段並沒有和GDP同步增長,像我老爸老媽這樣的投資小白依然大量存在,他們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把自己的財富保值增值,只知道機械式的把錢存入銀行,領取一張乾巴巴的紙質存摺,這樣的後果除了一次次的刷新銀行的存款記錄外既不利於擴大內需,也無助於增加國內市場,基本上屬於最沒有技術含量的理財手段,可以說中國目前的投資理財渠道和中國目前經濟總量世界第二的國際地位極度不匹配。客觀上說中國人不是愛存錢,而是找不到比存錢更可靠的投資手段,對於窮怕了的中國人,沒有什麼資產是比銀行存摺更為保險的存在。而在後工業化時代的2018年,屏幕前的你是不是除了把錢存入銀行以外也想不到什麼其它的投資手段了呢?

歡迎點擊關注,更多有意思的觀點和你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冀東小蝌蚪 的精彩文章:

GDP突飛猛進!為什麼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廣東經濟依然能穩步增長?
GDP遙遙領先,但為什麼廣東的人均收入卻沒有浙江高?

TAG:冀東小蝌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