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背山雀的幸福生活,從一隻死去的斑羚開始
文: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刁鯤鵬
綠背山雀是種非常美麗的小鳥,它小巧,靈活,叫聲尖細悅耳,在山裡就像城裡的麻雀一樣多(山裡沒有麻雀,可能沒有那麼多屋檐和牆縫做窩)。
確認過背影,是它是它就是它!
剛建保護站的時候站上有隻貓,是因為當時站上鬧鼠災,大晚上老鼠能在枕頭上打架,追急了踩著人臉往床那邊跳,後來沒辦法從波哥家村裡抱來只貓,取名叫咪咪。咪咪是只公貓,之所以叫咪咪這麼娘的名字是因為它來的時候太小分不清公母,以為是只母貓,後來養著養著長出倆圓圓的蛋蛋,想再改名它也不認了,所以只好繼續叫這名字。
咪咪雖然是方圓百里唯一一個吃品牌貓糧用貓砂的小橘貓,但是絲毫掩蓋不了它的殺手本性。盡職盡責地滅掉屋子裡的老鼠之後,它就打起了門口那窩綠背山雀的主意。
有天早上,俊哥跑來跟我說,咪咪把人家鳥窩給掏了。於是我們一起去查看,那個鳥窩是一隻綠背山雀在電錶箱子後面的縫隙里做的,平日里能看見有綠背山雀飛出飛進,已經做了好幾周了。下樓之後我們看到的不是破敗的鳥窩,而是一地的毛髮——白白的,一團團被精心梳理過的毛髮。因為山間的熊貓相對少見,所以毫無疑問,那應該是羚牛的毛髮,當時還納悶綠背山雀是怎樣從羚牛身上拔毛的,畢竟它不會跟非洲草原的牛椋鳥一樣給食草動物清除體表寄生蟲來獲得食草動物的接納。
直到有一天,我們揭開了這個謎團。
那是一頭斑羚,我們在它死亡的兩天之內就找到了它。在生命結束之後,它幾乎立馬就受到了蒼蠅和埋葬甲的光顧,然後這些動物又吸引來了各種食蟲鳥,黃腹山雀、紅尾水鴝、橙翅噪鶥依次前來覓食,然後,我們的主角綠背山雀出現了。
吃肉的大嘴烏鴉
灰鶺鴒前來啄食屍體滋生出來的昆蟲
紅嘴藍鵲這樣的鳥類主要是奔著腐肉來的
山雀屬的小鳥大都不太懼怕人類,加上叫聲好聽又容易被馴化,所以在北方經常被抓來飼養聽叫聲。山雀對脂肪類的食物比較偏好,我們都學過大山雀偷奶油的故事,在北京,養「紅子」和養「背兒」的老爺爺會在籠子里放一塊生豬油,它們很喜歡去啄食。在山上,綠背山雀經常會啄食掛在屋檐下的臘肉,經常引得幾位老站員的抱怨和嫌棄。
綠背山雀啃臘肉 圖源《華西都市報》
我們先前也在其它的屍體錄像中見到過綠背山雀的身影,也都默認綠背山雀跟其它的食蟲鳥一樣是前來找蟲子吃的,頂多再啄一些羊油(斑羚的俗名叫麻羊子),但是從這頭屍體的監控中,我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綠背山雀來這裡的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收集毛髮。
圖片下方是正在收集毛髮的綠背山雀。
每天從天亮開始,綠背山雀就前來在屍體上蹦蹦噠噠地收集毛髮,把成簇的毛髮一根一根地撕開,像極了小時候媽媽給我們絮棉被,一點一點地把大團的棉花撕成蓬鬆而又整齊的棉絮然後細緻地鋪在一起。它是那麼詳細地把成綹的毛髮一點點撕開,直到蓬鬆的毛髮塞滿整個鳥嘴。
撕羊毛,我是認真的。
滿嘴毛髮的綠背山雀,活像是戲檯子上的張飛。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收集毛髮甚至成了綠背山雀來這裡的唯一目的,幾乎見不到綠背山雀啄食蠅蟲。
叼著滿嘴的斑羚毛髮,像張飛一樣的綠背山雀
雖然綠背山雀雌雄同形同色,體表也缺乏差異性的紋路,但是它們腹部有一大塊黑領帶一樣的羽毛,雄性個體的要比雌性個體的寬大,所以相對來說還是可以比較精確地判斷雌雄。
近處的雌性個體叼了滿滿一嘴毛髮,遠處的雄性個體在覓食
一隻從屍體上走過的岩松鼠,它並不是來吃東西的,只是這頭屍體恰好在它位於石洞的家門口
在我們翻遍了所有的視頻之後,對綠背山雀媽媽肅然起敬。因為從來沒有一隻雄性綠背山雀在這裡認真地收集毛髮,它們通常只是前來吃蟲子,或者在發情季節跟在收集毛髮的雌性綠背山雀後面蹦來蹦去地炫耀。發情高峰期時雌雄個體會有一些互動,然後就站在屍體上完成交配。
三秒火速完成了不可描述之事
雌性綠背山雀真的是任勞任怨,剛剛交配完就立馬投入到毛髮收集工作中來,那神情就像是一個為即將到來的小寶寶縫製小衣服的准媽媽,溫馨而又動人。
撕羊毛根本停不下來。
據說雌性綠背山雀孵蛋的時候雄性會去找食飼餵准媽媽,我們沒看到,如果是真的,那也是個浪漫而又溫馨的故事。
就這樣,春日裡一頭死去的斑羚卻給綠背山雀提供了果腹的蠅蟲、滋補的脂肪、築巢的材料、求偶的場地,甚至為將來的綠背山雀寶寶提供了營養豐富、多汁肥嫩的蛆蟲。我不是小鳥,但如果我是一隻小鳥,那我能想像到的幸福,都在一頭死去的斑羚身上得到了滿足。
作者介紹
※它就在這裡,你能找到它嗎
※中文鳥名不少字冷僻難認,手機字型檔都找不到、鳥名中最難寫的是什麼?
TAG:自然使者 |