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國製造巨頭的市場份額或正被德國製造巨頭擠壓,被潑一大盆冷水?

美國製造巨頭的市場份額或正被德國製造巨頭擠壓,被潑一大盆冷水?

全球化的市場經濟,一旦離開市場,所謂的經濟可能將大打折扣。儘管貿易博弈沒有贏家已成為一個普遍觀點,但近期全球多家媒體指出,美國農民為代表的美國人或正在成為全球貿易最大輸家。事實上,不僅是美國農民,彙集了眾多產業工人的美國製造業可能已立竿見影地被觸動了。近期的哈雷摩托撤出美國,遠赴海外市場投資建廠就是最直接的註腳。不僅如此,在這一過程中,全球對美國製造業歷來虎視眈眈的競爭對手們,似乎正在等來他們坐收更多漁利的好時機

圖片來源media ford

這個時機就是他們趁世界經貿的亂局,在此前基礎上,大舉湧入他們認為最大最具有商機的市場當中。以汽車製造業為例,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德國大眾公司7月9日表示,該公司旗下的Seat品牌尋求在2020年至2021年間進入中國市場,而且可能入股大眾汽車中國合資公司JAC Volkswagen。該公司及其Seat品牌已與中國合作夥伴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與此同時,寶馬公司當日也表示,已同意與中國合作夥伴華晨中國進一步擴大雙方的合資公司BMW Brilliance Automotive(BBA),以提高產能。BBA將在中國遼寧省瀋陽市的鐵西和大東區擴大兩處生產設施,使產能在2019年達到52萬輛寶馬品牌汽車。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合資公司也將向中國以外市場出口BMW iX3電動汽車,這是寶馬汽車周一與華晨中國簽訂的框架協議的一部分。

儘管德國汽車巨頭再次紛紛加大湧入中國市場的生產力度,看起來是常規的商務合作,但從長遠來看,經濟意義或遠超人們的想像。首先, 是創造了更多在中國市場上的就業機會;其次,是通過品牌與技術的深度融合,更大程度地擴大原有的市場份額;第三,德國企業巨頭與中國相關企業將更大規模合力擴大出口,通過上述寶馬電動汽車的出口計劃就可以洞察。總而言之,這是一條合作共贏之路

圖片來源The Fiscal Times

相形之下,美國的汽車巨頭此刻可能已感到惴惴不安,我們知道,美國經貿在製造業領域的打擊目標歷來包括德國的汽車巨頭。而像美國的通用、福特、包括近年興起的特斯拉等公司的對手幾乎是德國汽車和日本汽車。也就是說,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可能就是類似上述德國汽車巨頭與像中國等具有購買力的大市場深度融合。無獨有偶,美國部分汽車的市場已嚴重受損,就以特斯拉為例,最新的關稅舉措或將使特拉斯面臨的關稅升至40%,上周末特斯拉在中國的網站上將汽車價格上調了近20%。這都意味著市場客戶的大幅度流失,因為電動汽車的選擇是可以多元化的

另據路透社數周前報道, 美國第二大汽車生產商福特汽車勾勒出一項規劃,較之前宣布的計劃更快地削減成本和提高利潤率,其中包括在北美放棄越來越不受消費者青睞的傳統轎車車款。福特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韓愷特(Jim Hackett)告訴投資者,公司運營正進行」意義深遠的側重點調整」,並可能退出無利可圖的業務。分析認為,福利此舉一方面是針對美國人汽車消費習慣進行的生產調整,同時,也是在應對美國經濟保護舉措的一個方案,顯然,在面對生產與市場的雙重困擾,福特的轎車業務從北美撤出,而轉向其他有所需求的市場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圖片來源Chron

BWC中文網在去年8月就提出美國汽車企業在中國的市場或將受到德國等汽車巨頭擠壓的觀點,而德國汽車、日本汽車似乎又可以因為美國經貿舉措間接受益,跡象表明,美國汽車巨頭們的夢魘時分或正在到來。事實上,汽車製造和前面提到的摩托車製造僅僅是美國製造業的冰山一角,亦如美國自行車製造商肯特集團CEO阿諾德·卡姆勒曾表示,「我反對任何形式的關稅壁壘。美國經濟對美國製造業的幫助應該落到實處,否則會傷害到美國的製造業公司。」儘管美國經濟去年提出了包括減稅在內的一系列有利於製造業發展的舉措,但目前看來,美國製造卻被潑了一大盆冰涼的冷水。(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見地網 的精彩文章:

美國官方被指囤積了數十億美元比特幣後,或正在進行最嚴厲的打擊
全世界炒房客不安的事或正在發生,這個城市房價泡沫即將破滅?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