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論宣威樓(雙樓台)不是新安關

論宣威樓(雙樓台)不是新安關

原標題:論宣威樓(雙樓台)不是新安關


高清林原創


本文,主要是講明建昭德宣威樓(今稱雙樓台)不是新安關,明代出版的《開原圖說》也是這樣說的。在《慶雲堡圖》的解說中,作者馮瑗是把關、樓分開的。在「關隘」題目下列出:「新安關一座」,並解釋新安關是福余衛二十二營市道」。另在「墩台」題目下列出「沿邊墩台八座」,其中就有「新建昭德宣威樓」。可見,宣威樓是敵樓,不是關城或關門。

民國十八年本《開原縣誌》(卷二古迹49頁)對「雙樓台」有記載:「台高約五丈余,徑二丈。二座南北分峙,而中設復道以聯之,作長方形。中有一門,闊七八尺。下部石座,高丈余,皆五色滑石砌成,以上皆系古磚。南台之東面舊有石匾一方,鐫刻宣威二字。」日俄戰役,日兵取下,攜回本國,作戰勝紀念品。《縣誌》還說,此台「較他處墩台為大」。《奉天通志》在「亮子河」條也記:「雙樓台村,有故邊台二座,建築甚偉。」這裡說的「邊台二座」,即指雙座基的宣威樓。可見,《開原縣誌》、《奉天通志》都是將雙樓台列為敵樓(屬墩台),而不是新安關。


那麼新安關在那裡呢?在明建昭德宣威樓西南 100米,至今關門遺迹尚在。經實地考察可見,南北向的明長城,在這裡出現缺口。缺口兩側的邊牆遺址尚有二米高。剛從北京歸來的鄒子勤老先生告訴我:「游八達嶺,我到了長城博物館,見到開原西境的新安關遺址的彩色照片。畫面的主要部分是:在兩段邊牆中間有一缺口。缺口地面,長滿玉米。缺口兩端尚有邊牆遺存。」這幅新安關遺址照片,為我們認定「雙樓台不是新安關」的提法,提供了佐證。


過去,省內地方史專家對新安關位置的考證有疏漏。將新安關與宣威樓混為一談,以為宣威樓即新安關。《遼寧古長城》(馮永謙等著)一書,在「明長城」題目下記:「慶雲堡西八里為新安關(今雙樓台),關城原為磚築,氣勢恢宏,其結構和山海關相似,是明代西通兀良哈三衛的驛站。關城廢后,還存巍峨的兩個檯子,因此近旁的村莊即名為雙樓台。」(見該書76頁 馮永謙,原遼寧省博物館考古隊隊長)這部在省內考古界很有影響的書,也錯把宣威樓當成新安關了。具體地說,《古長城》是把宣威樓(今雙樓台)誤判為新安關的關城與關門了。


與新安關同時建築的邊內敵樓,還有古城堡的永安樓,定遠堡(開原西南境的前施家堡)的鎮遠樓。它們雖然也是規模較大的敵樓,但都是單座基,如現在古城堡的單樓台,就是明時永安樓的遺址。只有昭德宣威樓,才是雙座基,檔次更高。

為求歷史真實,2006年5月20日,我約外甥艾英敏,陪我再到雙樓台考察。考察的重點是觀察關門和關城的位置。


「關」,一般都建在長城上,由城門、關城及關門兩邊的牆體構成。上文提到的宣威樓西南的「長城缺口」,就是新安關的關門位置,它東距慶雲堡8里,距開原老城48里。關門多為磚石結構的二層建築。下有磚砌城門,上修門樓,「新安關」三字,當標在門樓外側。在關門內側以南20米的地方,修有關城(也稱內城),遺址尚存。遺址呈方形,每邊約30米,土石堆積,高達五米。至於關城建築規模,不見史書記載。關城東北約七十米,就是遠近知名的「雙樓台」——明建宣威樓。顯然,出進關門的市道,就在關城與宣威樓之間。關門、關城、宣威樓是配套的軍事防禦設施。宣威樓建在這裡,更能顯示新安關的威嚴。


據《開原圖說》記載:新安關係福余衛的宰賽、暖兔等二十二營(也有說二十四營的)的貢市之道。福余等衛每年要向明朝進貢馬匹,要通過新安關,所以稱「貢道」。所謂「市」道,即是通關入市的交通要道。


據《明代遼東檔案彙編》記載,早在成化年間(1465—1487年)新安關不在今雙樓台,而是建在今雙樓台以北十里的外邊牆上。後於嘉靖三年(1524年)南遷到現在的雙樓台西。關城南遷了,達達馬市(原在古城堡南)也隨之向南遷移,徙到慶雲堡河西,仍稱達達馬市。


2007年11月20日,應開原市委辦主任劉長宏之邀,陪遼寧大學歷史系教授李林考察新安關。我首先陪他實地考察新安關附近的明長城遺址、宣威樓(雙樓台)遺址、新安關關門遺址、關城遺址。李林先生對此很感興趣,分別對這些遺址拍照、錄像。李很想知道我對這些遺址的考察過程和考察成果。我一一向他做了介紹。李對我說的「明建昭德宣威樓(今稱雙樓台)不是新安關」的觀點,表示贊同。

宣威樓目前情況是:只剩下兩個土墩,高約二丈,其原來形象已不復存在。但參照其原物尚未全部毀壞時的照片,得知:原是下砌條石十六層,上砌青磚七十二層,白灰勾縫。兩墩中間是拱式的旋門。據群眾講,樓台設有瞭望口和射箭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遼寧記憶 的精彩文章:

七月一日公益講座通知----鐵血軍魂 180師在朝鮮

TAG:遼寧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